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百色政府網
焊接、疊層、層壓、測試、裝框……近日,在百東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園中南光電百色光伏裝備產業園生產車間內,自動分選機、串焊機、匯流條焊接機等自動化設備轟鳴運轉,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電池片檢測、光伏組件修邊與裝框等作業,各條生產線幹勁十足。
中南光電百色光伏裝備產業園項目是我市爲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峯”“碳中和”戰略目標,調整和優化全市能源結構,加快構建多能源保障體系而引入新區的重點項目,是自治區“雙新”項目和新區參照自治區“賽馬”項目培育管理的六大項目之一,總投資約17.5億元,總佔地面積232畝,整體分爲三期項目,一期項目於2024年4月9日建成投產,主要建設光伏組件生產車間、生產線設備、研發中心、宿舍樓及配套設施等。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後,光伏組件年產量可達2.8GW,光伏鋁合金邊框年產量可達420萬套,實現年產值約60億元,稅收約2.5億元。
光伏組件是一種能夠將太陽能轉化爲電能的裝置,主要由光伏電池片通過導線串並聯連接並加以封裝而成,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常見的小型家用照明系統、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動汽車都是光伏組件的應用場景,還有農業生產中的溫室大棚,以及公共設施裏的太陽能交通信號燈等都可以看到光伏組件的應用。”中南光電百色產業園人事行政部副經理吳福釧介紹。那麼,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光伏組件是如何從精細的電池片轉變爲高效、環保的“綠色發電站”呢?這就涉及光伏組件製造的每一個關鍵環節。
記者在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上看到,數臺串焊機同時運轉,在機械手的揮舞之下,排列整齊的光伏板準確落位在載具之中,被陸續傳送到設備裏。“光伏板上的每片電池片都是按照嚴格標準進行精密切割,以確保電池片尺寸的精準,在經過機器焊接之後,這些電池片被串聯成串,形成初步的電流傳輸路徑,再通過自動化設備進行智能排版和精準佈局,最終實現組件的光電轉換。”吳福釧介紹,一塊合格的光伏組件的製作涉及精密處理、佈局優化、缺陷檢測、層壓封裝、邊緣修整、邊框安裝及嚴格的性能測試等,其品質直接關係到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使用壽命乃至投資回報率,每個環節都要做到精準無誤。
通過數字化智能系統串聯各生產線,配合自動化運輸,立體倉庫和自動倉儲等生產線,中南光電百色產業園投產的一期項目逐步實現光伏組件生產高效化、生產製造智能化。隨着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該產業園不僅爲百色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還可以帶動設備、輔材、電池片、組件等全產業鏈的發展,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隨着第一條生產線的下線投產,產業園給當地創造了將近200個就業崗位,後續還將陸續引進相關產業鏈及高層次技術人才。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單塊組件功率,促進產能釋放,推動新能源產業配置和光伏資源開發利用,實現技術創新和綠色經濟發展。”吳福釧介紹,下一步,產業園將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能力,光伏發電的消納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開拓兩廣和雲貴川市場,以及東南亞市場,在促進百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百色工業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跨越升級。
來源:右江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