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工程師組織合作推動工程師流動和持續職業發展

市場資訊
2024-12-05

專題:2024騰衝科學家論壇

  12月5日,2024瀾湄工程師論壇在昆明舉行,主題爲“工程創新 合作共贏”。2024瀾湄工程師論壇作爲2024騰衝科學家論壇瀾湄區域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動之一首次舉辦,落地昆明。論壇旨在搭建瀾湄國家工程師組織長效對話交流機制,推動工程師的職業發展和價值實現;深化瀾湄國家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合作,展示各方在工程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促進工程師間的技術交流和合作;推動中國和其他瀾湄國家工程師組織簽署諒解備忘錄或工程能力互認協議,助力工程師互認。

  本屆論壇上,天津大學副校長、先進內燃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王天友,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國家卓越工程師蘇權科,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主席嚴金秀,昆明理工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寧平,UNESCO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祕書長助理、清華大學副研究員喬偉峯,越南峴港大學科學技術大學道路與橋樑工程學院副院長潘黃南,泰國工程師理事會董事會成員阿內克·西里帕尼崇,緬甸Thiha Yarzar建築與工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力扎等8位中外專家圍繞工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海上人居工程、環境工程等進行主旨報告。與會代表們圍繞會議主題開展熱烈研討,就工程技術創新、工程教育發展等議題分享各自的觀點和經驗,爲推動瀾湄工程領域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作爲論壇重要成果,開幕式上宣佈了中國工程師聯合體與緬甸工程理事會互認工程師名單並頒佈證書。緬甸工程理事會是第一個與我簽署工程能力互認協議的境外工程師組織,最先認可了中緬兩國工程能力評價標準與質量保障體系的實質等效性,表明工程師能力水平得到相互認可。此次共有7名中國工程師聯合體工程會員通過互認協議註冊成爲緬甸工程理事會註冊受限專業工程師,是中緬互認協議2024年11月初續簽後的首批次互認。緬甸工程理事會祕書長泰溫拉爲4名中方工程師代表頒發工程師證書,體現了兩國工程師互認最新成果,將促進兩國工程師之間的交流和跨國界流動,爲高質量合作項目提供人才支持,併爲兩國在工程領域的合作樹立典範。

  論壇還宣佈了中國工程師聯合體對瀾湄工程師組織開放的可持續能力發展資源。中國工程師聯合體關注工程師的持續職業發展(CPD),構建了CPD全週期服務體系。此次向瀾湄工程師組織開放的是其在線學習平臺的“共享課程Shared Courses”中英雙語CPD課程資源,旨在通過提供多元化、系統化的CPD學習資源,幫助靈活安排學習計劃,與境外工程師分享中國工程項目經驗,促進中外工程技術交流互鑑。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