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摘商業評論 無垢者
近年來,家電巨頭紛紛跨界尋找新增長,海爾也不例外。近日,海爾突然登上熱搜。原因是有消息爆料稱海爾將收購汽車之家,海爾將以一定資金收購汽車之家部分股權,以實現對其控股,而非此前傳聞的僅收購某個業務板塊。
更有報道稱,收購後預計會在明年1月對汽車之家裁員30%,今年年底,海爾相關團隊將會正式入駐,汽車之家高層也會出現較大變動,據傳,目前汽車之家正在物色新CEO。
目前爆料文章已經刪除, 海爾回覆表示不予置評。
一個是老牌家電巨頭,另一個是三大汽車門戶之一,兩者的“緋聞”讓行業內外大呼看不懂。有網友更是表示,汽車之家早就走下坡路了,它對海爾有什麼用?。綜合了所有信息後,新摘商業評論發現,這件 事雖然讓人意外,但也有合理的邏輯。
一、海爾早就盯上汽車市場了
海爾一直以來,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是家電。其實,今天的海爾已 不再是“單純”的家電巨頭,在家電之外,海爾還佈局了大健康、產業互聯網賽道,他們和智慧住居組成了海爾的主要業務。 同時,後兩者也肩負着成爲海爾新增長點的重擔,海爾收購汽車之家的邏輯,就隱藏在產業互聯網板塊中。
簡單來說,產業互聯網的意思就以互聯網技術和生態,重塑、改造各個垂直產業的產業鏈,從而形成新的互聯網生態。汽車市場前景巨大,自然成了有意佈局產業互聯網的企業的目標,BAT的佈局邏輯也是如此。
具體到海爾,他在產業互聯網方向上選了兩個發力點,其一是智能家居,海爾智家是這方面的載體,其二就是汽車市場,準確的說,海爾的佈局方向是二手車市場。而知情人士表示,海爾要收購的可能就是汽車之家的二手車業務。
汽車之家的二手車業務名爲二手車之家,主要業務載體有兩個,一個是位於汽車之家主站內的二手車之家,另一個是天天拍車(收購而來),基於這兩個載體,二手車之家一方面可以繼續發揮針對供需兩端的渠道價值,另一方面可以爲二手車提供線下服務。汽車之家希望更多的介入二手車交易,放大自身價值,避免再次成爲單純的渠道。汽車之家在二手車市場的佈局,恰好符合海爾的需求。
其實,海爾和汽車行業的關聯並非像市場印象中的毫無關聯。至少在2021年,海爾就佈局了汽車市場,成立了二手車平臺卡泰馳,此後海爾還逐漸佈局了充電技術、智能座艙、家車互聯等與汽車有關的業務。
在充電方面,海爾的佈局也很廣,覆蓋了家用、公用充電和儲能場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卡泰馳研發了自己的快充樁,能做到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官方並未說明基於何種車型測試),具有高穩定、高壽命、低電損的特點。同時,卡泰馳還推出了移動充電方案,通過自動駕駛+機器人,做到讓樁找人。在家車互聯領域,海爾的打法是利用智慧家庭的技術和場景優勢,與車企合作。從市場格局來看,卡泰馳在這些領域都不是行業第一梯隊成員。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海爾真的收購了汽車之家的二手車業務,卡泰馳或許可以大有作爲。
目前,卡泰馳在供給側主打自營商城,具體渠道包括線上商城和線下超級店、服務網絡。此前我國的二手車交易存在地域限制,不支持異地過戶,限制了供需兩側的需求,從2021年開始,政策開了口子,這成爲了很多二手車平臺的發力重點,如瓜子和優信都把“全國購”業務當作發展重點,卡泰馳也是如此,他在宣傳時就強調可以實現 “全國買、全國賣”。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海爾通過卡泰馳和18個地方二手車經銷商展開了合作,目前已擁有28家線下門店,進駐了北京、上海、鄭州、武漢等地。 預計到2025年,海爾將開出100家門店。此外,卡泰馳還可以爲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
對於是否會造車,卡泰馳和海爾都持否定態度,可以看出海爾的汽車戰略是圍繞二手車交易做服務。總的來看,卡泰馳講的故事和瓜子們一樣,都是產業互聯網,有極大的價 值,值得肯定。
二、擁抱二手車,海爾能如願嗎?
汽車之家雖然是三大汽車門戶網站之一,但情況並不好。
2019年,汽車之家的收入爲84.2億,2023年收 入下滑到71.8億,淨利潤也從32億下滑到21.6億。在今年三季度,汽車之家的收入仍在下滑,同比下降7.9%至17.7億,淨利潤從5.7億縮減至4.4億。在2023年,天天拍車的交易臺次和收入同比均有提升,並繼續保持盈利。可以看出,二手車業務算是汽車之家業績中的亮點。
拿到優質資產的海爾,能如願獲得新增長曲線嗎?現在可以得出的答案是,方向沒問題,但過程和結果都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爲我國的二手車市場“水太深”。
一方面,我國二手車市場規模巨大,參與者哪怕只是分一杯羹,也能賺得盆滿鍋滿,這是海爾佈局二手車市場的主要原因。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1841.33萬輛,同比增長14.88%,累計交易金額爲11795.32億元。在2024年1-6月,我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爲938.29萬輛,同比增長7.01%,累計交易金額爲6252.12億元。
另一方面,二手車市場存在一些頑疾,這讓包括海爾在內的參與者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在供給方面,我國二手車市場十分分散,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二手車從業企業接近80萬家,而這些企業的數字化水平也不高,效率有待提升。 同時,二手車商中存在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用戶的現象,這導致用戶提到二手車交易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太深”。同時,與新車市場相比,二手車市場的汽車質量和售後保障都更差,有時甚至是缺失的。此時,如果有企業能夠幫助用戶解決這些問題,自然會得到他們的認可。
瓜子等平臺打的牌也是針對這些頑疾的。比如,汽車之家通過搭建車型數據庫和線上渠道,幫助用戶減少信息差,同時還爲商家提供線上渠道,從兩個方面優化了新車和二手車的交易。
因此,海爾的大方向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二手車市場“水很深”,卡泰馳需要克服行業頑疾,還要面臨對手的競爭。更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在選擇新業務時,一般都會基於現有業務做延伸。比如,小米做業務的順序是從手機到IOT再到汽車,IOT和汽車都具備極強的ICT屬性,這正和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積累的經驗相符。相比之下,二手車業務和海爾的家電業務的關聯性並不強,這爲二手車業務埋下了隱患,他能否和海爾的主業形成聯動,需要打個問號,海爾的大健康佈局同理。
當然,即便無法和主業形成聯動,只要發展的好,海爾還可以獲得財務回報。 何況,海爾手中的牌有很多。在卡泰馳所屬的產業互聯網板塊中,海爾至少還有三張牌,分別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數字城市業務海納雲、物流業務日日順供應鏈,只要其中一張牌起作用了,海爾就能獲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