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a Labs有着“小英偉達”之稱。在人工智能熱潮之下,公司發佈了一個強勁的財報。然而,有外國分析師認爲,公司已經被完美定價了。
作者:Jonathan Weber
文章論點
Astera Labs在週一公佈了強勁的收益結果,導致股價飆升超過30%。儘管業務增長引人注目,但以今天的價格來看,股票似乎太貴。
發生了什麼?
Astera Labs在週一宣佈了其最新的季度財報,即其第三財季的數據。以下截圖可以看到主要數字:
Astera Labs的收入超出預期超過15%,這自然是一個非常強勁的結果。與此同時,每股收益比預期高出30%以上。在之前的兩個季度中,Astera Labs也實現了雙重超越。因此,公司繼續保持着超越預期的強勁記錄。或者,也可以說,華爾街分析師繼續低估了公司的業務增長率。市場的反應非常積極,在週二創下了歷史新高。讓我們來看一下公司在這個季度的表現如何。
不錯的業務增長,但這是否足夠?
一年前,該公司還沒有公開交易,但我們仍然知道它當時的財務業績,因此可以進行比較。與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長了206%,這無疑是一個非凡的相對增長率。也就是說,Astera Labs只增加了大約7600萬美元,這並不是一筆很大的錢。有人可能會說,Astera Labs能夠以相當高的相對速度增長,因爲收入的絕對值並不是很高——像蘋果這樣的公司需要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才能實現這樣的相對增長率。在某種程度上,報告強勁的相對增長率是可能的,因爲“仍然很小”,而Astera Labs的相對增長率將隨着公司規模的增長而逐年下降——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永遠保持如此高的增長率。
該公司解釋說,其業務增長是由新產品的增加推動的,比如Scorpio Fabric Switches,管理層表示,這些新產品將“開啓多年的增長軌跡”。未來幾年的增長很可能是令人信服的,但增長率將會下降。從一個季度不到4000萬美元的收入翻三倍要比從一個季度超過1億美元的收入再翻三倍容易得多。毫不奇怪,微軟、谷歌和亞馬遜等超大規模企業在最近一個季度仍然是Astera Labs的主要客戶。據摩根士丹利預期,到2025年,這些超大規模企業的支出將高達3,000億美元,這意味着未來幾個季度Astera Labs(以及英偉達和許多其他公司)將有誘人的業務增長機會。
看看Astera Labs的利潤率表現,我們可以看到,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毛利率接近78%,這是根據GAAP結果計算的,未經調整的數字。從長遠來看,Astera Labs的高毛利率是非常積極的,因爲它應該會在未來幾年帶來可觀的營業利潤增長:高毛利率意味着每增加一美元的收入,就會產生大量的額外毛利潤,再加上對公司有利的經營槓桿,就能實現超常的營業利潤增長。然而,Astera Labs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因爲它在最近一個季度仍然記錄了運營虧損,儘管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其虧損從2400萬美元縮小到900萬美元。如果收入繼續以一個不錯的速度增長,這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是可能的,那麼Astera Labs應該能夠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實現盈利,因爲前面提到的運營槓桿的影響,加上Astera Labs的高毛利率,使收入增長高度增加。
在年初的IPO之後,Astera Labs的資產負債表上有相當多的現金頭寸,這降低了風險,爲公司的投資提供了財力,但這也意味着利息收入爲正,每季度約爲1000萬美元。這極大地影響了公司的利潤數字——儘管運營虧損900萬美元,但Astera實驗室產生了少量的稅前利潤(200萬美元)。
對於許多尚未盈利或勉強盈利的年輕公司來說,向管理層和員工發行股票很重要。這將人才與公司捆綁在一起,使管理層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保持一致,並有助於降低現金成本。當然,這樣做的缺點是稀釋,因爲股票數量的增加意味着每個投資者在公司的份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少。在上個季度,即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Astera Labs的股票數量增長了1%多一點,這意味着其年化稀釋率略高於4%。當然,未來幾個季度股權稀釋的速度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股票授予的時間等。如果稀釋速度保持在目前個位數的中間水平,那就不會太劇烈了。當然,沒有稀釋是最理想的,但該公司的業務增長率遠高於稀釋的速度,因此目前這不是一個主要的擔憂。然而,如果股票數量增長速度加快,那就更有理由擔心了。
Astera Labs是一個好的投資嗎?
對於那些在夏季和初秋低點購買Astera Labs的人來說,Astera Labs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儘管Astera Labs第三季度的業務增長率非常吸引人,但投資者不應忽視其估值。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目前正在增長,這種增長將持續到2025年甚至更久,但從公司的價格與銷售比率來看,Astera Labs目前的定價似乎是完美的:
如果Astera Labs的市盈率在40倍左右,也不會特別低,但有人可能會說,強勁的業務增長率證明這是合理的。然而,超過40倍的並不是Astera Labs的盈利倍數,而是Astera Labs的銷售倍數。與英偉達的市銷比相比,這一溢價超過了50%,這似乎並不合理。英偉達的護城河要寬得多,財務狀況要好得多(從資本回報率到營業利潤率),而且增長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英偉達在這兩家公司中更重要、護城河更寬、利潤率更高的話,那麼Astera Labs的股價不應該比英偉達有很大的溢價。這並不一定意味着Astera Labs的股票會下跌,但在這裏買進似乎有風險。即使業務繼續以強勁的速度增長,股價也可能表現不佳,因爲目前的股價已經反映了巨大的增長。思科在互聯網泡沫時期的表現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如果初始估值過高,單靠業務增長並不能保證令人信服的回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