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央媽動手了。

市場資訊
2024-12-18

  來源:木樨地主

  就在剛剛,我聽說,今天上午,央行集中約談了部分金融機構,包括部分銀行、券商、保險資管、理財子公司、基金、信託等等。這些被談話的機構,一致特點是在12月以來的債券大牛行情中表現“突出”,倉位激進。央媽口氣很嚴厲,要求重視利率風險,加強債券投資的穩健性(不要無腦往死裏買)。

  以上信息,我通過一些渠道進行了求證,並得到了確認。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央行繼今年6月在公開場合提示長債風險之後,又一次正式向市場提示利率風險。

  事實上,債券市場進入12月份之後,國債收益率一直以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下行,“每天都在見證歷史”。12月13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舉跌破1.8%至1.77%附近,較年初累計走低近80基點(BP),而這距離破2%關口僅僅10天時間,超長端也一樣,30年期國債收益率稍早就已經創紀錄得跌破2%。市場加速趕頂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客觀得說,近幾年的國債利率下行,在經濟基本面偏弱、社會投資回報率下降、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背景下,有一定合理性,也符合經濟規律。

  但最近國債利率的創記錄的飛速下行就很難說沒有機構行動過於一致性、部分機構激進槓桿導致泡沫化的因素在裏面。尤其是現在自媒體的發達,進一步加速和放大了一些所謂“看空經濟、滿倉國債”的言論的傳播。就像我前幾篇文章裏談到的,就算一些市場人士預期明年央行要降息兩次,每次20bp,但市場在12月短短十幾天內,就恨不得把明年全年的降幅一步搞到位,這能說沒有一些機構在裏面推波助瀾?

  當然,要說某些交易員能多講政治,爲國護盤,我是不信的,說到底都是考覈(利益)驅動,那咱就說說利益的事。不妨問三個問題。

  第一,目前10年期國債利率已經在1.7%的水平,已經比日本的10年期國債還低,請問,這個點位,繼續做多國債期貨,還能有多少收益,多少空間?按這麼個瘋買法,我們的經濟難道還不如日本嗎?現在再激進做多國債和6000點融資瘋買A股有什麼區別。

  第二,國債往1%甚至0靠攏,意味着長期蕭條,這是任何政府都不願意看到的。我們國家也同樣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提振經濟,一旦利率反彈甚至翻轉,如此高一致性看多的國債市場必然腥風血雨,這種風險,機構能承受嗎?當年,日本推出財政刺激計劃,10年期國債利率從0.9%一舉反彈至2.2%,從而導致國債價格暴跌,債市死傷無數,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都不說日本這帶血的例子,就是9月份,中央推出經濟提振政策時,債市的震盪,如果再來一次,現在點位又更高了,又有多少機構能承受?

  第三,國債利率再這麼個下行法,機構把債市的未來收益,今年全部喫光,明年喫什麼?何況,按照日本當年10年期國債走低的經驗,固收從業人員減少了30%,市場上也不用再研究信用利差了,再也不用看重主動投資能力了。這種人員全員優化的下場,對交易員們來說,有什麼好處?

  雖然我一直認爲,解決經濟問題,光靠央媽的貨幣政策是不行的。但這次,我堅定站在央媽這邊。買國債可以,理性就行,這種玉石俱焚式買法,何必呢?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