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阿里,七牛智能今日登陸港股!

創業資本匯
2024-10-16

  10月16日,音視頻雲服務供應商七牛智能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即破發,較發行價跌超40%,截至發稿,股價爲1.37港元。

  根據其10月15日公佈的配發結果,公司全球發售1.6億股股份,公開發售佔30%,配售佔70%。其中,公開發售獲19.87倍認購,配售獲1.02倍認購。最終發售價爲2.75港元,全球發售淨籌約3.67億港元。

  根據艾瑞諮詢,按2023年收入計算,公司是中國第三大音視頻PaaS服務商,市場份額爲5.8%。但受激烈的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該公司數年未有盈利,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達到3.4億元,同比增長26.4%,淨虧損爲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七牛智能背後機構股東陣容豪華,不乏頭部知名VC/PE,以及國資機構。其中,阿里不僅是其第二大股東,還是其多年的重要客戶和供應商。

  數年未有盈利市場競爭激烈

  七牛智能成立於2011年,專注於提供音視頻雲服務。音視頻雲服務是指製作、存儲、處理、分發、分析、審計、檢索及推薦多媒體格式的非結構化音視頻內容,該等音視頻內容包括錄音、短片、直播視頻、音樂及圖片。

  根據艾瑞諮詢,2023年,七牛智能的收入佔整個音視頻雲服務市場的1.5%。按2023年收入計算,其是中國第三大音視頻PaaS服務商,市場份額爲5.8%。按2023年APaaS所得收入計算,其亦是中國第二大音視頻APaaS服務商,市場份額爲14.1%。數據顯示,中國音視頻PaaS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90億元增長至2028年的776億元。

  招股書顯示,七牛智能的客戶遍佈各行各業,包括泛娛樂、社交網絡、醫療、電子商務、教育、媒體、金融服務、汽車、電信和智能製造等。截至2024年3月31日,七牛智能擁有超過150萬註冊用戶,並且有超過6.51萬名付費客戶。

  從財務數據來看,七牛智能在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別爲14.7億元、11.4億元和13.3億元。同期淨虧損分別爲2.2億元、2.1億元和3.2億元,呈擴大趨勢。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達到3.4億元,同比增長26.4%,淨虧損爲1.5億元。

  針對過去數年均未有盈利的情況,七牛智能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業務擴充優先於短期盈利,並稱虧損情況符合行業的總體趨勢。2022年作出縮減一體機服務器業務的決策也影響到其總體收益和毛利。根據招股書,爲控制成本,七牛智能選擇了精簡僱員。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七牛智能爲此支付的遣散費合計約爲5600萬元。

  七牛智能的困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有關。近年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開始入局雲計算行業,IDC今年1月發佈的報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雲市場份額大漲,公有云IaaS+PaaS市場份額增長至11.6%,位居第三。

  此外,雲計算行業開啓了價格戰。今年以來,阿里雲、騰訊雲、移動雲等巨頭紛紛調低其核心產品價格,這對作爲中小廠商的七牛智能的生存帶來一定的擠壓,雖然從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客戶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客戶平均貢獻的收入卻出現下降。

  背後VC/PE陣容豪華阿里既是股東又是客戶

  七牛智能背後機構股東陣容相當豪華。成立至今,公司完成了6輪融資,融資金額達30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7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淘寶中國和雲鋒基金,分別以E-1系列優先股每股1.7633美元的價格向經緯、啓明及CBC購入A系列優先股、B系列優先股和C系列優先股。通過E輪融資,二者直接躍升爲七牛智能第二大和第三大股東,分別持股17.69%和12.44%。經緯創投、國調基金、啓明創投則分別持有7.97%、7.32%和6.83%的股份,亦爲主要機構投資方。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既是股東,也是客戶,還是供應商。公司表示,其與阿里雲自2017年開始建立合作關係。報告期七牛智能向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提供PaaS解決方案服務,2021年至2023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爲3090.1萬元、1063萬元和42.1萬元。同時,七牛智能還向阿里雲計算採購雲服務及電子設備,報告期各期的採購金額分別爲3.74億元、1.36億元、3739.8萬元和788.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招股書披露,七牛智能在2023年6月26日,與A輪至F輪投資者簽訂協議終止附於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贖回權。一旦七牛智能無法在2025年1月1日前完成港交所上市,其將以原始投資額的200%回購A輪投資者的股權,以原始投資額的150%回購B輪到E輪投資者的股權,再以原始投資額的140%回購F輪投資者的股權。

  事實上,七牛智能在這一年多時間內已三次遞表港交所。而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1.38億元,定期存款爲1.08億元。這意味着,公司並沒有充足的回購資金。因此,此次七牛智能衝擊港交所可謂“背水一戰”,而上市之後能否受到投資者認可,也還是個未知數。

(文章來源:創業資本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