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研發費“燒掉”卻不見效!累虧超15億!天廣實幾度IPO沒成功……

市場資訊
2024-12-1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IPO日報

  近日,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廣實”)在北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天廣實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領域藥物研發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

  IPO日報發現,天廣實上市之路坎坷,先後輾轉於上交所、港交所均未果;多輪融資但依然擋不住“燒錢”的研發,三年半“燒掉”7億研發費用;然而,四年過去,核心產品依舊“不見蹤影”,募資規模已悄悄縮水近80%……

  來源:張力

  0

  1

  募資規模縮水

  這並不是天廣實第一次衝擊IPO,早在4年前,天廣實就試圖登陸科創板。

  2020年9月,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天廣實的首發申請,擬在科創板上市,募資規模爲15.9億元。然而僅僅半年,天廣實便撤回了上市申請。

  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天廣實撤單科創板IPO的原因爲監管機構對歷史沿革中歷次股權轉讓的核查要求較高,公司及中介機構判斷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監管要求。

  2021年7月,公司轉戰港交所主板,但IPO並未“濺起”水花。2023年3月,天廣實在新三板掛牌。

  本次IPO,天廣實計劃募資3.49億元,其中2.89億元用於創新生物藥研發及臨牀項目投入,6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與四年前衝刺科創板IPO時相比,如今天廣實的募資規模已縮水近80%。

  近年來,IPO募資規模下降的趨勢在A股市場較爲明顯。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企業在IPO時通常會根據自身條件和未來發展規劃設定一個預期的募資規模。但市場環境變化、投資者信心下降、監管政策影響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募資規模的下降。

  而回顧天廣實多次衝擊IPO的歷程,不難看出天廣實資金鍊的“窘迫”。此前,天廣實也曾進行過多輪融資。

  招股書顯示,天廣實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領域藥物研發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

  2016年5月,天廣實完成超1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爲冪方健康基金。

  2017年1月,天廣實的B輪融資交易金額2.7億元,投資方包括高特佳投資、嘉實投資、冪方健康基金、亦莊國投和賽盈資本。

  2020年4月,天廣實完成11.3億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資本、醴澤資本、中信證券、國投創合、清池資本、亦莊國投等。

  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下稱“報告期”),公司還存在兩次以定向增發方式募集資金的行爲。兩次定向募資金額分別爲1.5億元、2.18億元,合計3.68億元。

  0

  2

  “燒錢無效”

  相較於天廣實研發的“燒錢”速度來看,公司所籌得的資金似乎不太經花。

  報告期內,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產品管線的臨牀前研究、臨牀試驗及新藥上市前準備。研發費用分別爲2.19億元、1.81億元、1.99億元以及0.98億元,三年半“燒”掉近7億元。

  與此同時,天廣實的核心及主要產品目前均處於研發階段,尚未上市實現銷售,因此天廣實未能盈利。

  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分別虧損3.18億元、2.6億元、2.41億元、1.31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虧損3.39億元、2.67億元、1.85億元、1.26億元,累計分別虧損9.5億元、9.17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天廣實累計未彌補虧損爲-15.64億元。

  IPO日報發現,早在四年前天廣實擬登陸科創板時,公司就因研發投入較大被外界質疑。然而,四年過去了,天廣實的核心產品仍“不見蹤影”,但上市之心依舊。

  天廣實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公司未來仍可能保持金額較大的研發支出,但無法確保研發成功;或者雖然研發成功,也可能無法實現盈利。

  0

  3

  資金壓力大

  從股權結構來看,李鋒直接持有天廣實約6.67%的股份,通過間接的方式合計控制公司約36.82%股份表決權,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天廣實是一家專注於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其核心產品MIL62是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創新型第三代CD20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所開發的多項適應症已經處於臨牀三期階段。MIL62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PMN)已正式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是首款在腎病治療領域獲得該認定的國產藥物。

  報告期內,天廣實主要依賴於向客戶收取許可(金麒麟分析師)費、提供醫藥研發生產服務(CDMO業務)、轉讓研發成果取得少量收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07.27萬元、1898.93萬元、6388.3萬元、146.45萬元。

  其中,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爲1,362.07萬元、1,876.57萬元、6,211.77萬元以及141.21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96.79%、98.82%、97.24%及96.42%,佔比較高。其中,向第一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71.06%、59.39%、32.67%及41.91%。

  此外,報告期內,天廣實毛利率波動較大,分別爲74.48%、-46.14%、27.98%、-96.88%。

  天廣實表示,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授予知識產權許可、提供研發服務收入以及技術成果轉讓。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服務收入對應的毛利率波動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CDMO業務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未達到大規模生產水平,毛利率受用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分攤的影響較大,規模效應尚未顯現。

  但這種劇烈波動的背後,不僅揭示出公司成本控制的乏力,還反映出其商業模式尚未成熟穩定。

  報告期各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20,526.86萬元、-17,990.63萬元、-17,503.50萬元及-5,453.93萬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爲24.40%、34.41%、47.10%、42.68%。

  招股書中提到,公司經營活動產生公司產品成功上市前,公司營運資金主要依賴於外部融資,如經營發展所需開支超過可獲得的外部融資,將會對公司的資金狀況造成壓力。如公司無法在未來一定時間內取得盈利或籌措到足夠資金以維持營運支出,公司將被迫推遲、削減或取消公司的研發項目,影響在研項目的研發及商業化進度,從而對公司業務前景、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構成不利影響。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