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輝常觀察
縱然是停更了三年之久,當李子柒再度歸來,依然保持着她離去之時的熱度。
無論是從李子柒所發佈的視頻的播放量上來看,還是從外界的反應來看,說李子柒是現在網紅博主裏的頂流之中的頂流絲毫一點都不爲過。
雖然李子柒在停更的三年之間,依然還是會在相關公益活動當中露面,但是,對於喜歡她的視頻的粉絲們來講,對於她的新作品更加多了幾分期待。
三年之前,李子柒之所以會停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圍繞着她的一系列的非議的出現。雖然這些事情最後都得到了妥善地解決,但是,李子柒還是選擇了停更。
對於李子柒來講,她離開的這三年,其實是直播和短視頻行業發生深刻改變的三年。
在這三年的時間裏,我們看到了直播、短視頻行業洗牌的加速,我們看到了新的流量博主的誕生。
儘管如此,整個市場和行業對於優質短視頻的需求,依然是沒有減少的。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直播短視頻行業早已告別了以往野蠻生長,開始進入到規範和理性的發展階段。
如果對於李子柒的迴歸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李子柒“複製”李子柒,無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當李子柒強勢迴歸,特別是當她迴歸開始引發一系列的反響,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這樣一個事件背後爲我們傳遞出來的訊息,我們需要找到整個直播短視頻行業正在發生着的深刻變化。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明白李子柒緣何會在停更三年之後依然保持如此高的熱度,我們才能真正知道現在的直播短視頻行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內容。
李子柒“複製”李子柒的背後是對優質內容的呼喚
歸來之後的李子柒依然延續了以往的風格,以中國風、農村田園爲其作品的主要背景,整個視頻將非遺技藝囊括其中。
如果對於李子柒迴歸之後的作品進行一個總結和定義的話,她更像是一箇中國非遺技藝的傳播者。
對於被滿屏急功急利的內容所充斥着的短視頻直播平臺來講,李子柒的歸來,可謂是一股清流。
站在這樣一個角度,如果我們對於李子柒的迴歸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李子柒通過向短視頻直播平臺輸送“非主流”的內容,詮釋了整個市場真正稀缺的內容,甚至可以說短視頻直播內容真正可以持久的新方向。
無論是對於網紅博主們來講,還是對於短視頻直播平臺而言,只有不斷地輸出有情懷、有風格的高品質內容,才能在這個洗牌日漸深入的行業立足。
這不得不讓我們聯想到現在的直播和短視頻行業風靡的炫富風、低智風,這不得不讓我們聯想到現在的直播和短視頻行業爲了流量而不擇手段的操作。
說到底,只有真正輸出優質的內容,只有真正堅守一個網紅的底線,才能在這樣一個業已進入到新洗牌期的行業裏立足。
李子柒的迴歸,更像是一種優質內容的迴歸,而她迴歸之後所受到的追捧,更多地讓我們看到的是,整個市場對於優質內容的追求和呼喚。
對於身處直播和短視頻行業的人們來講,只有不斷地推出優質的內容,只有拋開濃重的商業化,真正讓自身的作品有靈魂,纔是在這樣一個全新的行業背景下立足的關鍵。
李子柒還是那個李子柒,互聯網早已不是那個互聯網
縱然是在停更了三年之後,李子柒依然還保持着以往的風格,用李子柒依然還是那個李子柒來形容一點都不爲過。
然而,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李子柒還是那個李子柒,而互聯網早已不再是那個互聯網。
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互聯網本身正在發生着的深刻洗牌,特別是在流量見頂的大背景下,互聯網行業本身開始發生着的深刻轉型和升級,纔是當下的主流。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今年雙十一當中,以阿里、京東爲代表的電商玩家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品質和體驗上看出一絲端倪。
對於阿里、京東來講,它們之所以會在今年雙十一繼續保持着發生的後勁,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們把握了互聯網行業正在從低質向高質量發展的主流和方向,它們看到了互聯網行業正在告別傳統意義上的以增量爲驅動力的發展模式,轉而去尋找存量時代的打法。
說到底,阿里、京東之所以會在今年這樣一個雙十一繼續保持領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們滿足了用戶對於高品質商品和體驗的需求。
無論是從商品的源頭進行把關,還是通過電商相配套的環節來優化用戶的體驗,我們都可以看出,它們適應了互聯網行業的深刻變化。
反觀拼多多,它還是存活在傳統互聯網時代的迷夢之中,它依然還在延續着以資本和流量爲主導的做法,卻並未真正從平臺治理上來根治假貨橫行的現象的發生。
正是因爲如此,當阿里、京東在高質量的雙十一來臨之際,取得新的成績的時候,我們卻看到了拼多多開始深陷假貨的泥潭之中,難以自拔。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子柒開始那個高品質的李子柒,而互聯網早已不再是那個低質的互聯網。
對於不能適應這樣一種變化的拼多多來講,雖然可以獲得燒錢補貼的方式來繼續延續增長,但是,從長遠來看,等到用戶的品牌心智開始成熟,特別是等到用戶對於拼多多的服務難以容忍的時候,那麼,他們必然會選擇用腳投票。這個時候,拼多多被淘汰出局將會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拼多多尚且如此,對於以抖音爲代表的直播帶貨平臺來講,同樣如此。
前段時間以來,可以說,相對於拼多多,抖音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說到底,抖音僅僅只是一個流量的中轉站,缺少電商相配套的一系列的基礎設施。
如果抖音僅僅只是像拼多多一樣看成是一個流量的平臺,卻沒有真正建立一套圍繞着電商的體系,那麼,它勢必和拼多多一樣走入到發展的死衚衕裏。
李子柒迴歸的背後是行業本質的迴歸
無論是直播也好,還是短視頻也罷,它的最爲本質的一點,還是在於內容本身,而非僅僅只是將直播和短視頻看成是帶貨的工具,更不能看成是一種收割流量的手段。
然而,在李子柒停更的這三年的時間裏,我們看到了短視頻和直播平臺開始缺少越來越多優質的內容,有的僅僅只是將直播和短視頻看成是一種獲取和收割流量的短視做法。
當李子柒在停更了三年之後再度歸來,我們看到的是,整個市場對於優質內容的呼喚。
對於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來講,真正需要的是優質的內容,而非僅僅只是靠噱頭和吸引眼球來獲取流量,進而對這些流量進行收割。
當李子柒“複製”李子柒,我們更多地需要看到的是,行業本質的迴歸,我們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真正的本質是什麼。
拿抖音來講,雖然我們看到現在的抖音平臺一片火熱,但是,在這樣一片火熱的背後,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一系列的優質內容的缺失。
說到底,抖音僅僅只是一個流量的中轉站,開始一點一點地失去它作爲一個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本質。
透過李子柒的迴歸,我們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市場對於短視頻直播平臺上的優質內容的呼喚,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作爲短視頻直播平臺,以抖音爲代表的玩家們開始一點一點地失去自我。
同樣地,我們在電商領域裏也看到了同樣的場景正在上演。
我們說,今年雙十一阿里、京東爲什麼表現搶眼,拼多多非但籍籍無名,反倒是開始翻車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電商行業同樣開始迴歸行業的本質。
對於阿里、京東來講,它們真正是按照電商的標準來打造自身的產業鏈、供應鏈的,但是,拼多多僅僅只是將自身看成是一個流量的平臺,卻沒有真正將自身平臺的發展迴歸到電商的本質之上。
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纔看到了拼多多的幾乎所有的打法基本上都是圍繞着流量來運作,卻並未真正圍繞着電商來運作。
無論是百億補貼也好,還是農地雲拼的模式也罷,乃至是它的砍一刀的營銷手段來講,無一不是在將流量看成是核心,全然忽略了自身作爲一家電商平臺的本質。
當李子柒在停更了三年之後,歸來依然是頂流,我們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一場行業本質的迴歸。
對於短視頻直播平臺來講,還是要回歸到內容本身,對於電商平臺來講,還是要回歸到產業鏈和供應鏈本身。
只有這樣,它們才能真正跳出流量的裹挾,真正找到一條更加長久,更加富有長期主義的發展模式。
結語
縱然是在停更了三年之後,李子柒迴歸之後,依然是行業的頂流。
如果對於李子柒的迴歸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用李子柒“複製”李子柒,無疑是再合適不過了。
透過李子柒的迴歸,我們除了看到她的成功之外,還需要看到的是,整個市場對於優質內容的呼喚,以及互聯網行業正在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週期的現實,還需要看到整個市場正在開啓的這樣一場迴歸行業本質的大趨勢。
因此,李子柒並不僅僅只是李子柒,而是一個市場的晴雨表,一個行業的試金石,一面平臺的照妖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