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危機中可能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在市場危機中,你可能會看到一些不符合常規的現象。你本以爲會漲價的東西反而下跌,反之亦然。金融資產之間的正常關係可能會被打破。一種類似量子金融物理學的現象似乎會出現。
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正出現在債券市場。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退休人員、臨近退休的人以及任何需要穩定、持續收入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債券是由美國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公司或它們的外國同行發行的借款憑證。通常,債券被認爲是比股票更安全的投資,尤其是在短期內,原因有很多——既有技術性因素,也有法律上的原因。
讓我先從數據談起,因爲大多數人最關心的就是這些數據,然後再探討可能的原因。
截至週二晚,你可以購買2年期美國國債,其利率爲3.7%;5年期美國國債,利率爲3.9%;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爲4.3%。10年期的投資級公司債券年利率最高可達7.6%。頂級評級的市政債券(其利息一般不需要繳納聯邦所得稅)年利率最高可達5%。考慮到市政債券的購買者通常是處於最高稅率的投資者,即使2017年的稅收改革法案被延續,這一稅率仍然爲37%,那麼這些債券的“稅後等效收益”對於富裕投資者來說幾乎達到了8%。
所有這些債券的收益率都比周一早晨高得多。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比特朗普總統上週三宣佈“解放日”關稅時的收益率還要高。週一債券市場暴跌,債券價格就像蹺蹺板一樣:當價格下跌時,收益率或利率會上升。
在iShares提供的基準債券指數基金中, 債券指數ETF-iShares Barclays綜合國債 本週至今已下跌了1.8% 債券指數ETF-iShares Barclays 7-10年 下跌了1.7%。iShares iBoxx $ 投資級公司債ETF(LQD)和 美國市政債ETF-iShares 都下跌了約3.2%。 20+年以上美國國債ETF-iShares 下跌近5%。
這有什麼道理嗎?這是因爲許多首席執行官認爲美國經濟已經進入衰退,貨幣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聖誕節之前下調短期利率1個百分點至3.25%到3.5%區間,同時市場也——無論對錯——大幅下調了通脹預期。現在,他們預期未來5年的年通脹率爲2.3%,未來10年的年通脹率爲2.2%。在這種情況下,你本以爲債券,尤其是在上週末市場恐慌時大幅上漲的債券,至少應該保持穩定,甚至繼續上漲。
然而,債券市場觀察者們都感到困惑。一些人認爲,債券市場的大幅波動是由於特朗普關稅引發的通脹預期上升所致。
“關稅會引發通脹,”倫敦Panmure Liberum的投資策略師Joachim Klement告訴我。他說,在特朗普4月2日宣佈關稅後,投資者忽視了這一點,紛紛趕着買債券,導致債券價格不斷上漲。但他指出,這並沒有道理。更高的通脹應該對債券不利,因爲這會侵蝕未來債券利息支付的實際價值。他認爲,最近債券的下跌反而是更理性的反應。
其他評論員則指出了其他技術性因素,比如一些風險對沖基金的利率押注開始解除。
還有一些人懷疑,部分投資者可能在爲彌補上週末股市損失而出售債券。
另一位投資顧問,可能是最直言不諱的,私下告訴我他根本不知道債券市場下跌的真正原因。
哦,另外,市場也可能對美國利率政策以及美聯儲的獨立性感到緊張。
所有這些原因都有可能部分正確。至今還沒有太多證據表明債券市場的下跌是由通脹恐慌引發的。我在想,關稅通過大幅增加消費品的成本,可能更傾向於引發經濟衰退,而非持久的通脹。如果某人把每部智能手機的成本提高200美元,總有可能美國消費者會繼續購買相同數量的手機,並從他們那神奇的、無限擴展的錢包中拿出額外的200美元。但在我看來,似乎同樣可能的是——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購買更便宜的手機,甚至根本不買——反正他們會讓現有的手機再用一年或兩年。
誰知道呢?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國債價格一度暴跌。在2020年3月的COVID股市暴跌期間,國債價格也曾暴跌。這兩次債券拋售都很短暫,並且都證明是買入的好機會。2008年11月底,你可以購買美國通脹保護國債,享受7年期超過4%的年利率,20年期則是超過3%的年利率。這些收益率,用債券市場的術語來說,簡直是“瘋狂的”。就像有人在街上走來走去向你送錢一樣。
之後,分析師給出了各種解釋。最常見的說法是,在恐慌中需要籌集現金的投資者紛紛賣掉了長期債券——無論價格如何。
但無論什麼原因,這爲普通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機會。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本次債券市場的混亂是否會有相同的結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