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衞星解體恐殃及中國,"很難評估有多糟糕"

觀察者網
2024-10-25

►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據港媒《南華早報》25日報道,由美國波音公司製造、國際通信衛星組織運營的通信衛星Intelsat 33E(IS-33E),自上週六(19日)在地球同步軌道(GEO)上意外解體後,被追蹤到的衛星碎片數量已從最初的20塊增加到了80多塊,對軌道上包括中國運營衛星在內的數百顆衛星構成嚴重威脅。

地球同步軌道是距地面約36000千米的圓軌道。一直密切關注太空活動的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週四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港媒,衛星所處的高度使得對其解體情況的監測更爲困難,但這“肯定”會給其他衛星帶來一定風險。

據報道,中國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有擁有多個衛星系列,包括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北斗系列導航衛星以及中星系列通信衛星。中國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則位於距離地球更低的近地球軌道(LEO),後者是距地面約200至1200千米的近圓軌道。

“這是我們在太空中所見到的最糟糕的事件之一,現在還很難評估情況究竟有多糟糕”,麥克道爾分析稱,事故可能是由IS-33E衛星與其他衛星碎片碰撞,或其推進系統爆炸等內部問題引起的。國際衛星通信組織尚未說明衛星解體原因。

地球同步軌道(GEO)與近地球軌道(LEO)示意圖。NASA官網

據公開資料介紹,IS-33E衛星由美國波音公司設計和製造,於2016年8月發射,2017年1月投入使用,主要爲歐洲、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用戶提供互聯網和通信服務。按照國際通信衛星組織的說法,它的大小近似於一個集裝箱。

這顆衛星的最初設計壽命爲15年,但它在2017年8月的一次機動中因過量使用推進劑,導致壽命減少了3.5年。美國航天新聞網站“space.com”報道稱,考慮到這顆衛星僅運行了7年,而其他類似衛星的預期壽命爲15至20年,其在軌爆炸的消息令人感到意外。

事故發生時,來自美國太空司令部太空軍的一份較早聲明證實,IS-33E衛星解體產生至少20塊碎片,當時尚未觀察到碎片所導致的直接威脅。

IS-33E衛星的藝術概念圖。波音公司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在週二發佈的報告顯示,追蹤到的碎片數量已經增加到80多塊。聲明稱,根據對碎片分佈動態的分析,“所有正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航天器都將面臨潛在威脅”。

另據美國合衆國際社(UPI)報道,英國追蹤航天軌道物體公司Spaceflux的代表也指出,衛星爆炸產生的碎片確實對周圍的其他衛星構成了威脅。

他說,“目前,軌道上的這些碎片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它們可能會對其他衛星造成潛在危險,但我們(現在)還不知道。”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的一位主要研究人員艾斯蒙特(Nathan Eismont)告訴塔斯社,迄今爲止記錄的所有衛星碎片都已編目在冊,它們的軌跡可以被預測。

“如果根據預測,有衛星可能會(和一些碎片)相撞,那就有必要進行規避機動。”他補充稱,對於地球靜止衛星來說,緊急軌道修正是一項雖不尋常但具有可行性的解決辦法。

美國《新聞週刊》還提到,IS-33E衛星的碎片將使環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太空垃圾數量不斷增加,引發人們對 “凱斯勒連鎖碰撞效應”(Kessler syndrome)的擔憂:太空垃圾相互碰撞,產生的碎片又將誘發更多的碰撞。如此連鎖反應,導致太空垃圾數量急劇增加。

一個極端場景設想是,碎片等物體間的碰撞產生連鎖反應,逐漸包圍地球,使得新的航天發射任務無法進行。

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的預測,目前地球軌道上飄着1.7億個直徑超過1毫米的太空垃圾,大多數都無法追蹤。同時直徑超過10釐米的碎片估計要超過2.9萬個,雖然絕大多數碎片都無法穿過大氣層,但足以對衛星和航天器造成嚴重問題。

來源|觀察者網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