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捲土重來,中國能否引領未來全球氣候合作?

FTChinese
2024-11-20
尊敬的用戶您好,這是來自FT中文網的溫馨提示:如您對更多FT中文網的內容感興趣,請在蘋果應用商店或谷歌應用市場搜索“FT中文網”,下載FT中文網的官方應用。

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辦的第 29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9)已經迎來第二週,但目前就氣候融資等問題仍缺乏重大進展。

在 COP 29 召開前,就有許多圍繞美國大選結果的猜測,如果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贏得大選,大會將在怎樣的氛圍下進行?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預言實現了。美國總統氣候特使 John Podesta 在 COP 29 開幕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稱,對於致力於氣候行動的人來說,美國大選的結果顯然令人失望,但遏制氣候變化的工作將繼續進行,並且充滿“承諾、激情和信念”。

但即使如此,特朗普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的可能性仍讓很多人對美國未來四年承擔的氣候行動充滿懷疑。“你看到美國的展臺了嗎,它有些安靜。”一位 COP 會場的參會者這樣對我說。

人們把目光轉向了中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祕書 Simon Stiell 在COP 29 第一週的公開發言中表示:“我們需要中國繼續發揮領導作用。”

氣候資金難題:誰要出錢?

本屆氣候大會的談判核心是新集體量化目標(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簡稱NCQG),它旨在爲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以應對氣候變化,並將包含新的量化標準。

七國集團(G7)要求富裕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和沙特阿拉伯等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支持,而中國則表示應當由發達國家先履行出資義務。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同樣需要援助,發達國家要求中國提供資金援助是不合理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對FT中文網表示。

劉振民表示,中國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通過南南合作渠道提供一些幫助,“但這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資金性質是不同的,他們是法律義務,而我們是一種友好的、朋友之間的幫助。”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了此次氣候大會。他在第一週的公開發言中提到,2016年以來,中國提供並動員項目資金超過1770億元人民幣,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這是中國第一次公開表示自己提供的資金數量,之前雖然有不同的機構評測過,但中國官方首次公開該數據具有完全不一樣的政治意義。”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中國氣候中心負責人李碩告訴FT中文網。

李碩表示,想要一個並不具備出資義務的國家進行出資分兩步走:第一步,該國家願意公開表示自己的出資數量;第二步,該國家表示未來願意承擔多少,“中國此次提供該數據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有助於恢復國際信任,但同時也要面對一個現實,就是中國在現階段並沒有做好邁向第二步的準備。”

11月16日NCQG出具的一份初步文本已經形成,但關於誰出錢、出多少錢仍有很多分歧。

此次 COP29 由烏干達代表的G77國家和中國集團十分團結,“發展中國家內部團結是他們爭取拿到最多錢的最好策略。因爲目前來看,發達國家避免出資義務的意願是強於中國避免出資義務的意願。”李碩告訴FT中文網。

巴基斯坦政府氣候變化與環境協調部輔祕 Aisha Moriani 也在採訪中告訴FT中文網:“我認爲要求中國強制出資是不公平的,因爲中國的排放量在近年來纔有所增加,但我們目前爲氣候變化付出的代價卻是幾百年前發生的,中國正在尋求自我轉型,即使是發達國家也無法爲氣候行動作出這種貢獻。”

特朗普上臺後對美國國際氣候出資的影響還不能確定。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國際氣候融資高級律師 Joe Thwaites 告訴FT中文網,在特朗普的上一任任期中,特朗普每年都會試圖削減國際氣候資金,但每年都會被國會拒絕,“即使下屆國會由共和黨控制,但也不能肯定說他們就會削減一切資金,很多共和黨人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了國際局勢和其中的利害關係。”

特朗普會殺死新能源嗎?

“鑽井,寶貝,鑽井!”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以表示他對傳統能源的支持。在剛過去的週末,特朗普宣佈將提名油氣行業高管 Chris Wright 擔任能源部長。

特朗普的當選會對全球氣候行動和能源轉型產生多大程度的負面影響仍有待觀察。拜登簽署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和《兩黨基礎設施法案》(BIL)推動了美國國內大量的清潔能源投資,並且大量的投資流入了共和黨選區,爲當地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

美國白宮氣候顧問 Ali Zaidi 告訴FT中文網,他在和一些共和黨州長的交談過程中發現,他們實際上也在清潔能源經濟中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比如俄克拉荷馬州和南卡羅來納州。

“拜登政府通過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所帶來的氣候行動就像一枚帶有助推器的火箭,聯邦政府的政策是助推器,火箭是私營部門,明年我們就會知道火箭是否達到了逃逸速度,擺脫政策依賴。”Ali Zaidi 表示。

從全球範圍來看,清潔能源競賽正在發生,而美國需要決定自己想不想成爲其中的一部分。

Joe Thwaites 告訴FT中文網,美國擔心自己在這方面落後,“但這並不是任何人的過錯,而是他們之前的政策造成的,直到最近他們纔在清潔技術領域投入足夠的資金。”Joe Thwaites 提到,美國政策制定者對於該問題的部分回應是提高關稅,“但這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就是世界其他地方都在進口中國技術,我認爲這是美國需要考慮的事情,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可以加倍使用化石燃料,但世界其他地方正在轉向電動車。”

能源智庫Ember亞洲電力政策高級分析師楊木易告訴FT中文網,即使美國繼續推動轉型和綠色產業發展,對華相關貿易壁壘也可能繼續升高加寬。

從行業角度來看,來自某國際諮詢機構的一位不願具名的能源專家對FT中文網表示,特朗普的當選對中國風電影響不大,因爲中國風電整機廠不去美國,反而有可能加速中國風電整機出海到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度

該專家表示,中國光伏和儲能受損可能會比較嚴重,“就光伏而言,中資企業目前海外業務中北美市場佔大約15%,影響相對可控;而中國儲能目前正處於出海的關鍵時刻,搶佔歐洲、北美等優勢市場,但現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特斯拉、韓國LG和日本松下等企業可能就會趁此機會大舉擴張,扶植出一條獨立於中國之外的供應鏈。”

“以特朗普第一次執政的過程來看,他的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確定性。”一位不願具名的受訪者表示。

另一個確定性就是全球低碳轉型已成爲共識。

世界經濟論壇氣候戰略負責人 Laia Barbara 告訴 FT中文網:“我們相信,氣候行動是一項全球共同責任,它超越了政治議程的範疇。”

(該報道由“2024氣候變化媒體合作伙伴計劃”獎學金支持完成,該獎學金由Internews 的地球新聞網絡和斯坦利和平與安全中心聯合組織。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