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從電動汽車到AI機器人公司轉型的特斯拉,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據知名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援引內部人士的深度爆料《How Elon Musk Stopped Loving Cars and Left Tesla in the Lurch》,特斯拉內部對於未來發展方向存在顯著分歧。一份由高管團隊提交、基於詳盡數據分析的內部報告明確指出了全力押注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計劃可能面臨的重大財務風險,並建議公司不應放棄更具市場潛力的平價車型“Model 2”。但是,這份警示性的報告據稱已被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否決,他堅持將公司的未來押注在無人駕駛技術及其商業化應用——Robotaxi上。
這場特斯拉靈魂與未來的內部博弈,在2024年2月底的一次高層會議上達到了高潮。會議的核心議題圍繞着已被討論數年的“Model 2”項目——一款計劃售價僅爲2.5萬美元、旨在進一步拓展大衆市場的關鍵車型。包括車輛工程、動力總成、設計以及業務與政策負責人在內的多位核心高管,在會議上激烈地陳述了同時推進Model 2與Robotaxi的戰略必要性和經濟合理性,認爲這是平衡風險、保證增長的穩妥路徑。他們希望這是說服馬斯克回心轉意的最後機會。
但馬斯克對於製造一款“常規”的平價電動車似乎早已失去了興趣(言外之意,讓被人去做吧)。儘管他本人曾在2020年雄心勃勃地宣佈要推出2.5萬美元的車型,但時至2024年,他的態度發生了180度轉變,甚至公開表示推出這類車型是“毫無意義”且“愚蠢”的,與特斯拉的“信念”背道而馳。面對高管團隊近乎一致的進諫,一位被視爲馬斯克親信的高管(助手)甚至半帶緊張地詢問:“你們這是要兵變嗎?”
高管們也並非憑空擔憂,他們的核心依據是一份內部研究報告。該報告由公司內部,特別是曾深受信賴的動力總成負責人Baglino領導的團隊完成,其分析結果對純粹的Robotaxi戰略描繪了一幅嚴峻圖景。報告承認,Robotaxi的高利用率可能重塑交通格局,甚至導致美國汽車年銷量大幅萎縮。但即便如此,在剔除不願意放棄私家車的用戶後,可供Robotaxi爭奪的市場規模可能僅在百萬輛級別,這難以完全替代特斯拉目前在美國的龐大銷量,年約60萬輛。
更關鍵的是,報告對Robotaxi的盈利模式提出了質疑。雖然單車售價可能在2萬至2.5萬美元,且能在生命週期內通過車費分成爲特斯拉帶來數倍於售價的收入,但高昂的前期投入、運營成本(包括充電、維護、停放設施)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其回報週期異常漫長。報告明確指出,尤其是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複雜的監管環境將是巨大的障礙,導致Robotaxi業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實現全球化擴張,其盈利能力和規模將受到嚴重限制。報告甚至悲觀地預測,該項目可能會連續多年處於虧損狀態。這份內部評估賦予Robotaxi的實際價值,與馬斯克在2019年公開宣稱的單車價值高達10萬至20萬美元的願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但是,面對數據和團隊的警示,馬斯克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判斷(分析師紙上談兵,預測模型不懂特斯拉的未來)。他最終駁回了這份報告,否決了具備駕駛功能的2.5萬美元平價車型項目,全力推進其Cybercab(Robotaxi)計劃。
這一決策不僅是產品路線圖的調整,更是特斯拉公司身份認同的深刻轉變——從一家以製造和銷售電動汽車爲核心的企業,加速向一家以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爲驅動力的公司演進。
有分析認爲,正是這種由馬斯克強力主導的戰略轉型,而非市場因素,是導致特斯拉近年來產品線更新緩慢(五年僅推出市場反響不佳的Cybertruck)、增長出現瓶頸的部分原因。
此事件也再次引發了外界對於馬斯克領導風格和特斯拉內部決策機制的擔憂。批評者認爲,這可能反映了馬斯克傾向於相信個人直覺而非數據分析,且可能被“好好先生”式的下屬所包圍,導致不同意見難以被充分聽取和採納。將公司巨大的資源和未來押注在技術和商業模式均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Robotaxi上,同時放棄已被市場驗證、能夠帶來穩定現金流和市場份額的平價車型業務,無疑是一場高風險的賭博。這不僅可能影響特斯拉的短期業績和長期估值邏輯,也被認爲是導致部分資深高管在近期離職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斯拉的未來,正沿着馬斯克劃定的、充滿未知但或許也蘊藏顛覆性機遇的軌道,加速駛去。
NuRoCity:
特斯拉麪對全球電動車(中國)的圍剿,高管們的策略是“迎難”而上,在策略上做出調整,推出更評價車型以應對市場衝擊,繼續穩固領先地位。你可以理解爲這是本能的防禦反應——但高管們有數據模型支撐這個策略;對於特斯拉掌舵人,馬斯克則在很久以前多次強調特斯拉不再是電動汽車公司,而是一家AI機器人公司,而這一身份認同或者定位、戰略,在去年We Robot活動之後更加確切——或許就在那時,馬斯克如本文提到的,一票否決高管們的進諫,而堅持自動化就是未來的戰略。
事實上所有汽車公司都走在十字路口,馬斯克則選擇走在其規劃的宏圖路線上——具體而言力推AI、機器人。AI,前有xAI、FSD以及背後的算力矩陣;後有正在量產的Optimus——而這些技術棧被馬斯克視爲特斯拉金字塔的尖——它們可爲特斯拉打造多形態的AI機器人載體,以服務其野望中的用戶和場景。Robotaxi(CyberCab)、RoboVan、Cybertruck、包括嵌入FSD的百萬特斯拉電動車、以及Optimus——這些是現有已知的形態。現在,他要帶特斯拉的現在和未來進入AI機器人的藍圖裏,並且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可以理解爲,以上的衝突來自創始人模式與經理人模式的博弈。馬斯克選擇跳過電動車的內卷裏,走自己的奧德賽——他稱明年要讓星艦載着Cybertruck和Optimus去火星,進行一次探索。
從Doge視線迴歸特斯拉,馬斯克最近多次轉發FSD的表現帖子——自動駕駛的Model Y、Cybertruck自行到輪船艙、交付中心——這似乎是特斯拉Robotaxi在今年6月份於奧斯汀的一次預演,在公衆建立安全、可靠與期待的心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