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陷入歷史性熊市,但全球投資者依然在買,邏輯是什麼?

老虎資訊綜合
01-16

來源:Bloomberg

作者:Ruth Carson and Alice Gledhill

無論您與歐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澳大利亞的大型養老基金,還是日本資金雄厚的保險公司交談,當談到美國國債時,您都會聽到一個響亮的信息:它們仍然很難被擊敗。

四個月前,即將上任的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表示,他擔心如果投機者試圖推高收益率,美國國債可能會面臨“死亡螺旋”。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和 Amundi SA 等公司表示,他們願意對新政府抱有希望。

即使美國國債陷入歷史性的熊市,全球基金仍有充足的理由購買這些債券。這些證券的收益率遠高於日本等地的債券,而澳大利亞快速增長的養老金行業由於市場深度和流動性,每個月都在增加美國國債。與一些正在努力應對自身財政問題的歐洲主權市場相比,美國國債看起來也更安全。

特朗普提名對沖基金經理 Scott Bessent 擔任財政部長,負責監督政府的債務銷售,投資者也感到欣慰。Bessent的任命聽證會定於週四在參議院舉行,他計劃通過減稅、限制開支、放松管制和廉價能源等措施,大幅削減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英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 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資產管理宏觀策略主管 Chris Jeffery 表示:“在‘死亡螺旋’風險下,任何債券市場都可能陷入收益率上升和債務預期上升相互強化的循環。”但是,“即將上任的財政部長談到了 2028 年實現 3% 的赤字目標。如果聯邦政府採納這樣的願望,債券投資者沒有理由罷工。”

海外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立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根據美國政府的最新數據,截至 10 月底,外國基金持有 7.33 萬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約佔未償還金額的三分之一,略低於 9 月份創紀錄的 7.43 萬億美元。

關於是否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爭論的核心是美國聯邦赤字是除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機等極端時期之外最大的。有許多跡象表明投資者開始變得不安。基準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 9 月份的低點躍升逾一個百分點,並有可能再次突破 5% 的關鍵心理水平。

受美國通脹數據溫和影響,10 年期國債收益率週四幾乎沒有變化,前一天下跌 14 個基點至 4.65%,這是 9 天來的首次下跌。

日本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該國投資者意識到風險正在上升,但仍熱切購買。

日興資產管理公司駐東京首席全球策略師 Naomi Fink 表示:“市場上的主流觀點是,美國國債市場規模過大、流動性過強,美國鑄幣稅根深蒂固,不會削弱美國國債在全球央行儲備中的核心地位。”

“在我們的核心預測中,我們預計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調整將有序進行。不過,我們認爲,出現更具破壞性的調整的可能性雖然仍然很小,但已經有所增加,”她說。

日本投資者青睞美國國債的一個原因是,它們提供了對無所不能的美元的敞口。到 2024 年,該國的基金將從其未對沖的美國國債投資中獲得 12% 的回報,其中至少 11.5% 的回報是由於美元升值。

歐洲觀點

歐洲基金也普遍持樂觀態度,稱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太可能大幅上漲,尤其是特朗普似乎意識到需要讓全球投資者保持支持。

Amundi 全球綜合策略副主管 Anne Beaudu 表示,市場預計新政府將意味着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脹率上升,這導致收益率曲線趨陡,但這實際上使美國國債更具吸引力。

“美國債券在這些水平上似乎更具吸引力,因爲收益率上升最終將對增長前景或風險資產表現造成壓力,而加息的門檻仍然很高,”她說。“但在我們對特朗普的議程有更清晰的瞭解之前,市場肯定會保持謹慎。”

隨着美國債務不斷增加,至少一些全球基金對美國國債持謹慎態度。

根據 10 月份發佈的最新數據,截至 9 月的財年預算赤字飆升至 1.83 萬億美元。如果特朗普履行減稅和增加支出的承諾,預計赤字將進一步擴大。

“隨着大量新債券進入市場,曲線將保持非常陡峭,這再次對美國國債產生負面影響,”RBC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 駐倫敦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Kaspar Hense 表示。他表示,美國收益率至少有可能飆升,類似於 2022 年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任期內的收益率。

不過,該公司本週表示,最近幾周美國國債的拋售已說服 BlueBay 削減部分押注,即 30 年期收益率將低於兩年期收益率。

巴黎 Carmignac 投資組合經理 Marie-Anne Allier 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該公司更青睞期限較短的債券,而期限較長的債券更容易受到衝擊。

“沒有更好的投資選擇”

中國是美國債務的第二大海外持有者,但中國投資者認爲美國國債崩盤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對美國借貸成本上升和財政壓力的擔憂是合理的,我們看到債券市場災難性崩潰的可能性也很低,”中國最大的券商之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駐北京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

“如果美國債券市場出現任何不必要的波動,美聯儲仍然有足夠的工具來穩定市場並管理流動性。這將有助於緩解壓力,”他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