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VS抖音:一場由算法引發的“口水戰”

藍鯨財經
2024-11-22

作者/新摘商業評論 劉嵐

在商業的洪流與網絡的漩渦中,誰能獨善其身? 當首富遇上“算法之惡”,是脣槍舌劍的對抗,還是深思後的覺醒?

一、鍾睒睒‘炮轟’張一鳴?

11月19日,連續四年穩坐中國首富寶座的鐘睒睒,在江西贛州的一次考察中,罕見地向媒體袒露心聲,卻也因此再度被推至輿論的風暴眼。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鍾睒睒對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的喊話。今年年初,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離世,這件事成了點燃農夫山泉與娃哈哈多年“恩怨”的導火索。在輿論場上,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滿天飛,農夫山泉成爲了衆矢之的。網友們還把農夫山泉的產品包裝、標籤扣上了“媚日”的帽子,鍾睒睒的母親也在風波期間去世,這對鍾睒睒造成了沉重打擊。

鍾睒睒曾經親自下場澄清謠言,但於事無補。最終,這些輿論不僅給鍾睒睒帶來了輿論上的壓力,還衝擊了農夫山泉的業績。2024年上半年,農夫山泉核心業務“包裝飲用水”的營收同比下滑了18%,相比去年同期少賣了19億元,有業內人士估算,這次輿情給農夫山泉的營收造成了超過70億元的損失。

影響如此之大,鍾睒睒反應強烈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外界沒想到他會直白的炮轟張一鳴。他會這樣做的原因,就藏在他的喊話中。他指責這些平臺有組織地操控流量,隨心所欲地刪稿,甚至以金錢獎勵鼓勵謠言傳播。他質疑這樣的行爲已將網絡變爲技術和算法的遊樂場,嚴重破壞了法律秩序,對個人和企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傷害。

鍾睒睒炮轟張一鳴的行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他在年初的網暴中受到了傷害,另一方面,張一鳴曾表示“算法沒有價值觀”。事實上,算法雖然沒有價值觀,但他確實價值觀的放大器,而且他還會用引導創作者的創作方向,充當了網暴的幫兇。值得注意的是,字節跳動的算法是其核心競爭力,如果沒有這套算法,字節跳動就很難成爲新一代互聯網巨頭。某種程度上,包括鍾睒睒在內的許多人,都成爲了字節跳動稱王路上的墊腳石。

客觀地講,將一切歸咎於平臺,過於片面。尤其是考慮到當下輿論生態的混亂,原因複雜多樣。因此,鍾睒睒對張一鳴的批評,雖有合理之處,但也需全面審視。

二、鍾睒睒爲何看不起直播帶貨?

在當天的喊話中,鍾睒睒還提到了直播帶貨,他直言“永遠不會做直播帶貨,我認爲那些企業是平原型的,我的企業是垂直的,我有根”。他還表示,“我看不起直播帶貨的企業家,你可以做更有價值的東西,我看不起他們,我鄙視他們”。這番言論也引發了熱議。

鍾睒睒將自己所從事的實業比作“垂直型”的參天大樹,根深葉茂,掌控着產業鏈上下游的每一個環節,確保產品的品質與品牌的穩健。而直播帶貨,在他看來,不過是“平臺型”的浮萍,主播們如同過客,不掌握產品的核心,只需交錢便能賣貨,這種模式缺乏深厚的根基。

站在鍾睒睒的角度,他的觀點不無道理。農夫山泉作爲實業界的佼佼者,通過垂直整合,構建了一條從水源、原料到渠道、終端的完整產業鏈,確保了每一滴水的純淨與品牌的信譽。

但這個結論和上文中炮轟張一鳴的表態一樣,也有些過於片面。商業的世界從不是非黑即白,直播帶貨也並非他所描繪的那般不堪。以羅永浩和俞敏洪爲例,他們不僅都在積極佈局產業鏈上下游,在產業深處紮根,如佈局直播SaaS服務、推出自有品牌、給其他品牌提供代運營服務等。

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賣水與賣貨來劃分高低。在商業的廣闊天地裏,每個行業、每種模式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與意義。能將水賣到全球第一,值得尊敬;能將電腦賣到全球領先,同樣值得稱讚。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將直播帶貨做到極致,也同樣值得我們的敬意。

對於農夫山泉而言,直播間或許不是其主戰場,但這並不意味着投身直播的企業家就該被“看不起”。鍾睒睒的這番言論,無疑是對直播帶貨行業的一種偏見與誤解,也折射出他在商業觀念上的某些侷限。

三、鍾睒睒“炮轟”互聯網背後:傳統實業如何與新興互聯網共舞?

“互聯網平臺的崛起,對傳統實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句話在業內已達成共識。然而,對於鍾睒睒而言,這種變化似乎並不那麼令人愉悅。他眼中的互聯網,像是一個闖入者,打破了原有的商業秩序,讓傳統實業企業措手不及。

農夫山泉,這個在飲用水領域深耕多年的品牌,曾是鍾睒睒心中的驕傲。然而,在互聯網的浪潮下,它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變了,信息獲取的方式也變了,傳統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傳播模式開始顯得力不從心。鍾睒睒的焦慮,或許正是源於這種對未知的恐懼和對傳統商業價值觀的堅守。

2024年4月,農夫山泉推出綠色瓶蓋純淨水,定價低至9.9元12瓶,這一舉動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鍾睒睒解釋說,這是爲了回應“農夫山泉有點甜”的爭議,把選擇權還給消費者。然而,僅僅3個月後,他卻在江西贛州的交流會上改口稱,推出純淨水是“意氣之舉”,並且不建議消費者長期飲用。

這種前後矛盾的言論,讓人不禁發問:鍾睒睒到底在想什麼?

從產品定位來看,農夫山泉在2024年半年報中明確表示,綠瓶純淨水“來自優質天然水源”。這與鍾睒睒後來的說法顯然不符。

從市場策略的角度看,鍾睒睒雖然口口聲聲說推出“小綠瓶”是“非常剋制”的行爲,但市場的反應卻告訴我們,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市場攻勢。

這種矛盾的表現,無疑暴露了農夫山泉在面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時,產品策略和品牌定位上的搖擺不定。

【結語】

鍾睒睒的言論雖然引起了爭議,但也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思考商業問題的契機。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傳統實業與新興互聯網行業的關係究竟該如何定位?是敵對還是合作?是競爭還是共贏?

或許,答案並不那麼絕對。就像鍾睒睒本人一樣,他的言論雖然充滿了對互聯網的質疑和不滿,但農夫山泉卻在悄悄地探索與互聯網的融合之路。從線上銷售到數字化轉型,從品牌傳播到消費者互動,農夫山泉正在一步步地適應這個新的商業環境。

我們不必過於糾結鍾睒睒的言論本身,而應該看到背後更深層次的商業邏輯和時代變遷。而碰撞與融合,正是這個過程中最精彩的篇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