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回科技衝刺港股IPO:年入超10億 毛利率4.5%

中新經緯
2024-10-31

  中新經緯10月31日電 (羅琨 實習生秦海齊)你多久換一次新手機?舊手機怎麼處理?你可能沒有想到,你放在抽屜裏的舊手機,背後的手機回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百億,還有望跑出幾家上市公司。

行業老三衝刺IPO

  來自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在2.2年左右。中國平均每年產生4億部以上廢舊手機,廢舊手機存量超過20億部。該協會研究數據還顯示,手機廢棄後,約54.2%被消費者閒置留存,只有約5%能夠進入專業的廢舊手機回收平臺、“以舊換新”活動等回收渠道。

  中國國內最大手機回收服務商、“愛回收”品牌母公司萬物新生已於2021年赴美上市。近期,閃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閃回科技)也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3年自消費者端回收交易總額629億元計,閃回科技是中國最大的提供線下以舊換新的手機回收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第三大手機回收服務商。

  閃回科技的招股書並未明確指出中國前兩大手機回收服務商的名字,僅以公司A和公司B代指。招股書顯示,按2023年總交易額計,公司A和公司B總交易額分別爲57億元和53億元,市場份額分別爲9.1%和8.4%。相比之下,閃回科技的總交易額和市場份額分別爲9億元和1.4%。

截圖來源:閃回科技招股書

  此外,從總體情況來看,前五大手機回收服務商總體佔比爲21%,意味着整個市場仍處於較爲分散的狀態。

  根據招股書的描述,公司A於2011年成立,是一家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專注於手機、筆記本計算機及其他數碼電子產品回收業務及以舊換新服務商。公司B於2015年成立,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公司,主營手機、3C電子產品、圖書、服飾、鞋帽、傢俱及家電等二手交易類別。由此可以推斷出,公司A爲萬物新生,公司B爲轉轉。

  招股書援引數據顯示,就以舊換新的回收手機交易額而言,中國市場由2019年的40億元迅速增至2023年的14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37.3%,且預計2028年進一步增至約565億元。

  根據閃回科技發佈的招股書,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閃回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是7.5億元、9.19億元、11.58億元和5.77億元,同期虧損分別是0.49億元、0.99億元、0.98億元和0.40億元。與此同時毛利率也逐年下降,從8.2%降到了4.5%。

  對於虧損,閃回科技解釋稱,主要是回收二手手機的成本漲了。此外,給上游合作伙伴的佣金也多了,這些都是爲了保持回收量和市場份額。財務數據顯示,閃回科技的銷售成本由截至2021年的約6.88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約10.80億元。

  根據招股書,銷售成本增加主要是採購量因業務持續增長而增加,以及與更多主流消費電子品牌建立新的戰略合作關係使供應渠道擴大;新型號手機不斷更新升級,導致採購成本高於舊型號手機;此外,由於手機回收服務市場競爭加劇,其採購成本整體增加。

業務依賴上游採購合作伙伴

  招股書顯示,與上游採購合作伙伴進行戰略合作,一直是閃回科技獲得穩定及理想的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供應的關鍵。於往績記錄期間,閃回科技從與該等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互惠互利關係中獲益匪淺,且閃回科技預期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合作並依賴其線下地理覆蓋範圍提供的供應。

  具體來說,閃回科技通過上游合作伙伴,用“以舊換新”的方式買了很多二手手機。從2021年到2023年,還有2024年的前半年,他們分別買了103.3萬臺、117.3萬臺、150.5萬臺及55.6萬臺,分別花了大約5.38億元、6.59億元、8.39億元和4.54億元。

  閃回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若我們未能維持與任何主要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業務關係,尤其是主流消費電子品牌及其指定分銷商,我們未必能在商業上合理的條款下及時與可比上游採購合作伙伴建立類似的合作關係,或者建立合作關係。此外,若部分該等上游採購合作伙伴的業務惡化、市場地位或市場份額下降,或品牌形象或聲譽受損,我們的回收服務業務可能會因應我們對彼等的依賴而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閃回科技稱,穩定的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上游供應渠道對於其向客戶進行轉售至關重要。因此,與上游採購合作伙伴業務關係的任何惡化均會對其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小米、轉轉等爲公司股東

  閃回科技成立於2016年,旗下平臺主要包括閃回收和閃回有品,前者爲閃回科技的線下回收業務品牌,後者則是二手電子產品銷售平臺,銷售的產品大部分爲手機。

  2018年,閃回科技引入杭州順贏、順爲科技及金米投資作爲A輪投資者。招股書信息顯示,創立至今,閃回科技共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集團、順爲資本、同偉創業、深圳擔保、深智城產投、尚祐基金等。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閃回科技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劉劍逸擁有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2.43%的實益權益。小米集團通過上海驕鋥持有閃回科技6.83%的股份;同時,小米創始人雷軍間接持股的上海聞微也持有閃回科技3.9%的股權。兩者合計持有閃回科技10.73%的股權。

  此外,閃回科技還獲得了同行轉轉的投資。招股書顯示,發條時光於2021年向金米投資、杭州順贏及順爲科技收購深圳閃回的股權對該公司進行初步投資。發條時光由北京轉轉精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由Zhuan Spirit Holdings Limited控制)全資擁有。

  (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