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認為,特斯拉一季度表現遠不及預期,其基本面惡化的速度比預期更快,增長故事已經結束;摩根士丹利則認為,儘管一季度盈利遇到困難,但考慮到馬斯克已將注意力從DOGE轉回特斯拉,公司在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方面取得的進展足以支撐長期估值。
特斯拉第一季度業績“拉跨”,但分析師觀點大相徑庭,誰説了算?
週三,特斯拉公佈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因主營業務汽車拉跨,公司Q1盈利和收入雙雙遠遜華爾街預期,被知名特斯拉多頭分析師Dan Ives稱為“災難”。
這份財報引發了摩根大通對其增長前景和高估值的嚴重擔憂。摩根大通指出,財報呈現的種種跡象已非增長型公司特徵,其基本面惡化將帶來顯著下行風險,下調其目標價至115美元,重申“減持”評級。
摩根士丹利雖也下調了近期盈利預測,但維持“增持”評級,並大幅上調公司目標價到410美元,仍看好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一哥”的優勢,並寄望於馬斯克迴歸以及自動駕駛及機器人業務的長期願景。
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Ryan Brinkman的分析,特斯拉一季度的財報證明其業務基本面正以比該行或市場普遍預期更快的速度惡化,其增長故事已經結束。
具體而言,特斯拉Q1總營收同比下降 9%至193億美元,不僅比摩根大通預測的198億美元低3%,更比彭博普遍預期的214億美元低了整整10%。
更令人擔憂的是,報告指出,這已經是特斯拉連續第二個第一季度出現同比下滑(去年同期也下滑9%),意味着2025年一季度的銷售額實際上比兩年前(2023年一季度)低了17%。
核心汽車業務的境況更為嚴峻。特斯拉一季度汽車業務營收為140億美元,同比暴跌20%,與兩年前相比更是鋭減30%,創下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近四年的最低季度營收。
摩根大通直言不諱地指出,一季度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3%,總營收下降9%(兩年下降17%),汽車營收下降20%(兩年下降30%),EBIT下降66%(兩年下降85%,三年下降89%),“這些都不是一家增長型公司的標誌”。
摩根大通還補充稱,特斯拉一季度自由現金流為7億美元,低於其9億美元的預期和彭博普遍預期的11億美元,部分原因是高於預期的庫存積壓,這暗示未來銷售價格可能繼續承壓。
報告將特斯拉2025年的營收預期從1020億美元下調至970億美元,EBIT預期從87億美元下調至66億美元,EPS預期從2.30美元下調至2.07美元,目標價從120美元下調至115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則將目光聚焦在了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上。報告指出,特斯拉第一季度剔除ZEV積分的核心汽車業務毛利率僅為12.5%,這是 12 年來的最低水平,並且“似乎低於汽車行業幾乎所有其他主要OEM”。
大摩認為,考慮到特斯拉巨大的規模、低成本設計和高效的製造應用,如此低的利潤率“確實説明瞭一些問題”,並相應將2025財年調整後EPS從2.11美元下調至1.59美元,將自由現金流預期從盈利16億美元下調至虧損約3億美元。
但大摩依然維持了對特斯拉的“增持”評級,並給出了高達410美元的目標價。
Adam Jonas團隊認為,儘管核心汽車利潤率堪憂且面臨關稅驅動的供應風險,但馬斯克的注意力似乎已DOGE等事務重新聚焦到特斯拉本身,並在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方面設定了“步入正軌”的里程碑,這足以“讓忠實擁躉感到滿足”。
考慮到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龍頭地位,報告直言:
“如果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都無法盈利,其他汽車公司憑什麼認為自己能做到?”
報告進一步強調,其410美元的目標價包含五個部分:核心汽車業務(75美元/股)、網絡服務(160美元/股)、移動出行(90美元/股)、能源業務(67美元/股)以及作為第三方供應商(17美元/股)。
該行認為,投資者需要保持耐心,“等待自動駕駛的夢想轉化為收入和現金流”。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