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訪網財觀
北京時間11月27日,閃送發佈了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閃送實現營收34.39億元,同比增加增長3.7%;實現歸母淨利潤1.875億元,同比增加91.53%。
閃送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薛鵬表示:“我們的毛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運營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我們始終將提升服務質量和擴大配送網絡作爲核心戰略,這使得我們能夠成功處理超過2.11億份訂單,再次證明了我們提供卓越按需快遞服務的承諾。”
財報發佈當日,閃送盤中一度上漲4.91%,但是最後收跌1.82%,7.00美元/股。這表明納斯達克對閃送的業績並不滿意。
在閃送光鮮亮麗的業績背後,危機已經悄然浮現——營收增速持續下滑,第三季度營收利潤雙降,細分市場遭遇擠壓。與平臺騎手的矛盾更是將閃送的合規問題推向了臺前。
—01—
上市不到兩個月股價跌去超50%
10月4日上市之時,閃送的發行價爲16.5美元/股,募資總額爲6600萬美元。開盤後,閃送的股價一度飆升23%至21.95美元/股,後股價回落,報收18.01美元/股。
然而閃送“上市即巔峯”,此後股價一路下跌,長期處於破發狀態,至今股價已經跌去超50%。
從業績端表現來看,閃送2023年實現營收45.29億元,同比增加13.14%,較2022年31.68%的增速出現明顯下滑;實現歸屬淨利潤1.105億元,較上年用盈利轉爲虧損。
但值得的注意的是,閃送雖然在2023年實現扭虧爲盈,但是這一盈利能力不可持續。閃送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23年的盈利主要得益於政府補貼增加,使得其他收入從2022年的920萬元增加至7432萬元,而與經營狀況有關的營業利潤僅有0.11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閃送的營收增速進一步收縮至3.7%。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55億 元,同比下降3.31%。實現歸母淨利潤2383萬,同比下滑31.84%。閃送並沒有向市場展現出增長的潛力。
有分析指出,閃送所處的賽道是即時配送市場的細分領域一對一急送賽道,僅佔據整個市場訂單量的3%,市場空間極爲有限。另一方面,其它配送平臺也在覬覦這一細分市場,既有達達、順豐同城等傳統配送巨頭,也有蜂鳥、UU 跑腿等新興平臺,美團也上線了美團跑腿業務。閃送或已經觸達了行業的天花板,增長受限。
—02—
降本拿騎手開刀,內部矛盾重重
除了外部的市場競爭壓力,閃送內部的矛盾也不容忽視。
根據招股書,閃送一直在壓降用工成本。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閃送支付給騎手的報酬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爲90.5%、90.3%、87.8%和85.4%。截至2024年6月末,閃送的註冊騎手爲270萬人,但是實際活躍的騎手僅佔總註冊騎手數的約3%左右。
在三季度財報中,閃送透露稱,第三季度成本減少主要是閃送騎手的薪酬和履行訂單的激勵措施減少。這一變化在財報中只是數字,但是在現實便是騎手與平臺的矛盾激化。
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顯示,閃送的累計投訴量近8500條,且多爲騎手投訴。
11月27日,一名騎手投訴稱,2024年11月27日配送途中出車禍,車禍時,平臺推送形象檢測因受傷未能拍攝,事後平臺扣除其15塊服務費。由於肇事方跑路,無法提供事故認定書,該騎手找客服申訴,客服表示無法處理。
10月29日,一名騎手投訴稱,送閃送訂單超時3單被罰款90元,一單30元,一個訂單18塊錢,穿了閃送衣服,被平臺判斷爲服裝不合格扣了我15元,總共105元。
從騎手的反映來看,閃送制定了非常嚴苛的規章制度,引發了騎手的不滿。但是當騎手遭遇事故時,閃送又換了一副嘴臉。
裁判文書網披露的案號爲(2024)京0113民初7170號的判決書顯示,一名騎手進行配送過程中因車禍受傷,要求閃送的母公司北京同城必應科技有限公司和保險公司進行賠償。
北京同城必應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辯解稱,公司和騎手不存在勞務關係,他作爲閃送期間自主選擇配送、自主選擇方式,我們是閃送的平臺,原告是閃送員,配送期間發生的事故,原告在自己的時間使用自己車輛進行接單完成閃送任務是承攬,不屬於勞務。但是閃送這一辯解並沒有得到法院的認可,閃送依然被判處向騎手賠償。
有評論指出,在幾年前,有些平臺試圖將配送騎手註冊成個體商戶以規避法律責任,如今這些平臺公司開始擦邊“承攬關係”掩蓋其與騎手的“勞務關係”。因爲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承攬關係中,如果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造成第三人損害或自己損害,定作人不承擔侵權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意味着,平臺公司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免於向騎手賠償,從而實現“降本”。但是站在公序良俗的角度,這無疑放大並會激化社會矛盾。(內容來源|遠見資本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