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障礙重重,全球海上風電產業有望錯失重大目標

Reuters
2024-11-18
GE Vernova Inc.0.00%盤後

((自動化翻譯由路透提供,請見免責聲明 ))

*

成本飆升、項目延誤和投資有限使目標遙不可及

*

海上風電被視爲電力行業去碳化的關鍵

*

行業敦促政府提供更多支持

Nichola Groom/Nina Chestney

路透11月18日 - 經過一年的項目取消、渦輪機損壞和租賃銷售放棄之後,全球海上風電行業已不再有多少機會實現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政府設定的崇高目標,這標誌着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遭遇挫折。

這項技術是政府推進可再生能源和全球電力行業去碳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它可以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附近產生大量電力。大幅落後於目標將留下難以填補的缺口。

路透採訪了 12 家海上風電公司、行業研究人員、行業協會和六個國家的政府官員,以瞭解全球該行業的現狀和前景,發現成本飆升、項目延誤和供應鏈投資有限阻礙了安裝工作。

"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海上風電研究負責人索倫-拉森(Soren Lassen)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離這些目標還很遠。他說,目前海上風電場的全球平均成本爲每兆瓦時 230 美元(MWh) --在過去兩年中上漲了 30% 至 40%,是陸上設施平均成本(75 美元/兆瓦時)的三倍多。

這使得企業紛紛撤退。英國石油公司(BP)上個月表示,正在考慮出售其海上風電業務 (link) 的股份,Equinor 公司今年早些時候放棄了在越南 (link)、西班牙 和葡萄牙 (link) 的 投資。與此同時,該行業頂級渦輪機供應商之一通用電氣弗諾瓦公司(GE Vernova )也沒有接受新訂單。 ) "通用電氣Vernova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斯特拉茲克(Scott Strazik)在最近的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說:"我們預計,如果行業經濟狀況與我們目前看到的市場狀況沒有本質區別,(。

世界各國政府去年制定了到 2030 年將可再生能源使用總量增加兩倍的全球目標,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 表示,到本十年末,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將需要從目前的 73 千兆瓦激增至 494 千兆瓦。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幹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告訴路透,目前預計海上風能將比目標少三分之一。據另外三家著名研究公司估計,全球海上風電裝機量要到 2035 年之後才能達到 500 千兆瓦。

特朗普效應

歐洲、美洲和亞洲各國政府都試圖通過國家目標來支持該行業的發展,目的是吸引資金雄厚的開發商,包括全球大型能源公司 Equinor 、Orsted 、RWE 和 Iberdrola 。

例如,美國在2021年制定了到本十年末海上風力發電量達到30吉瓦的目標,但根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運行的海上風力發電量還不到200兆瓦。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政府爲 15 千兆瓦的項目頒發了許可證,在多個海岸舉行了六次租賃銷售,併爲該行業提供了稅收減免。

但自去年以來,美國的海上風電項目和合同被取消,政府拍賣暫停,美國首個大型商業項目 (link) 也發生了備受矚目的施工事故,這一切都使美國的海上風電行業陷入困境。

該行業現在擔心 (link),拜登的繼任者、當選總統特朗普將兌現競選承諾,破壞該行業的進步,可能會暫停租賃拍賣。

"德國海上項目開發商 RWE 的財務總監邁克爾-穆勒(Michael Mueller)在本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對記者說:"鑑於美國大選的結果,我們認爲在美國及時實施海上風電項目的風險比以前更高。

能源研究公司 Rystad 表示,預計美國 2030 年的目標將實現不到一半。

拜登政府和特朗普過渡團隊的代表沒有就此事發表評論。

McDermott Will & Emery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卡爾-弗萊明(Carl Fleming)曾就可再生能源政策向白宮提供諮詢,他告訴路透,鑑於市場條件,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都很難實現其目標。

歐洲也未能實現目標

在歐洲,Rystad 離岸風能分析師 Petra Manuel 預計,離岸風能目標最高的國家--英國、德國和荷蘭--將實現其目標的 60% 至 70%。他說,目標不太遠大的國家,包括比利時、丹麥和愛爾蘭,預計也將達不到目標。

與此同時,行業貿易組織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表示,預計到 2030 年,歐盟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將達到 54 千兆瓦,約爲北海國家承諾的 120 千兆瓦的一半 (link)。

歐盟能源專員卡德里-西姆森(Kadri Simson)告訴路透記者,不排除實現目標出現延誤的可能性,但成員國尚未正式提出任何延誤。

英國海上風電開發商 EnBW Generation UK 的總經理 Damien Zachlod 說,英國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海上風電市場,但也將無法實現到 2030 年達到 60 千兆瓦的目標。

英國在 9 月份舉行了迄今爲止資金最充裕的拍賣會,新增了 4.9 千兆瓦的協議。但他表示,未來的拍賣需要更大的規模,才能按時達到 60 千兆瓦。

"他說:"這將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無法在 2030 年之前實現目標。

英國政府發言人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中國逆勢而上

中國在 2022 年成爲全球海上風電的領導者,正在逆全球潮流而動。

中國政府通過補貼和低融資成本爲該行業注入了活力。該行業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國有企業,可以使用本地製造的海上風電組件。

在 2023 年的海上風電裝機量中,中國佔了一半以上,達到 6.3 千兆瓦,據全球風能理事會貿易集團估計,在未來兩三年內,中國每年的裝機量將達到 11 至 16 千兆瓦。

從中國採購廉價設備有助於降低歐洲、日本和美國開發商的成本,但這些國家的政府一直在努力鼓勵本地生產,以減少對中國政府的依賴。

在亞洲其他地方,包括越南、日本、韓國和臺灣在內的國家都在努力擴大海上風電,但也面臨着成本飆升和監管不確定性帶來的困難。

例如,日本已經制定了到 2040 年將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從目前的不到 1 千兆瓦提高到 45 千兆瓦的宏偉目標。但迄今爲止,該國的拍賣規模一直很小,而且該行業受到法律的限制,非日本船隻不得在海上風電區域作業。

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貿易集團副首席執行官麗貝卡-威廉姆斯(Rebecca Williams)承認,該行業有可能無法實現目標,但她表示,只要政策得當,實現目標仍然是有可能的。

"當然,只要有目標,就有可能無法實現,"威廉姆斯在巴庫舉行的 COP29 會議間隙說。

"但目標並不是讓渦輪機下水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no data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