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反壟斷機構與IT巨頭展開“攻防戰”

市場資訊
2024-10-29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道 據日本《讀賣新聞》10月24日報道,圍繞生成式人工智能(AI),信息技術(IT)巨頭們的動向引起了世界各國反壟斷當局的高度警惕。因爲IT巨頭握有研發生成式AI所需的人才、設備、資金、數據,可能形成新一輪壟斷。反壟斷當局與IT巨頭的攻防戰正在迎來全新階段。

  在生成式AI的研發過程中,人才、設備、資金、數據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人才爲例,10月8日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AI研究者傑弗裏·欣頓就曾擔任谷歌公司副總裁,9日獲得化學獎的德米斯·哈薩比斯也曾領導谷歌的AI研發團隊。

  在設備領域,IT巨頭同樣優勢明顯。處理供AI學習的海量數據的計算機主要集中在運營雲服務的IT巨頭手中。在雲服務全球市場佔有率上排名前三的亞馬遜微軟和谷歌合計握有六成分額。而在負責處理AI數據的圖形處理器市場,英偉達所佔份額更是高達九成。

  IT巨頭在研發經費方面的投入保持在相同的數量級。谷歌母公司“字母表”2023財年的研發投入達到約450億美元,元宇宙平臺公司、微軟公司也不遑多讓。

  在獲得對AI研發至關重要的優質數據方面,通過搜索引擎和社交平臺握有大量用戶的谷歌和元宇宙平臺公司優勢明顯。多數觀點認爲,“新入局的企業想要獨立獲得優質數據並非易事”。

  就在IT巨頭加速技術革新之際,各國監管當局也在通過第一時間掌握市場變化予以制衡。

  2022年,美國司法部啓動了“格雷茨基計劃”,旨在“識別未來威脅,並在損害變得無法挽回之前解決它們”。

  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調查也有類似目的。委員長古谷一之認爲:“如果現有的IT巨頭在生成式AI的加持下變得更加強大,可能會在競爭層面引發更大擔憂。我們啓動調查的原因就是爲了儘早瞭解市場趨勢並立即作出反應。”

  各國反壟斷當局之所以對尚處於起步階段的生成式AI市場的未來越來越關注,是因爲它們曾對搜索、在線廣告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壟斷問題反應遲緩。

  日美歐當局的相關文件揭示了人們對IT巨頭不公平地限制數據、半導體和雲等資源的利用感到擔憂,而這些資源對研發生成式AI至關重要。如果研發資源供給受到限制,競爭對手將被迫退出,市場將面臨被少數企業壟斷的風險。(編譯/劉林)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鈺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