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和大廠前高管爭相入局!學院派VS大廠派 具身智能競賽進入下半場

市場資訊
2024-12-15

  來源:科創板日報

  編者按:AGI(通用人工智能)起於大語言模型(LLM),將終於具身智能。

  以大語言模型的突破爲契機,通過賦予 AI具體的物理實體(如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等),使其能夠和現實世界交互,具身智能成了AI通往物理世界的鑰匙。

  不同於快速收斂的大語言模型,具身智能的戰線長的多,涉及的模態空前複雜,需要同時具備多模態感知、具身決策與規劃和操作執行能力。

  在這片AI的新大陸上,來自UC Berkley、斯坦福、北大、清華等頂尖院校的創業者們扎堆湧入。在他們的設想中,具身智能的終極形態是機器人能夠靈活處理各種各樣的複雜任務,適應工業、居家生活、醫療、養老等不同場景,像鋼鐵俠的AI智能管家賈維斯一樣爲人類服務。

  資本亦蜂擁而至。尤其是在今年,具身智能成爲當之無愧的風口賽道。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藍馳創投……各類型的投資機構都希望能在早期階段就押中這一新興領域的未來頭部。

  在這個智能體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邊界不斷拓展的領域,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技術迭代如閃電般迅速。籍此年關之際,《科創板日報》對過去一年具身智能賽道的發展情況、熱點項目進行了梳理,以期留下關於過去的記錄,也提供未來的參照。同時,我們將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持續追蹤並深入報道浪潮中的先行者,記錄下他們或曲折、或驚豔的探索與蛻變歷程。

  本期,我們將聚焦於具身智能賽道的入局者們。

  《科創板日報》12月15日訊(記者 餘詩琪)具身智能已成爲繼大語言模型之後AI領域的新風口,湧現了大量的創業團隊,並引來衆多資本爭相押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已經發生了超70起融資事件,其中近60起發生在國內人形機器人賽道,融資總額超50億元。

  幾天前,小米集團核心創始團隊創業的大模型機器人公司——小雨智造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稍早一點,華爲(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佈正式運營,並與16傢俱身智能相關企業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大廠和從大廠出離的高管們的入局,正攪動着整個具身智能的創業江湖。“具身智能賽道的參與門檻被變相拉高了,新玩家要麼有長期的技術儲備,要麼有深厚的產業資源。一家初創團隊想從零起步,趕上先發者的進度幾乎是不可能的,創業的黃金窗口期即將過去。”一位專注於AI、具身智能領域的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如此表示。

  學院派VS大廠派

  隨着黃金窗口期的結束,具身智能競賽即將進入下半場賽程。

  在《科創板日報》記者和多位投資人的訪談中,他們普遍認爲現在的具身智能領域技術是第一驅動力,還有大量的盲區需要創業團隊跨越,核心的技術專家可以直接代表企業的含金量。賽道的發展節奏非常快,企業的技術迭代是以月來計算。

  因此,在具身智能的江湖裏,“學院派”佔據了半壁江山,來自清華、北大、交大、浙大等高校的教授、畢業生成爲了創業團隊的核心力量。長期服務於AI領域的FA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他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持續和國內高校的機器人、AI領域的教授保持聯繫,關注他們的課題動態和方向。

  銀河通用、星動紀元兩家在今年完成數億元融資的明星企業,都有高校背景。銀河通用機器人的創始人王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系,後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具身智能領域的頂尖學者,曾獨立創立北京大學具身感知與交互實驗室 (EPIC Lab),後又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建立具身智能研究中心擔任主任。

  星動紀元的創始人陳建宇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星動紀元的成立,正是源於清華早期的一個課題項目。陳建宇在2022年的課題研究中嘗試開發體型較小的人形機器人,並往高動態性能推進,之後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界,纔有瞭如今的星動紀元。

  此外,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松延動力、加速進化等公司的初創團隊中也有清華系的身影。不過清華並不獨美,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交大幫”創始人們,同樣是業內不可小覷的生力軍,尤其是在硬件領域。

  機器人硬件派的代表智元機器人,其聯合創始人閆維新就是上海交大的博士生導師、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宋海濤,同樣來自上海交大。傅利葉智能的創始人顧捷同樣畢業於上海交大,其主修機械專業,對電子、軟件、機械都有技術儲備。2023年,傅利葉智能推出首款人形機器人GR-1。

  另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則來自浙大。浙江大學控制學院機器人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導,科技部重點專項智能機器人專家組成員熊蓉,在去年12月聯合寧波市政府,成立了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今年2月、8月連續獲得融資,目前估值已超過18億元。

  如果說學院派是具身智能江湖裏的“技術先鋒”,那麼江湖裏的另一半天地則屬於大廠們。

  在華爲等高調入局前,小鵬汽車是大廠中介入最深的。2020年12月,小鵬汽車完成了對四足機器人企業多夠機器人的收購,何小鵬、小鵬汽車、趙同陽(多夠機器人創始人)合資成立了鵬行智能,正式佈局機器人賽道。今年11月,在2024小鵬AI科技日活動中,小鵬AI機器人Iron正式亮相。

  據何小鵬透露,小鵬Iron已經在廣州工廠初步落地,即將發佈的小鵬P7+部分生產崗位已由機器人操作。

  寧德時代也在近期傳出了正在嘗試自研人形機器人的消息。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未來能源研究已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研發多款機器人,爲投入工廠應用準備。

  此外,還有騰訊、追覓、長安汽車埃夫特埃斯頓等多家大廠組建了人形機器人整機團隊,自研人形機器人。長安汽車給出的節點是在2027年前發佈人形機器人產品。

  從大廠離職的高管也有不少扎進了具身智能賽道。除了有由小米集團核心創始成員創立的小雨智造,今年9月,前小米汽車自動駕駛技術負責人劉方也從小米離職,躬身入局局身智能賽道,成立了北京阿米奧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此外,曾擔任華爲車BU首席科學家的陳亦倫,也在年中開始了具身智能方向的創業。

  產業大廠在資源和商業場景上優勢明顯,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進一步加劇了具身智能初創企業的生存壓力。不止一位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表示,“現在看項目時,創始團隊對於商業化落地路徑的思考是考察重點,未來的公司肯定要在商業化上證明自己,想拿着PPT和實驗室技術就融資是不可能的。

  活躍的資本捕手

  這是一個技術突破、商業落地和遠大願景相互交織的故事,在具身智能初創企業背後,知名VC機構、大廠戰投、產業資本、各地國資幾股不同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資本的追逐正將故事推向高潮。

  銀河通用是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今年的兩輪融資累計融資超 12 億元,創下了國內具身智能賽道的最高紀錄。投資方既包括知名VC,比如源碼資本、藍馳創投、經緯創投等,也有美團戰投、北汽產投、商湯國香基金、訊飛基金等大廠戰投;還聚集了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四地的政府投資平臺,包括香港投資公司(HKIC)、深圳創新投資集團、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以及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基金等。

  另一家獨角獸智元機器人則連續完成6輪融資,集齊了高瓴、經緯、藍馳、紅杉等VC機構,還獲得了比亞迪、上汽創投等產業資本的支持。

  在活躍出手的資方中,《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高瓴創投已出手8個具身智能賽道項目,藍馳、源碼的出手都超過了5次。高瓴創投方面對《科創板日報》表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物理世界最激動人心的應用,將帶動包括關節、靈巧手、傳感器、仿真、AI框架等在內的一系列供應鏈零部件的迅速發展。

  高瓴創投在具身智能領域做了系統性的佈局。不僅投資了通用具身智能項目,還在供應鏈及關鍵零部件方面投資了機器人核心計算平臺‘地瓜機器人’(種子輪孵化)、多模態視觸覺傳感器‘千覺機器人’(種子輪)等。

  大廠戰投也紛紛在賽道上加深佈局。百度風投投資了星海圖、智元機器人;阿里投資了逐際動力、星海圖;美團戰投投資了銀河通用、宇樹科技;訊飛創投投資了銀河通用、靈童機器人等公司。

  新近崛起的地方國資又給具身智能賽道的熱度添了把柴。剛完成融資的小雨智造就是由總規模100億元的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獨家投資。

  北京、上海、深圳都佈局百億規模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基金。其中,深圳進度最快:深圳市引導基金已經就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公開遴選子基金管理機構。

  近期,重慶也加入到了各地對具身智能領域的競逐賽當中。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七部門聯合發佈《重慶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政策措施》),鼓勵市級產業投資母基金、產業資本、社會資本以及有關區縣,用市場化方式組建具身智能機器人投資基金。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