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大爆發 監管補位迫在眉睫

媒體滾動
2024-10-27

  來源:北京商報

  低空經濟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潛力,作爲其重要支柱之一的無人機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10月27日,根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2023—2024年度《中國無人機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截至2024年8月底,我國無人機實名登記共計198.7萬架。截至目前,我國無人機經營性企業已超過1.7萬家。無人機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後,是各地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企業對應用場景的探索。不過,當下無人機產業依然面臨飛行服務保障能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進程以及運行管理與發展需求不適配等問題。在衆多業內頭部企業高管和專家看來,應該加快低空產業體系的構建,不斷完善飛行保障體系、法規標準、基礎設施體系以及來自政策、金融和科技研發的支持。

  專利申請量約佔全球70%

  根據《報告》統計,截至2024年8月底,我國無人機實名登記共計198.7萬架,比2023年底增加72萬架;共頒發無人機駕駛員執照22萬本,比2023年底增長13.9%。全國共有16萬家無人駕駛航空運營企業取得運營合格證;已有8個型號的無人機取得型號合格證(TC),有40餘個型號的無人機正在開展適航審定工作。2024年1—8月,全國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1946.1萬小時,同比增幅15.6%。

  此外,我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約佔全球70%以上;近年來,無人機產業經濟規模的年增長率比傳統通航高10個百分點。

  從產業規模來看,《報告》也提到,2023年我國交付民用無人機超317萬架,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到1174.3億元,同比增長32%。無人機行業融資規模不斷攀升,2023年投融資規模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峯,爲33.3億元。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無人機物流配送、無人機起降基地建設成爲資本關注的熱點。

  無人機產業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4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在產業應用方面,應急管理部、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年1月聯合發佈《關於加快應急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高應急管理的無人化、智能化水平。在產業發展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於2024年1月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圍繞未來智慧空中交通需求,加快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智能高效航空物流裝備等研製及應用。

  各地政府也相繼發佈具體的無人機發展方案。例如,深圳市發佈了《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等產業規劃和地方法規。此外,貴州省也對無人機的發展試驗試飛基地等重大項目予以支持,江西省鼓勵開展無人智慧化電站運維繫統研究,蘇州市則支持建設無人駕駛航空器標準驗證和綜合測試中心等。

  應用範圍持續擴大

  多位無人機行業頭部企業高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隨着人們對無人機應用價值認知程度的加深和無人機系統技術的進步,無人機專業應用範圍將進一步擴大,無人機技術的不斷創新將顛覆衆多行業的傳統作業方式以及民衆的生活方式。

  在目前,無人機典型應用場景包括了“無人機+空中旅遊”“無人機+物流”“無人機+空中交通”“無人機+農業”“無人機+氣象保障”“無人機+搶險救災”等。

  其中,空中旅遊和空中交通主要涉及eVTOL的應用。目前,衆多eVTOL企業已經開始提前佈局這些場景。

  以億航智能爲例,截至目前,億航智能的EH216—S已經在南安市石井鎮、溫州市文成縣、太原市、廣州市、合肥市等多地進行了當地的載人首飛。在9月30日,億航智能也聯合文成縣共同對外展示了全球首個以無人駕駛航空爲主題的“縣域低空立體交通綜合解決方案”。

  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eVTOL的應用具有安全性提升、成本降低和數字智能化管理的特點,這將給文旅產業帶來全新動能。同時,試水文旅產業是eVTOL實現規模化運營的第一階段,可以借用遊覽觀光的方式推動公衆加深對eVTOL的理解和認識。

  在賀天星看來,景區是“點”,佈局文旅即優先在城市中打造低空樣板性應用場景。把全國各地的“點”支起來後,才能進入第二個階段“連線”,即開通更多點與點間的低空通航航線,實現多點飛行。此後,隨着更多航線的開通,全天候低空接駁和物流運輸也將實現。

  而在無人機物流方面,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飛機”)副總經理孫立業表示,此前聯合飛機已實現血液樣品、農產品、報紙報刊等多種無人機物流運輸場景的應用。目前,聯合飛機正在研發飛行距離可達550公里的航空級無人機。

  孫立業表示,在經過第一階段的低空物流運輸、積累足夠的經驗後,未來聯合飛機也將實現低空載人飛行的場景。

  管理制度存在缺位

  不過,“火熱”之下,無人機產業也面臨着不少問題。《報告》指出,我國無人機某些領域的管理制度還存在缺位,如國家空域管理基本原則、適航審定技術標準、飛行服務站建設服務規範等;此外,一些已發佈的制度,也與當前無人機行業的發展不適配。

  以無人機的運行管理爲例,在第二屆CATA航空大會的分論壇上,中國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長顏曉東表示,在低空經濟的帶動下,無人機制造企業和無人機數量成倍增長。“隨着無人機應用愈加廣泛,無人機飛行活動規範管理工作需要納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避免對運輸、航空、安全和空中秩序造成較大的影響。”

  今年9月,因無人機導致的公共安全問題,天津濱海機場的航班起降受到影響,啓動了大面積航班延誤聯合應急處置預案黃色等級響應。

  針對這一問題,顏曉東也提到,爲強化無人機擾航事件處置應對,民航局空管局會同空管辦編制完成了機場無人機擾航民航應急處置程序,將根據擾航無人機對空管運行的影響程度,精細化開展應對處置,並將組織修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違規飛行處置程序。同時,民航局空管局還將組織修訂《民航空管系統通用航空運行管理辦法》,爲空管系統依法依規做好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發展工作提供依據。

  “低空產業的發展還屬於培育階段,因此特別需要來自政策、金融、科技研發等方面的支持。”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副祕書長金偉建議,應該加快產業體系的構建。在安全運行方面,應當推進建立安全高效的運行體系,特別是適用數字化運行的體系;在基礎設施方面,建設標準化、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建立高效融合的產業生態。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牛清妍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松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