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正翹首以待英偉達即將於11月20日公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市場普遍預期其收入將再創紀錄。作爲人工智能(AI)熱潮的主要受益者,英偉達的表現不僅關乎AI行業趨勢,還將對科技市場整體情緒產生重大影響。
英偉達將在美國股市週三收盤後發佈其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在近期科技板塊回調的背景下,英偉達的業績表現對於年底市場走勢尤爲重要。自今年6月以來,英偉達多次超越蘋果,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截至本週一收盤,英偉達市值爲3.43萬億美元(3.24萬億歐元),略低於蘋果的3.45萬億美元。
儘管其股價年初至今已飆升184%,英偉達上週遭遇拋售,原因包括市場對“特朗普交易”回撤的反應,以及《The Information》報道的關於其Blackwell處理器在高容量服務器機架中過熱的問題。這些因素導致英偉達股價本週一進一步下跌。
英偉達的數據顯示,其數據中心部門佔據全球AI芯片供應的主導地位,並且是本次財報的核心關注點。分析師預計該部門第三季度收入將達到295.3億美元(278.7億歐元),同比增長200%。
營收預計將達到332.8億美元,同比增長84%,接近公司此前給出的325億美元上下2%的指導目標。每股收益預計爲0.74美元(0.70歐元),同比增長89%。
儘管收入持續增長,但英偉達的毛利率已從第一季度的78.4%下滑至第二季度的75.1%。分析師預計這一趨勢將在第三季度延續,毛利率可能收窄至74.4%左右,因運營成本預計將超過30億美元(28億歐元)。
備受矚目的Blackwell AI芯片被認爲是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的重要增長點。這些芯片有望將大型語言模型(LLM)推理的運行成本和能耗降低至現有產品的1/25。
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市場對Blackwell芯片的需求“瘋狂”,預計在12月季度將創造數十億美元收入,目前訂單已排滿未來12個月。不過,關於芯片過熱的擔憂仍存,公司預計將在財報中對相關問題進行說明。
由於未披露的設計缺陷,Blackwell芯片的量產從原計劃的9月季度推遲至12月季度。這一延遲引發了市場對其數據中心收入以及持續增長能力的疑問。
英偉達作爲AI行業的領軍企業,其能否在面臨增長壓力和運營挑戰的情況下維持高增長備受關注。在微軟、Alphabet、亞馬遜和Meta等科技巨頭對AI基礎設施投資加碼的背景下,英偉達的表現將對整個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無論財報數據如何,投資者都將密切關注公司對未來業績的指引,以洞察2025年AI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