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悍然挑起對華貿易戰,無理對每年價值數千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嚴重破壞中美雙邊關係和全球貿易環境,其惡劣影響至今未消。爲維護國家利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部分自美進口商品採取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時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WTO於2020年裁定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非法,中方對有關裁決表示讚賞。
而在明年1月捲土重來之際,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便持續不斷的關稅威脅,以及他爲新內閣挑選出的一系列對華鷹派人選,種種跡象都表明他會在第二任期繼續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據港媒《南華早報》14日報道,在週四一場關於特朗普迴歸對中美關係影響的線上研討會上,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達巍表示,他認爲中國在應對華盛頓的對華關稅政策時需小心謹慎,切莫掉入特朗普設下的 “陷阱”,不要採取針鋒相對的關稅舉措,以免再次陷入多輪互徵關稅的惡性循環。
“避免這個陷阱很難,但我認爲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別無選擇”,達巍聲稱。
當地時間11月6日,特朗普宣佈贏得美國大選。視覺中國
報道稱,在這場題爲“特朗普的迴歸:2024年美國大選後的美國、中國和世界”的研討會上,達巍說,特朗普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將會 “非常不同”。
他表示,儘管特朗普被稱爲 “交易型總統”,但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希望與中國達成任何協議。
在達巍看來,特朗普陣營中有一種“強烈的報復意識”,因爲他似乎“真的認爲自己在上一次(2020年)競選(總統)失利是因爲中國”。
他認爲,對華強硬態度體現在特朗普“2.0版白宮人員”的構成上。連日來,特朗普接連提名前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擔任中情局局長,提名福克斯新聞主持人皮特·赫格塞斯擔任國防部長,提名佛羅里達州衆議員邁克·沃爾茨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等。
這些人都是衆所周知的對華鷹派人物,時常炒作、炮製各類反華議題。尤其是被提名爲國務卿的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反華急先鋒”盧比奧,在2020年曾因在涉港、涉疆問題上表現惡劣,兩次被中國列入制裁名單。
“這些(提名)將給我們在未來至少兩年內將面臨的困難火上澆油,”達巍補充說,由於迫在眉睫的不確定性,他對近期的中美關係發展“相當悲觀”。
馬可·盧比奧 視覺中國
據《南華早報》報道,在同一場研討會上,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的研究員托馬斯(Neil Thomas)還表示,在特朗普尋求“大交易”之際,大幅提高關稅很可能是他在第二個任期內“最具確定性”的政策。
他說,關稅和對中國的關注是“美國更大戰略的一部分”,也是“特朗普心裏正在(預演)的交易過程的一部分”。
托馬斯補充道,關稅的存在是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選擇,“它們會被用來推進美國優先的議程,或是被視爲針對中國的籌碼,以達成某種更廣泛的,無論是經濟還是戰略上的大交易。”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原院長賈慶國也表示,中美關係勢必將進入另一個“動盪期”,但他認爲,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將有助於抵禦最糟糕的情況,因爲這些可能受到潛在關稅或貿易戰影響的公司“不會允許任何人奪走他們的中國市場”。
《南華早報》早前曾報道稱,特朗普再度當選引發了業界對華盛頓徵收高額關稅的預期,美國進口商預計將在明年1月特朗普就職典禮前搶先從中國進口商品,以規避潛在的成本上升。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1日稱,這至少將在短期內有利於中國出口增長。
特朗普在競選中威脅稱,將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統一60%的關稅,而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則徵收10%-20%的關稅。《商業內幕》網站稱,經濟學家認爲,在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臺之前,全球工廠可能會加班加點,在任何潛在關稅生效之前儘可能多地發貨。
據報道,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鍾正生表示,可以肯定的是,下一季度中國外貿將出現出口高峯。他補充,這種趨勢已經反映在運價上,“11月初,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企穩回升,美國西海岸和美國東海岸航線運價指數錄得反彈”。
《商業內幕》網站則指出,部分“前置準備”可能已經開始。海關總署7日公佈數據顯示,10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2.7%,創兩年來最快增速,遠高於9月2.4%的增幅。
美國進口商因對關稅的擔憂提前加大采購力度,但凱投宏觀預計,中國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感受到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凱投宏觀的計算,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不到3%。《南華早報》援引分析人士稱,從長遠來看,任何潛在的關稅上調對中國經濟造成的直接損害都不會太大。
凱投宏觀還認爲,美國轉向關稅和孤立主義也可能導致華盛頓與傳統盟友對立,這或爲中國突破西方技術封鎖提供機會。
對於美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指出,美方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進一步增加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只會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的損失,令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大的代價。中國敦促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