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間,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HK;上交所代碼:688235.SH)發佈2024年第三季度美股業績報告及A股主要財務數據公告。1-9月,百濟神州實現營業收入191.36億元,同比增長48.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87億元,虧損同比縮窄4.9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8.41億元。
單季度來看,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1.39億元,同比增長26.9%,實現歸母淨利潤-8.09億元,同比減少160.4%。
百濟神州表示,三季度營業收入的增加主要系產品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所致,歸母淨利潤的減少則主要繫上年同期收到百時美施貴寶(BMS)仲裁和解產生的普通股確認的相關非現金收益所致。
據悉,百濟神州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已經商業化的兩個產品,PD-1腫瘤藥替雷利珠單抗(百澤安)和BTK抑制劑澤布替尼(百悅澤),澤布替尼依然是對其營收貢獻最大的單品。
百濟神州一直被業內認爲是創新藥出海的代表。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澤布替尼全年收入首次突破十億美元大關。2024年,澤布替尼收入還在持續增長,前三個季度的銷售額超過18億美元,第三季度,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49.14億元,同比增長91.1%。
按地區來看,第三季度,澤布替尼在美國的銷售額爲35.84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超過60%的季度環比需求增長來自於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適應症中使用的擴大,同時該產品在CLL新增患者的市場份額繼續提升。歐洲銷售額總計6.93億元,同比增長212.7%。在中國的銷售額達4.85億元,同比增長41.1%。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雷強(John V. Oyler)表示:“在美國,百悅澤作爲適應症最廣泛的BTK抑制劑,目前已成爲一線和復發/難治性CLL,以及所有其他已獲批的B細胞惡性腫瘤新增患者治療領域的領導者。作爲公司血液學管線的基石,百悅澤展示出巨大的臨牀治療潛力,無論是作爲單一療法或與後期管線BCL2抑制劑sonrotoclax和BTK降解劑BGB-16673聯用作爲同類最佳組合療法。”
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方面,2024年第三季度,替雷利珠單抗銷售額達11.69億元,同比增長11.7%。
百濟神州方面表示,替雷利珠單抗銷售額的提升,主要得益於新適應症納入醫保所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以及藥品進院數量的增加。目前,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獲批14項適應症,其中符合納入條件的11項適應症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正式商業化上市,並開出首張處方,用於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成人患者的二線治療。在歐盟,替雷利珠單抗也已在部分歐洲國家商業化上市,用於ESCC患者的二線治療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和二線治療。
不過,財報顯示,百濟神州前三季度整體銷售、管理、研發費用,“三費”同比均有所增加,銷售費用63.48億元,去年同期爲51.66億元,同比增長約22%;管理費用31.53億元,去年同期爲26.63億元,同比增長約18%;研發費用爲101.65億元,全年同期爲91.77億元,同比增長約10.7%。
研發方面,百濟神州方面表示,在實體瘤治療領域,在擴大百澤安的全球可及性之外,百濟神州正在推進一系列差異化的產品管線,藥物形態從小分子、單抗、雙抗/多抗、ADC、CDAC等多元變化。本季度,百濟神州推動4個新分子實體進入臨牀開發階段,今年迄今共有8個,全年有望實現超過10個新分子實體進入臨牀的目標。
據悉,目前,百濟神州內部臨牀運營團隊擁有3600人,在五大洲開展試驗,並通過與超過45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和研究人員合作,確保數據質量符合嚴格的標準。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