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司基一枚
來源:雪球
這兩天,A股持續走強,作爲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塊來勢兇猛。
收到小夥伴留言,說比較糾結要持有哪些券商股,想買傳統龍頭又不想錯過20cm高彈性,但好像都快到前高了,不知往上還有多少空間?如果長期持有,是買券商ETF好,還是買個股好?趁着行情不錯,今天來聊聊這個話題。
持續放量,這輪行情不簡單
老司基看了一下,9月底以來,A股成交額連續一個多月超1萬億。剛過去的10月份,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爲1.98萬億,同比大增140%,環比大增150%,創下2016年來滬深兩市歷史單月成交額之最。
下圖中,老司基用紅色圓圈標記的位置是近期的市場成交額,基本在1.5萬億-2萬億區間,像10月8日最高達到3.5萬億,是A股歷史上最大的單日成交額。相比之前每天5000億,如今的成交量不可同日而語,每天都是4-5倍放量,這個量能級別甚至達到或超越了2015年牛市巔峯時情形,對券商板塊的刺激實在太大了,也會對後續券商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2024年以來A股全市場成交額變化情況
我們知道,牛市行情,券商是最受益板塊,甚至都沒有之一。這種海量成交額,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也就是股民交易的佣金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帶來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增長,也就是券商自己炒股的收入。2024年第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合計567.2億元,同比大增174.5%。這表明在牛市背景下,券商自營業務收入的彈性顯現,對整體業績有顯著貢獻。
研究機構指出,10月以來市場成交額保持高位,疊加低基數,預計券商四季度業績同比增速明顯強於三季度。從業務彈性來看,權益自營隨着市場上漲率先反應,持續較高的交易量將驅動經紀業務高增,伴隨股市向好,財富管理業務景氣度有望回升,券商ROE或持續回升,基本面向好。
還有多少空間?
在9月24日突然啓動的A股行情中,券商第一波表現可謂一騎絕塵,短短6個交易日,券商指數大幅飆漲52%。成分股中,東方財富大漲127%,國海證券、天風證券等個股漲幅超過70%。
9月底大漲行情券商指數成分股漲幅前十
後來,隨着A股市場衝高回落,券商板塊也跟隨出現調整。不過,本週券商股頻頻異動,大有第二波行情要來之勢。
至於第二波行情,券商板塊還有多少上漲空間,老司基個人認爲,牛市不言頂,這個空間可能大得很,或許會超越絕大多數人的預期。只要市場能持續維持目前的活躍成交,券商板塊行情就不會終止。放眼未來,單日3.5萬億成交額不會是A股天花板,這輪牛市中,5萬億成交或許我們也能見到。
當前市場環境中,券商板塊正逐漸顯露出其潛在的投資價值,簡單梳理下投資邏輯。
從行業層面看,併購重組帶來新契機。近年來,頭部券商的併購整合已拉開序幕,合併後的券商不僅在資源配置上更爲高效,也具備了更強的市場影響力。這種整合對整個板塊的投資吸引力有顯著提升作用。最新案例是,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今年9月的合併重組,拉開了頭部券商整合的大幕。
最近,頭部券商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傳將互換高管,券商合併傳聞再起波瀾。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被視爲頭部券商合併預期中的三大最佳之選。除了這些頭部券商外,今年以來,還有國信證券+萬和證券、浙商證券+國都證券、西部證券+國融證券等併購案例,共同推動券商板塊合併潮不斷升溫。
老司基認爲,如果哪天再來個頭部合併,券商板塊應該會再次起飛。券商行業集中度偏低、政策支持打造航母級券商,受益於本輪市值管理及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利好政策落地,疊加資本市場成交額持續回暖,預計仍有反覆活躍的機會。
從業績層面來看,盈利底部有望確認。市場行情回暖疊加利好政策不斷落地,將推動券商基本面與估值提升,市場普遍估計其盈利底部會在三季度確認,後續業績高彈性將得到迅速展現。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A股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93億元,同比增長約41%,相較於第一、二季度,業績回暖明顯。
從估值水平來看,仍位於歷史底部。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中證證券公司指數的最新市淨率(PB)爲1.56倍,處於歷史估值百分位的34%,低於歷史上66%的時間。
券商指數PB估值中位數爲1.82倍,最高估值爲4.84倍。如果單純按照中期上漲估值修復到平均值、長期上漲達到或超過最高估值測算,目前潛在的估值上漲空間分別爲17%和210%,長期看還有兩倍空間,可以留着慢慢漲,別急着下車。
注意,以上只是單純計算估值修復,如果算上業績的增幅,那是倍乘效應。假設未來業績增幅也達到2倍,2*2那就是4倍空間,妥妥的戴維斯雙擊。
中證證券公司指數歷史市淨率走勢圖
如何上車?
簡單原則是,大跌大買,小跌小買,不跌不買。
老司基覺得,如果你對券商個股有深入研究,還是精選個股比較好,尤其是有合併重組預期的券商龍頭股,容易獲取超額收益;如果你對個股沒啥研究,買個指數基金,既能避免個股踩坑,也能獲得板塊的平均收益,也是不錯的。
目前跟蹤中證證券公司指數的基金有43只(A/C份額單獨計算),總規模高達980億元。有人說,A股這輪行情將創歷史新高,不要浪費我們有生以來的最大牛市。
看來,以後每一個不賺錢的日子,都是我們對這一輪牛市的辜負。
責任編輯:王若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