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期權成交量
截止午間收盤,港股期權半日成交約44.2萬張,其中,小米集團-W成交量居前,期權成交超6.8萬張;騰訊控股名列次席,期權成交近6.2萬張;阿里巴巴-W位居第三,期權成交超5.6萬張。
二、異動觀察
小米集團-W早盤漲超6%,期權方面:半日成交超6.8萬張合約,其中於4月29日到期行權價50港元的認購期權成交量居前,成交近3200張合約。 $MIU.HK 20250429 50.00 CALL$
此外,多張於4月29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暴漲,最高漲幅達到500%。
騰訊控股早盤漲超3%,期權方面:半日成交近6.2萬張合約,其中於4月29日到期行權價480港元的認購期權成交量居前,成交超5600張合約。 $TCH.HK 20250429 480.00 CALL$
消息方面:騰訊首次登頂公募頭號重倉股,基金加碼科技創新佈局
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顯示,騰訊控股首次成爲公募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取代寧德時代和貴州茅臺。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1186只基金重倉騰訊,持倉市值達693.84億元。
在市場波動背景下,基金經理普遍看好受政策扶持的內需與AI科技方向,紛紛加碼科技創新領域。基金經理指出,國內科技厚積薄發,AI產業將迎來集中發佈與政策利好,推動消費電子產業鏈持續景氣。基金經理認爲,AI仍是A股主線,看好先進模型及應用落地,重點關注科技自主可控等核心領域。
阿里巴巴-W早盤漲近6%,期權方面:半日成交超5.6萬張合約,其中於4月29日到期行權價120港元的認購期權成交量居前,成交超3700張合約。 $ALB.HK 20250429 120.00 CALL$
此外,多張於4月29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暴漲,漲幅均超200%。
消息方面:多個電商平臺將全面取消“僅退款”,電商行業迴歸良性競爭。機構指出,25年內需提振背景下,看好線上消費持續領跑社零總額增長,滲透率不斷提高。頭部電商平臺專注核心業務發展,競爭格局更加健康,持續投入優化用戶體驗 +商家生態,平臺核心收入有望邊際加速,帶動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各平臺發力 AI、出海兩個重要戰略方向,其中大模型技術平權時代,雲+AI 加速推動互聯網產業變革,預計將驅動平臺長期增長競爭升維。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