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聞旅 郭鴻雲
最近,中國消費者們又在忙着“撿漏”低價機票。
一方面,每年一次促銷狂歡“旅遊雙11”已經進入預熱階段,各大航司的折扣票、飛行次卡等優惠產品正在瘋狂上鍊接;另一方面,自10月27日開始,中國民航開始執行2024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根據往年經驗換季前後一週機票價格也會有所下降,購買出行更划算。
根據在線預訂平臺去哪兒公佈的趨勢預測,今年四季度,中國民航旅客量並未大幅下降,得益於公商務旅客和低價錯峯遊,每日航班客座率維持在較高水平,與旺季相差無幾。
特別是在國際航線,得益於免籤政策,“新馬泰”是冬季熱門出境遊目的地,新一線城市飛往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地的航班增長較多。換季後,國內飛往新加坡的機票價格同比會降低10%左右。
當然,並不是所有國際方向的航線都有“漏”可撿。聞旅此前也曾報道關注過,近期歐美航司出現了一波停飛、減航中國航班的熱潮。據一份不完全統計,換新航季後中歐航空市場共有4家航司停航,分別是北歐航空(SK)、維珍航空(VS)、波蘭航空(LO)、勒奧斯航空(NO)。每週的航班總數也從642班/周銳減至563班/周。
這背後原因也極爲複雜,一個客觀原因是緊張的俄烏局勢讓歐洲航空公司飛中國成本大增,不僅飛行時間變長,消耗更多燃油,還需配備更多飛行人員,使得飛中國的航線利潤大減甚至是貼錢飛,之於航司而言難以繼續高頻執飛。
另一方面,就是基於中國航司可以照常飛越俄羅斯領空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不斷增加的飛行運力也讓歐洲航司覺得壓力巨大,根本競爭不過。
根據彭博社近期報道,有知情人士稱法荷航正打着保護歐洲航司免受“不公平競爭”的旗號,要求法國政府限制中國航司飛往歐洲的航班數量。另有消息稱,德國漢莎航空也正在遊說德國政府採取限制措施。
並公佈了一份來自Cirium的數據,到今年年底,中國航司將在中德和中法航線上的座位運力中佔約75%的份額,並還將完全壟斷中意航線市場,中英航線也將佔95%的市場份額。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歐洲航空公司停飛、減航中國航線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出境客羣體量尚未完全恢復,商旅及旅遊需求沒有完全釋放,市場運力總體供大於求。買方市場的時候,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關係也將會更爲顯著,這不僅是在中歐航線,其他出行旅客恢復不及預期的目的地也會是如此趨勢。
來源:航班管家
根據航班管家發佈的1-9月國際航線運行情況,只有西亞、中亞、非洲三個區域的航線數已經超過2019年。歐洲航線相較於2019年減少了50多條,北美(包括美國和加拿大)航線數則不及2019年的一半,哪怕是當先航線最爲密集的東南亞區域,相較於2019年也減少了兩百餘條航線,接近腰斬。
不過好消息是,已經有美國航司決定在明年增班中美航線。達美航空已經宣佈將於2025年6月恢復上海浦東(PVG)至洛杉磯(LAX)的直飛服務,每週三個航班,開通後,其每週將運營17箇中美直飛航班。也算是艱難恢復時期釋放出的積極信號。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新航季已批覆的178家國內外航空公司每週19327班客貨運航班計劃申請,共通航79個境外國家,其中有57個是“一帶一路”國家,涉及航班佔比達53.48%。
這也意味着,“一帶一路”國家的航空客運恢復,未來會有更好的表現,也更值得期待。
以旅遊和商務往來都極爲密切的中東區域爲例,早在今年6月的時候,國有三大航就與多家中東航司簽署過合作協議。其中東航更是與阿聯酋國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簽署了聯營合作協議,這也是中國航司與阿聯酋航司之間的首個聯營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獲得相關監管批准後,共同開發和拓展中阿之間的航線,在往返於中國、中東、非洲地區主要城市之間形成更強大的聯合網絡。
而阿提哈德航空總部所在阿布扎比,去年更是邀請到著名女星劉亦菲作爲推廣代言人,被廣大中國民衆所熟知,成爲了備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旅行目的地。藉由此勢頭,到訪阿布扎比的中國遊客數量猛增,目前已成爲其第二大旅遊客源國。
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前往中東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近一倍。熱門客源地爲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杭州、福州、廈門、青島和南京。
另據阿布扎比最大交通樞紐——扎耶德國際機場曾發佈過的旅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機場接待了71436名來自中國的旅客,比2023年一季度增長173%。
機場負責人還介紹,爲了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吸引更多中國旅客,阿布扎比機場集團和上海機場集團也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發展客運和貨運業務,提供高效的轉機服務,並開展聯合市場營銷活動。
此外,一個顯著趨勢是,在通航恢復更好的目的地,航空公司在推廣目的地旅遊這件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不僅僅是因爲承擔着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的重任,更在於目的地所屬航司也成爲旅客瞭解自家各類旅行信息以及給遊客“種草”最前沿的窗口。
還是以阿提哈德航空爲例,聞旅注意到,其曾在今年5月與阿布扎比文化與旅遊部攜手推出過“阿布扎比中轉停留”計劃。根據該計劃,阿提哈德航空會邀請飛往阿布扎比的旅客免費入住酒店一到兩晚,利用在阿布扎比轉機的機會,延長停留時間,入境阿布扎比旅遊。
而這一計劃也很見成效,官方最新披露數據顯示,相較於2023年下半年接待7000名國際遊客,該計劃推行後今年上半年阿布扎比接待了24000名國際遊客,增幅高達242%。
考慮到下半年不斷增長的需求和預訂量,在這個計劃的推動下,2024年有望接待75000名國際中轉旅客變遊客。且基於這一措施的成效,阿提哈德航空也在和阿布扎比文化與旅遊部共同探索,更進一步增強該計劃的方法。
而另一航班運力恢復勢頭很猛的非洲,旅遊也是重要促進原因之一。
根據在線旅遊預訂平臺攜程發佈的數據,今年以來,中國旅客赴非旅遊訂單同比去年增長91%,機票訂單同比增長78%;飛豬數據也顯示,2024年飛往非洲的機票預訂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近一倍,其中尤以埃及、肯尼亞的增速最快,分別達到236%、167%。
而從運力方面看,據民航局的消息,冬春航季至拉美和非洲客運航線網絡將進一步拓展,摩洛哥皇家航空已經宣佈計劃於明年1月恢復大興至卡薩布蘭卡航線,計劃每週執行三班;已經增航的,比如埃塞俄比亞航空,其廣州至亞的斯亞貝巴航線自2024年9月28日起增加至每週10班。
總的來看,在複雜多元因素影響下,關聯中國的國際客運市場正在經歷非常大的變化,用“冰火”兩重天來概括也不爲過。但動盪之下以運力恢復爲藉口,留給航司調整適應市場現實與新變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就在剛剛結束的“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王昌順明確提到,目前我國國際航線已恢復至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的90%左右,除個別航線以外,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將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這也意味着,被壓制的需求彈反及市場供給鏈重新洗牌所造就的紅利期,不論何種原因有沒有把握住,所謂機遇也要加速收口了。未來不論是外航還是中國本土航空公司,最終的競爭還將回歸到運營能力及產品。
誠如國際航協發佈的一份報告提到的,航空業正走在可持續盈利的大道上,但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彌補。面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地區緊張局勢持續等問題,全球航空業仍需着力提高盈利能力,解決供應鏈問題,從而纔能有效分配運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運輸需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