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賽道迎來一波新玩家!

青眼
2024-12-15

2024年,被認爲是醫美市場迅猛發展的一年,諸如“護膚的盡頭是醫美”的討論,也在社交平臺頗爲流傳。

近日,歐萊雅集團與國內知名醫療美容機構顏術醫美達成深度合作,意在爲旗下修麗可品牌打造前瞻性的“整全護膚”實踐試驗場。歐萊雅集團此舉也被視作入局醫美賽道的信號,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青眼注意到,今年來,不只是歐萊雅集團,資生堂鉅子生物貝泰妮等國內外頭部美妝企業,均在紛紛加碼醫美賽道,並從產品、渠道等方面各自發力。這是爲什麼?它們對醫美賽道的投入有何共性和差異?

14家,化妝品企業/品牌扎堆加碼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678億元,到2024年有望達到3185億元,可見,醫美、輕醫美市場方興未艾。今年以來,青眼發現不少企業/品牌加碼醫美賽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代表性事件則是歐萊雅集團與顏術醫美達成深度合作,進一步爲歐萊雅集團旗下修麗可品牌提供研發尖端科技創新。

據顏術醫美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主要開展的醫美項目爲激光光電項目、注射項目等,同時其部分診所具備美容外科資質,可開展微創醫美手術。目前已在全國4個城市建立了7個美容連鎖機構。

截自顏術醫美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顏術醫美與修麗可的合作早有淵源。早在2022年,雙方已開展“整全護膚”巔峯計劃,顏術醫美通過特定醫美項目對修麗可產品做部分整合,在整個醫美項目治療期全方位修護皮膚。

實際上,歐萊雅集團加碼醫美賽道並非行業首例。青眼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至少有14家美妝企業/品牌入局或加碼醫美/輕醫美賽道。

就海外企業/品牌來看,今年6月,曼秀雷敦推出首款醫用修復貼系列,包括一款“醫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修復貼”以及一款“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前者主打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成分,宣稱可在有創醫美項目後使用,後者主打皮膚屏障修護。

此外,全球專業皮膚健康公司高德美Galderma公司旗下的"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劑"Sculptra®塑妍萃正式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美國護膚品牌倩碧推出新品“倩碧CX二類醫療器械”及最新皮膚學研究成果“醫美術後色素管理策略”;日本美妝集團POLA建立全資控股子公司發展醫美業務。

從國貨企業/品牌來看,就在12月初,“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鉅子生物自主研發的三類醫療器械“注射用重組膠原蛋白填充劑”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醫療器械”項目,符合優先審批條件,相關部門給予優先審批待遇,意味着該企業對於醫美賽道的研究再下一城。

而近期剛更名的“丸美生物”,同樣在重組膠原賽道進行了一系列佈局。根據目前規劃,丸美生物將在2026年推出包括醫美重組膠原蛋白水光針在內的三類醫療器械,2028年將推出進階版的填充用重組膠原蛋白。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國產功效護膚品牌至本在上海低調開設醫療美容機構“澄穆醫療美容診所”,據瞭解,機構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中,涵蓋了超光子、超皮秒、超瑪吉等熱門光電儀器類項目和薇旖美、嗨體、潤致娃娃針等注射類項目。此外,有網友表示,澄穆醫療美容診所有推出醫美專屬線產品。

此外,日前,上美股份正式宣佈成立“韓束轉化醫學基金”,據悉,該基金將重點關注皮膚相關領域臨牀研究和基礎研究,致力於爲醫院皮膚科、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提供實打實的資金支持。

可以看到,隨着市場規模的擴大,醫美行業正吸引國內外美妝企業/品牌加速佈局,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不斷增強競爭力,爲行業帶來新發展動力。

醫研共創是必經之路

美妝企業/品牌會扎堆入局醫美賽道並非一蹴而就,這一普遍現象背後實則早已有跡可循。

首先,械字號護膚品已成爲頭部企業/品牌尋找市場發力點的新方向。在“妝字號”賽道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背景下,今年以來,已有大量國內外頭部美妝企業/品牌推出“械字號”產品,其中,醫用輔料又成爲了主要競爭品類。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到2026年,中國皮膚護理產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5185億元,其中,醫療器械類敷料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53.8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高達30%。

青眼梳理發現,今年以來,不少國貨企業/品牌推出了“械字號”系列新品。據瞭解,誇迪在今年9月推出了首款醫用敷料類產品,主打醫用透明質酸的“綠十字”與“藍十字”系列,和主打醫用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的“紅十字”系列;今年10月,潤百顏也推出了“械字號”白紗布醫用創面敷料,其經典“白紗布”家族再添一員。

其次,醫研共創正逐漸成爲企業/品牌入局醫美的必經之路。貝泰妮集團副總裁王飛飛曾公開表示,“產學研醫是一個持續的、一直要做的事情。醫生對皮膚科學的理解及消費者痛點問題理解非常深刻,能結合皮膚生理病理學,從機理靶點方面,指導活性物方案的設計,這時候產品的落地就會比較有的放矢”

典型如,綻妍生物通過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爲產品提供科研支持;福瑞達旗下醫學美容品牌珂謐KeyC,自成立以來堅持“醫研共創、妝藥同源、美學”三合一的發展模式,堅持以製藥的標準來研發生產醫療器械;鉅子生物連續13年參加CDA醫師年會,將深度皮膚醫學融入打造產品的實踐中;敷爾佳則與“哈三聯”頗有淵源,就算得上“醫研共創”模式的一個品牌典範。

如果說此前醫研共創只是停留在基礎研究領域,現如今該理念正不斷演進成爲美妝體系的一部分。

渠道佈局上,除了與專業醫美機構展開合作,部分企業/品牌已開設醫美診所。典型如,至本在上海開設醫療美容機構“澄穆醫療美容診所”;又如去年2月,城野醫生在北京朝陽區開設了首家醫療美容診所。據瞭解,該美容診所搭建了“日常護膚+深度SPA+醫美需求”三個需求維度相結合的“整全護理”體系,將功效護膚與醫美賽道結合。

澄穆醫療美容診所 圖源小紅書

可見,醫美市場的渠道多元化趨勢明顯,品牌正通過開設診所拓展業務,結合先進技術與專屬產品,將護膚與醫美服務有機融合,以滿足多層次的消費者需求。

醫美的新風口在哪?

那麼,衆多美妝企業/品牌入局的醫美賽道,當下風往哪吹?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今年提及越來越多的字眼是“XVII型膠原蛋白”。可以說,這一成分越來越成爲企業/品牌研究的對象。典型如,遠想生物發佈的伊膚泉膠原小17針對抗衰;錦波生物重組XVII型人源化膠原爲二類醫療器械和功能護膚品。

與此同時,鉅子生物獲得獨家專利——“重組人XVII型膠原蛋白、其製備方法及應用”,擬進一步加碼多型別膠原蛋白研究佈局;珀萊雅在旗下源力精華3.0中添加了涉及重組人XVII型膠原蛋白的發明專利——“一種基於穿心蓮內酯的抗皮膚衰老用組合物”。

據業界研究顯示,XVII型膠原蛋白區別於常見的其他多個型別,具有非常特別的分子結構:其氨基酸序列由多個“非螺旋區少G-X-Y結構區”和“G-X-Y結構區”共同組成。重組XVII型膠原蛋白,被視作新型治療用蛋白質和抗衰老原料,在皮膚修復、抗者化等領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此外,“再生醫學”這一概念,在化妝品領域出現的頻率逐漸變高。作爲研究幹細胞和組織再生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再生醫學正爲行業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公開資料顯示,再生醫美,作爲再生醫學在醫美領域的應用,旨在通過幹細胞等再生技術,修復、替代、再生人體細胞與組織,同時結合醫療美容方法,實現人體容貌、形態、機能的修復、再塑與提升。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曾指出,美妝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朝向更高科技、更個性化和更專業化的方向邁進,要從細胞層面精準解決消費者的皮膚健康問題。

今年來,先有華熙生物發佈BloomCell細胞營養液和新一代CT50細胞能量液,也被業界視爲“再生醫學細胞精準調控的創新成果”;後有專注於生物活性填充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的璞聚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此外,今年1月,旗下有綻媄婭、芙苼集等護膚品牌的佰傲再生,於今年1月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擬進一步加碼再生醫學技術的創新。

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求美者對醫美效果的長期追求,再生材料或有望在未來的醫美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據智研諮詢報告數據,2023年,我國醫美再生注射劑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0.55億元增長至27.6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51億元左右。我國醫美再生注射劑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總體而言,隨着醫美市場不斷發展,美妝企業/品牌紛紛通過技術創新、渠道擴展和醫研共創深耕賽道。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種內卷無疑爲其提供了更豐富的產品線。可以預見的是,化妝品企業/品牌一場關於醫美的新比拼已經開始。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