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風暴愈演愈烈的階段,美國各大銀行紛紛公佈其客戶的最新狀況,至少目前來看並非全是壞消息。
“實際上,市場傳遞的信息是,天並沒有塌下來”,滙豐銀行分析師索爾·馬丁內斯表示。
過去一週,美國五大銀行公佈的第一季度利潤和收入均有所增長,部分原因是交易業務受益於特朗普2月和3月首次加徵關稅引發的市場波動。
摩根大通 (JPM)、美國銀行 (BAC)、花旗集團 (C)、摩根士丹利 (MS) 和高盛 (GS) 的淨利潤總計達 35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3%。所有這些銀行的收入也均有所增長。僅交易收入就增長了 17%,超過 360 億美元。
許多銀行表示,儘管未來幾個月存在不確定性,但其消客戶仍在消費,違約率仍在可控範圍內,企業也並未陷入困境。在華爾街擁有龐大影響力的機構中,也沒有任何一家更新了今年剩餘時間的盈利預期。
然而,業績統計時段並未涵蓋4月2日宣佈加徵關稅後的動盪時期。股市、債市的暴跌,至今仍未完全恢復,這給經濟和美國資產的安全性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富國銀行分析師邁克·梅奧在週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對五大銀行持續的全公司實力以及超出預期的樂觀預期感到驚訝。”
“對我們來説,這一切都表明,只要政策能夠加快步伐,幫助緩解大部分不確定性,自4月2日以來的事件可能仍然只是個減速帶。”他指的是特朗普政府承諾放鬆銀行業監管的舉措。
銀行及其高管並非完全樂觀。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衞·所羅門表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有所增加”。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經濟面臨“相當大的動盪”,衰退是“可能的結果”。
他補充道,在這種情況下,“盈利不會很好,股價也會下跌。”
但許多銀行家明顯更加樂觀。在花旗集團週二與分析師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衰退”一詞一次也沒有出現。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也對當前的動盪形勢表達了樂觀的看法。她在該行週二發佈的財報聲明中表示:“當一切塵埃落定,長期存在的貿易失衡和其他結構性變化成為過去時,美國仍將是世界領先的經濟體。”
美國銀行總裁布萊恩·莫伊尼漢週二特意指出,該行研究團隊認為2025年不會出現經濟增長。他補充説,美國消費者普遍“向經濟注入資金”,該行的商業客戶“保持盈利、流動性強,業績強勁”。
但莫伊尼漢承認,“沒有人擁有完美的水晶球”,並指出“未來我們可能會面臨經濟的變革”。
一些銀行甚至在第一季度實現了投資銀行收入的增長,打破了此前預期的放緩。高管們承認,由於不確定性,一些交易目前處於暫停狀態,但許多人認為,這種回調是暫時的,而非長期的。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泰德·皮克在談及當前投資銀行環境時告訴分析師:“我説的是暫停,而不是取消。我們不知道經濟是否會萎縮。”
即使在樂觀情緒籠罩下,也有跡象表明,銀行正在為更艱難的時期做準備。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WFC)增加了84億美元的撥備,以彌補未來的貸款損失。
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比上一季度增長了9%。
CFRA Research分析師肯·萊昂告訴雅虎財經:“我們仍然處於一個陰雲密佈的時期。接下來的市場將會動盪不安,令人精疲力竭。”
作者:David Hollerith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