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得勢,會不會一刀砍掉NASA的SLS火箭?

觀察者網
2024-11-13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已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由於他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啓動了美國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他的重要盟友、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所有者,外界普遍預計,新一屆美國政府將出臺更多太空政策。

“特朗普第二任期對NASA意味着什麼?”美國太空新聞網站“space.com”11月12日發文稱,美國政府正試圖與中國展開“登月競賽”,爲避免美國在航天領域落後於中國,特朗普政府可能對美國登月計劃作出一系列調整,以加快美國載人登月任務的進度。

然而,在特朗普計劃削減政府開支和馬斯克影響力增強的背景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擁有的唯一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或將面臨嚴格審查。路透社稱,這意味着美國太空政策可能發生轉變,使得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美國航天領域發揮更多作用。

當地時間10月5日,馬斯克參加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集會 視覺中國

“space.com”援引美國太空政策專家的話稱,特朗普入主白宮將讓馬斯克獲得很大的好處,馬斯克的公司可能享受到更加友好的監管環境,他也有可能直接參與美國政府對SpaceX新一代運載火箭“星艦”的監管工作,從而爲SpaceX火箭的研製和發射提供便利。

馬斯克已多次表示對美國監管部門的不滿。今年9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曾推遲向“星艦”第五次試射發放許可,理由是環境和安全審查尚未通過。這引發了SpaceX的不滿和抗議,馬斯克威脅要對FAA提起訴訟。直至當地時間10月12日,FAA才發放了許可。

此前,《紐約時報》還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馬斯克已向特朗普推薦了兩名SpaceX僱員,希望讓他們在美國國防部任職。

美國行星學會的太空政策專家凱西·德雷爾(Casey Dreier)表示:“關於提供資金或放寬監管措施以促進‘星艦’發展的猜測並非不合理。監管的放寬程度,以及美國太空政策的方向,最終可能取決於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內的影響力如何。”

當地時間10月13日,SpaceX新一代運載火箭“星艦”進行第五次試射 視覺中國

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啓動了美國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這在拜登政府任內得到了延續。但由於計劃進展不順,美國載人登月時間表已推遲到2026年。有消息人士8日告訴路透社,特朗普的太空顧問現在打算改革登月計劃,他們認爲計劃已經陷入停滯。

這可能給NASA目前擁有的唯一火箭SLS帶來麻煩。SLS是“阿耳忒彌斯”計劃的核心,於2022年首次發射,執行了“阿耳忒彌斯1號”無人繞月飛行測試任務。

但“space.com”指出,SLS不可重複使用,且每次發射成本高達41億美元,是最初計劃的4倍,這使得美國的“阿耳忒彌斯”計劃面臨嚴重的成本壓力。不僅如此,該計劃的“獵戶座”飛船的隔熱罩也被發現存在缺陷,可能威脅乘組安全。

由於SpaceX正尋求將“星艦”發射成本壓低到1000萬美元以下,特朗普也宣佈將組建“政府效率部”來削減開支,分析人士猜測,SLS可能在特朗普上臺後遭到嚴格審查。

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 視覺中國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領導下的NASA有意讓商業航天公司承擔更多發射任務,並縮減使“阿耳忒彌斯”計劃陷入預算緊張的超預算項目。

不過,棄用SLS絕非易事,因爲該火箭的研發得到了美國多家企業的資金,還在美國全國範圍內提供了上萬個工作崗位。如果馬斯克想取消SLS的研發,他可能面臨亞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和得克薩斯州共和黨議員的反對,SLS大部分部件都是在亞拉巴馬州研發的。

特朗普上臺可能帶來的另一個變化是,馬斯克的“登陸火星”計劃有望獲得更高的優先級。今年9月,特朗普曾向美媒表示,月球是火星這一最終目標的“發射臺”。10月,馬斯克還身穿“佔領火星”T恤參加了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的競選集會。

曾在特朗普政府擔任過航天官員的道格·洛夫羅(Doug Loverro)表示:“至少,我們會得到一個更加現實的火星計劃,你會看到火星被設定爲目標。”

馬斯克和特朗普團隊暫未對外界猜測作出回應,NASA一名發言人則表示:“猜測新政府會帶來什麼變化是不合適的。”

NASA已經歷多次美國政府更迭和優先事項變化,但隨着美國兩黨政治矛盾激化,NASA也已被美國國內“意識形態衝突”的陰霾所籠罩。

德雷爾對“space.com”表示,馬斯克現在是特朗普的重要盟友,他對美國政府的影響力日漸擴大,這可能導致“登陸火星”的想法在美國被視爲“保守派或右翼價值觀”,“雖然沒有任何理由促使它被這樣看待,但對立的政黨會下意識地表示反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