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眸娛
B站的遊戲業務,曾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在2022年行業調整期間,B站遊戲業務顯現疲態,多次未能跟上市場步伐。爲此,CEO陳睿親自接手,隨後公司內部經歷了一系列重組。
今年6月,B站推出了SLG遊戲《三國:謀定天下》,被業界視爲其重返遊戲市場的關鍵舉措。
《三國:謀定天下》在玩法上進行了顯著優化,如降低玩家肝度、引入職業系統等多元化玩法。更爲引人注目的是,該遊戲在開服時,將主要的營收來源——武將抽卡,以近乎半賣半送的方式配合開服福利提供給玩家。這一策略,旨在通過極低的門檻吸引玩家,抹平其他SLG遊戲老玩家跳槽的沉沒成本。
此前眸娛曾有報道,該遊戲的上線甚至引發了其他SLG遊戲賬號二手市場的賣號降價潮。據統計,網易《率土之濱》滿圖鑑賬號的售價,可在《三國:謀定天下》中抽取到質量相當的賬號,實現了玩家的無痛換遊。
因此,《三國:謀定天下》在其首月便大獲成功。根據點點數據,該遊戲6月上線首月在App Store遊戲暢銷榜始終位列前五,僅次於《王者榮耀》《DNF手遊》《和平精英》和《崩壞:星穹鐵道》。截至6月30日,其總流水達到$30,508,378。B站Q2財報電話會上透露,《三國:謀定天下》已成爲B站歷史上最快達到十億流水的遊戲。
然而,SLG遊戲主要依靠抽卡獲取營收,當《三國:謀定天下》首批服務器接連走過三個賽季後,即使雙卡(周卡+月卡)玩家都接近武將滿圖鑑,如何持續刺激玩家消費,進入常態化經營,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
SLG黑馬走過3個賽季
隨着11月到來,《三國:謀定天下》首批服務器也將步入S4賽季。隨着三個賽季時間的過去,該遊戲的諸多創新舉措逐漸被其他競品學習並改良。
《三國志:戰略版》在《三國:謀定天下》開服首月便開啓了同步“降肝”優化,增加同盟器械“工程車”,實現自動鋪路,並在7月份的新賽季中推出了包括貨棧防爆倉、武將體力上限調整、土地免戰設置及一鍵預約閉城等多項減負措施,旨在進一步提升玩家體驗。
另一款老牌SLG遊戲《率土之濱》則選擇在福利方面讓步,直接免費贈送5星紅顏武將,此前這一武將僅在情人節卡池中出現,且需氪金抽取。
甚至騰訊新推的SLG手遊《世界啓元》在首次內測後,也積極借鑑《三國:謀定天下》的成功經驗,從研發到發行策略均進行了深度學習與優化。具體而言,《世界啓元》不僅大幅降低了抽卡價格,使之僅爲同類型遊戲的50%至70%,還引入了多項便捷性系統,也進一步加劇了SLG市場的競爭態勢。
《三國:謀定天下》的創新攪動了SLG市場,倒逼多家頭部選手進行同步優化和價格戰。然而,隨着首批服務器即將走完三個賽季,市場震盪期結束,市場開始重新歸於平穩。根據點點數據,10月期間,《三國:謀定天下》、《率土之濱》、《三國志:戰略版》在IOS暢銷榜排名均在30位左右徘徊。而《世界啓元》則穩定在暢銷榜前100位,並在月末逐漸回升至這一區間的上游,成爲SLG賽道上“率土like”遊戲的新四強之一。
但《三國:謀定天下》與《世界啓元》共同面臨的問題是,在武將抽卡作爲核心營收來源的情況下,當大部分玩家已通過“降價”和“福利”方式獲取到大部分武將圖鑑後,如何繼續刺激消費,實現常態化經營,仍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儘管售賣武將和城池皮膚等外觀產品是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但點點數據顯示,《三國:謀定天下》在8月21日至8月27日期間開啓的首個皮膚抽獎主題活動“白虹飲澗”並未對其在iOS暢銷榜上的排名產生顯著影響,這表明外觀產品難以單獨支撐遊戲的營收重任。
更爲嚴峻的是,當《三國:謀定天下》試圖通過新賽季的卡池來拉動玩家消費時,新武將的過於強勢卻引發了玩家的廣泛質疑,不僅被指爲逼氪行爲,甚至對遊戲卡牌的“保值”屬性也產生了懷疑。
“率土like”遊戲如何盈利
在SLG賽道,可粗略分爲率土-like、COK-like兩大類。不同於COK-like有可以氪金買賣遊戲內資源的重氪玩法,“率土-like”遊戲的收入主要源自武將抽卡系統。
因此,持續刺激消費是《率土之濱》、《三國志:戰略版》等率土-like遊戲的長線運營問題,對《三國:謀定天下》與《世界啓元》亦是如此。但在《三國:謀定天下》中,這一運營難題來得更快,爭議也更大。
一方面,《三國:謀定天下》主動掀起價格戰,將率土like單抽價格從20元拉低至6元左右,同時通過降低保底門檻,將橙卡綜合概率提升至8%。《三國:謀定天下》玩家抽一張稀有橙卡成本約數千來元,而其他率土like手遊基本需要上萬。這導致遊戲的基本盤低氪玩家也能更快地靠近滿圖鑑這一目標。
不少《三國:謀定天下》月卡玩家在S1賽季就能湊齊5支全五星卡的隊伍,其中甚至能有一兩支隊伍的配置能達到主流一線隊的配置。而在《率土之濱》首個賽季中,四星武將卡組成的隊伍是戰場主力。這使得《三國:謀定天下》僅在首批服務器S4賽季就需要面臨其他SLG遊戲起碼運營一年纔會出現的驅動玩家消費的難題。
另一方面,賽季更新的“新武將”的強勢,也爲《三國:謀定天下》帶來了另一層“信任危機”。新卡池通常會比老卡池在機制或數值上更具優勢,這是抽卡遊戲的慣例。但《三國:謀定天下》之所以會引發爭議,核心原因還是在於老武將收集速度過快了。佔據玩家庫存大頭的老武將在新賽季難以派上用場,激化這一矛盾。
具體而言,儘管玩家在S3賽季有40~60張五星卡,看似能有較大的組合空間,但主流陣容所需要的武將,幾乎都有S3新卡的參與,甚至是以他們爲核心進行組建,如“司馬體系”、“樂進體系”。而此前在S1賽季的許多主流陣容,則根本無法與有新賽季武將的陣容對抗。
資深配將師指出,新武將的強勢源於其機制改動剝奪了老武將陣容的生存空間,如“司馬懿”、“張遼”等英雄“清醒”機制的加入,打破了S1賽季“銅雀弓”控制的強勢;S3“金城湯池”技能的出現,則淘汰了S1忠義弓等單頻高輸出的隊伍。這種新老武將的強度差距不僅導致老武將卡“價值”下滑,影響賬號保值性,還降低了遊戲體驗。
在《三國:謀定天下》的首個賽季,遊戲通過每週免費次數的武將置換、戰法重置等方式降低了“科研配隊”的試錯成本,加之“金韜略”設計提供了更多元的發展方向,使得遊戲“科研成風”,玩家興趣高漲。然而,到了S3賽季,由於新武將的碾壓優勢,策略性消失,加之遊戲最多隻允許同時存在五支隊伍,不少玩家僅組建3支部隊作戰,進一步削弱了策略性。
面對這些挑戰,如何破局?
在SLG這類強調玩家間對抗的遊戲中,豐富玩家對抗體驗是提升遊戲熱情和消費能力的關鍵。所謂“送出來的市場,打出來的現金”,正是這個道理。《三國:謀定天下》在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從S2賽季的軍略建築服務戰場變化,到S3賽季的職業建築和暗道玩法,再到S4賽季預告中的“地緣博弈”和“多城聯動”,都在不斷增強玩家的對抗樂趣。
然而,該遊戲也面臨着SLG遊戲的通用難題:玩家聯盟在遊戲外的交易行爲可能削弱遊戲的對抗性,導致玩家活躍度下降。這一問題不僅存在於《三國:謀定天下》,也是所有SLG遊戲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因此,《三國:謀定天下》要在良好的開端後實現常態化發展,其創新還有着更多的上升空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