所謂“新興市場”,是相對於西歐、北美、日本、新西蘭、澳洲等“成熟市場”而言的。一般來說,新興市場國家/地區都是經濟增長迅速的經濟體,其潛在回報率大於發達市場,但對應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2009年摩根斯坦利新興市場指數列出了以下國家(地區)作爲新興市場來進行統計:巴西、智利、中國大陸、哥倫比亞、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摩洛哥、祕魯、菲律賓、波蘭、俄羅斯、南非、泰國、土耳其。
當前新興市場股票的估值較低。以過去12個月盈利爲基礎,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爲22.4倍,而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的市盈率爲14.13倍。該指數包含了25個新興市場國家中流動性最強的大中盤股公司股票。性最强的大中盘股公司股票。
2023年,新興市場股市已開始反彈。一方面,隨着歐美央行加息週期逐漸臨近尾聲,尤其是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歐美央行逐漸暫停加息,國際流動性環境逐漸緩解,跨境資本再度流入新興市場。另一方面,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走勢逐漸分化。發達經濟體的GDP增速明顯下降,而新興經濟體整體增速保持相對穩定,這吸引了跨境資本的流入。
美降息預期帶來的新興市場迴流
當美聯儲實施緊縮貨幣政策,比如加息,投資者往往會將資金從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撤回,轉而投資於收益率更高、風險較低的發達市場。這會導致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外流,股市價格下跌。反之,降息預期會導致資金迴流新興市場,對股市產生積極影響
截至 2024 年 2 月 23 日,2 月新興市場淨流入 338.6 億元,跑贏發大市場 1%。
連續兩年加息導致估值暴跌连续两年加息导致估值暴跌
MSCI新興市場指數自2021年初以來下跌了約26%,相比之下,在美國上市的領先企業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上漲了近30%。
原因是加息吸引資本回流美國,導致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和借貸成本上升,同時增加投資者對風險的預期,降低對新興市場資產的需求,導致資產估值暴跌。
洛杉磯投資顧問公司Falcon Wealth Planning總裁Gabriel Shahin表示。“新興市場股票估值現在大打折扣,這是目前最明智的股票投資策略之一。”
世界經濟展望增長預期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新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去年10月報告的基礎上上調了0.2個百分點至3.1%。
這一調整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中國、美國以及多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勢頭持樂觀態度。
CFRA Research高級副總裁兼ETF數據和分析主管Aniket Ullal表示:“當前投資於新興市場ETF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可以在中國、印度、墨西哥、中國臺灣、韓國和越南等高增長市場中接觸到中產階級消費者的迅速增長。”他指出,新興市場擁有超過43億人口,其經濟產值約佔全球GDP的一半。
2024年,美聯儲是否會大幅降息,成爲全球股市的重要變數。美聯儲已經釋放信號,表明其貨幣政策加息週期或將告終。這意味着較低的利率可能減少資本流入,進而降低對美元的需求,潛在地導致其疲軟。
根據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EMEA ETF資本市場主管傑森·澤維爾(Jason Xavier)的觀點,印度股市在2023年表現出色,這主要得益於其人口紅利。澤維爾還對具有科技產業優勢的新興市場,如中國臺灣、韓國等持樂觀態度,並認爲它們有望從全球人工智能潮流中獲益。國盛證券分析師則表示,考慮到全球經濟、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前景以及美元指數的下降趨勢,預計2024年多數新興市場股市仍將保持上漲勢頭。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iShares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已成爲橋水基金最大的持倉之一,佔比達到5.52%。
新興市場股票可供投資者投資於增速較快的市場,但也伴隨着較大的波動性。新興市場投資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高波動性、地緣政治不穩定、經濟衝擊敏感性、政府政策和監管變化、匯率波動以及系統性風險。
這些因素可能增加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因此在進行投資前,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這些因素,並做好準備承擔相應的風險。
活動詳情可參閲活動條款及細則並受其約束。本活動不構成對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要約、邀請、招攬、建議、意見或任何保證;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