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中,沃倫·巴菲特給投資者的建議在當下顯得尤爲正確:保持冷靜,你終將獲得長期回報。
這位"奧馬哈先知"曾就1974年史詩級股災發表見解——當時通脹高企、石油危機爆發、水門事件引發政治動盪三重打擊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較1972年峯值腰斬52%,美股陷入惡性熊市。"美國並沒有消失。只是人們在市場中表現出極端行爲。從長遠來看,這對保持清醒頭腦的人非常有利。"巴菲特在199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如是說。
當前市場動盪由特朗普宣佈並暫緩實施"一代人以來最高關稅"引發。道指創下自1896年該指數創立以來首次連續兩個交易日暴跌1500點的紀錄。本月初,標普500指數較2月曆史高點下跌20%短暫墜入熊市,隨後小幅回升。
這位94歲的投資大師或將在兩週後的伯克希爾年會上透露市場展望。歷史經驗表明,這位將持股視爲實業版圖組成部分的掌門人,很可能已把握股價低迷期進行"掃貨"。"股市的存在是爲了服務你,而不是指導你。這是持有一流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的關鍵。"他在1997年強調。
伯克希爾手握充足彈藥:截至2024年底,這家總部位於奧馬哈的集團現金儲備激增至創紀錄的3340億美元,佔總資產約30%。過去一年,巴菲特採取積極防禦策略,減持了其兩大重倉股蘋果和美國銀行。
"股市每日波動0.5%、0.25%還是5%,對我們毫無影響。事實上波動越大我們越能賺錢,因爲這會催生更多市場錯誤。"巴菲特如是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