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巨頭集體發聲。
多家外資巨頭繼續集體唱多中國資產,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當前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進入衰退的風險急升,加上多年來在美股持重倉,有需要分散風險,而中資股估值吸引,疊加經濟刺激政策預期,勢有資金重投中國。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內,MSCI中國指數有12%的上漲空間,滬深300指數有15%的上漲空間。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分析師也在報告中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對於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影響並不直接,對於線上消費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美國基金公司KraneShares(金瑞基金)也指出,美國市場收入僅佔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不到2%,關稅實際影響有限。
回到市場層面,在美股全線重挫的背景下,4月17日A股再度走出獨立行情,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最終全線收漲,滬指錄得八連陽。有分析稱,隨着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公佈,A股有望逐步依託國內經濟基本面走出獨立行情,儘管短期關稅政策反覆擾動,但擾動逐步減弱的背景下,國內穩市政策持續也有助於有效對沖外部擾動影響。
高盛最新發聲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給予AH股“跑贏大市”評級,考慮到A股氣氛更受惠於政策刺激,策略配置上較H股看高一線。
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指出,現在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風險,加上多年來在美股持重倉,有分散風險的需求,受中資股估值吸引,疊加內地的經濟刺激政策預期,此消彼長下,欲將資金重投中國。
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內,MSCI中國指數有12%的上漲空間,滬深300指數有15%的上漲空間。
高盛指出,隨着全球基金進一步提高其在中國市場的配置,H股可能會繼續受到青睞,但A股也會因國內散戶投資者的積極參與而獲得支撐。該行看好消費板塊的表現,認爲消費和地產領域的進一步改善將推動市場上漲。
高盛還表示,小盤股可能表現更佳,特別是科創50、創業板指和中證1000等指數。
至於港股,高盛認爲港股當前市盈率約爲10倍,估值遠低於美股,這帶來了一定的吸引力。香港有內地缺少的大科技公司,吸引內地投資者南下投資,爲港股帶來支持,但要考慮到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刺激作用,A股將更受惠,H股則較受外圍因素影響;而A股年初至今表現亦不及H股,是另一個高盛看好A股短期走勢的原因。
今年以來,高盛多次看多中國。2025年1月,高盛報告表示,政府已經啓動了強有力的政策託底措施,不僅有助於緩解房地產市場和外部挑戰,還能促使增長模式轉向。高盛預計,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到2025年底將分別上漲約20%。
今年2月初,DeepSeek的崛起爲中概科技股帶來了中長期價值重估的機會。高盛預計,MSCI中國指數2025年將上漲14%,樂觀預期漲幅甚至將達到28%。
今年2月底,高盛報告稱,從基本面和流動性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繼續使H股受益。該行認爲,較低的估值和潛在的宏觀經濟政策刺激預計將推動A股追趕性反彈,縮小與H股的回報差距。
關稅的影響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對於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影響並不直接,對於線上消費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與此同時,美國基金公司KraneShares也指出,美國市場收入僅佔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不到2%,關稅實際影響有限。
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爲,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對於中國互聯網公司(除跨境電商以外)營收的影響並不直接,主要的影響可能是間接的。比如,在美國高昂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出口走弱後,可能影響消費,從而反過來削弱廣告需求。
摩根大通預計,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對於中國線上消費的影響微乎其微,可能不到0.5%。
在中國主要互聯網科技公司中,摩根大通認爲,受特朗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影響最大的股票將是拼多多。相對來說,在關稅衝擊中更具防禦性的股票將是騰訊和網易,因爲這兩家公司的數字娛樂(尤其是網絡遊戲)業務是反週期的,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貢獻也較小。
摩根大通在港美股的中概互聯網公司中,首選的是阿里巴巴、攜程、騰訊音樂和騰訊。
美國基金公司KraneShares也發佈報告稱,KraneShares CSI中國互聯網ETF代表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對美國的收入敞口保持在極低水平(不到2%),因此,這些公司實際上可以免受美國貿易壓力的直接影響。
金瑞基金指出,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和美團在內的中國主要互聯網巨頭公司,其商業模式主要圍繞服務中國14億人口、年產值達2萬億美元的龐大消費市場。他們的服務(涵蓋電商、數字支付、雲計算、遊戲和社交媒體)主要面向的都是中國的數字生態系統用戶。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