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選舉結果、美聯儲舉措等重大宏觀經濟事件持續攪動市場,華爾街的頂級投資者紛紛調整投資組合,準備在2025年展開進攻。高盛的最新報告顯示,對沖基金界整體通過大量買入週期性股票來把握選舉帶來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總統後,市場出現了一波輪動。
高盛分析了697家對沖基金的持股情況,這些基金的總股票頭寸達到了3萬億美元。數據顯示,投資者顯著增加了金融股的持倉,將這一板塊的權重提高到至少1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一交易被證明是有利可圖的,因爲自特朗普當選以來,銀行股大幅上漲,市場普遍預期新政府會放鬆一系列監管措施。
第三季度,對沖基金增持的金融類股票包括保險公司Everest Group和WR Berkley Corp.、證券交易所運營商洲際交易所,以及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 Financial和Rithm Capital等。
一些知名對沖基金的投資動向也引起了市場關注。例如,Daniel Sundheim的D1 Capital在第三季度增持了美國銀行的股票,使其成爲該基金的最大持倉之一。Ole Andreas Halvorsen的Viking Global則持有美國合衆銀行的股票,以及Visa和Progressive等公司作爲其主要持股。
此外,億萬富翁投資者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在地區性銀行中建立了較大倉位,並且將臨牀基因檢測公司Natera視爲其最大的倉位之一。這兩項投資自特朗普當選以來表現出色。
電力生產商也成爲了對沖基金投資的熱門對象。投資者普遍預期,特朗普可能會重新入主白宮,這將有利於能源股,尤其是可能會放寬環境法規,支持加密貨幣行業及其對能源的巨大需求。
VerityData的研究顯示,Constellation Energy是“基本面”對沖基金中增持幅度最大的股票,其他備受青睞的能源公司包括Vistra和Talen Energy。Lone Pine Capital和Third Point也在9月底將Vistra列爲頂級股票。
隨着中國股市持續上漲,大型投資者紛紛迴歸中國市場。中國政府發佈了大量刺激經濟的政策,力求避免經濟進一步下滑。高盛指出,目前四分之一的對沖基金持有至少一隻中國ADR(美國存託憑證),這一比例是自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知名投資者戴維·泰珀(David Tepper)表示,由於中國政府的新一輪支持政策,他正大量購買與中國相關的股票,並在第三季度將Temu母公司PDD Holdings的持倉增加了一倍多。
邁克爾·伯裏(Michael Burry),因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而著名,近期增持了京東、阿里巴巴和百度的股份,同時對其在中國互聯網股的投資進行了對沖配置。
此外,還有一些投資動作引發了市場關注。例如,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5.5億美元收購了達美樂披薩。這一投資符合伯克希爾長期以來對加工食品的偏好,並符合其價值投資理念。
Baupost的Seth Klarman也在第三季度斥資1.95億美元收購了折扣零售商Dollar General的股份,成爲其第八大持倉。儘管這家零售商今年遇到困境,但由於其面向農村市場的定位,依然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
而戴維·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則表示當前的股市估值已非常高,是他職業生涯中見過的最昂貴市場。爲了應對這種高估值,他最近在農業設備製造商CNH Industrial中增持了部分股份。
總的來看,華爾街的頂級投資者們正在密切關注政治、經濟和市場的變化,並通過調整投資組合爲2025年可能的機會做準備。
文章源自CNBC《What the biggest investors are buying entering 2025 — with Trump and Fed in mind》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