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鰲頭財經 王傑仁
作爲北交所的明星公司,錦波生物堪稱行業典範,業績前幾年穩定高增長,股價最大漲幅超過15倍,盈利水平之高被市場稱爲“超越茅臺的公司”。
在醫美賽道整體偏弱的情況下,錦波生物獨樹一幟。
不過,從半年報看出,錦波生物旗下主力產品薇旖美收入同比增幅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放緩,並且這個賽道中還有鉅子生物、江蘇吳中、創建醫療等一大批競爭對手,要維持高毛利的同時還要搶佔市場,錦波生物能留在舒適圈的時間還有多久?
毛利率環比下滑
今年醫美公司的日子並沒有想象中好過,但是身處北交所的錦波生物卻站上了舞臺。錦波生物,主營業務是醫療器械和功能性護膚品,旗下的醫美產品“薇旖美”,是以A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植入劑產品爲核心的單一材料醫療器械,是國內首個用於醫美注射的III型重組膠原蛋白。
前三季度,錦波生物實現的營業收入9.9億元,同比增長91.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億元,同比增長了170.42%。
其中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92.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153.96%。不過,相較於2023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上漲105.64%、173.75%,今年三季度的增速表現是遜於2023年的。
錦波生物的毛利率水平較半年報有所下滑,三季度末毛利率92.37%,較2024年上半年94.43%下降了2.06個百分點。
儘管毛利率有所下滑,仍然高於華熙生物(截至2024年Q3毛利率73.93%)、貝泰妮(截至2024年Q3毛利率73.73%)、昊海生物(截至2024年Q3毛利率70.42%)等同類企業,甚至超過了港交所上市的同樣做重組膠原蛋白的鉅子生物(截至2024年Q3毛利率82.4%),一躍成爲醫美行業的領先者。
在醫美賽道中,相較於已經被大衆熟知的玻尿酸,重組膠原蛋白成爲醫美領域中的新寵,體現在上市公司一個就是北交所的錦波生物,另一個是港股中的鉅子生物。
2021年6月,錦波生物三類醫療器械“薇旖美”——(注射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幹纖維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成爲全球首個可用於注射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產品,這款產品成爲公司的主打產品,在2024上半年爲公司貢獻營收4.79億,同比增長105%,約佔總營收的80%。
整體來看,2023年,錦波生物銷售的醫療器械產品實現收入6.8億元,佔比達到87.15%,較上年同期增長122.66%,毛利率爲93.18%。醫療器械產品的銷售增長主要來自於薇旖美的銷售增長,公司其他業務佔比較小,2023年功能性護膚品營業收入7593.4萬元,佔比9.73%,原料板塊營業收入2418.1萬元,佔比3.1%,同比增長了42.89%,主要得益於切入了國際品牌歐萊雅的供應鏈。
新玩家跑步入場
來自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7年-2021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模從15億元攀升至108億元,其預測2027年有望達到108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42.4%。此外,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在整個膠原蛋白產品市場中滲透率預計在2027年也將增至62.3%。
據相關公開資料,2024年以來,頻頻出現重組膠原蛋白的投融資項目,例如今年4月,美萊醫療就戰略投資了湘雅生物,湘雅生物是致力於第三代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新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的創新企業。4月,專注重組膠原蛋白合成生物技術應用的福萊明生物獲得鏡湖資本、廣東醫保藥業等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融資。5月、9月重組蛋白創新藥物及合成生物創新產品研發商君合盟,獲得了通化東寶的1億元B輪融資和來自國投創合、弘盛資本、元禾控股、新氧集團等超過2億元的B+輪投資……
隨着資本快速介入,重組膠原蛋白相關業務以及市場也正在發生鉅變。並且,同樣作爲重組膠原蛋白研發領軍企業創健醫療也在11月剛剛掛牌新三板,成爲繼鉅子生物、錦波生物上市後的重組膠原蛋白第三股。
相關分析人士表示,膠原蛋白作爲新型材料,目前的成長性比較良好,不過該產品同樣也面臨着競爭加劇的問題,不少藥企和研發機構開始加入到重組膠原蛋白的競爭中來,資本也在積極推動行業變革,老玩家要想守住現有的市場以及利潤水平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各大企業也在加碼對三類醫療器械證的獲取中,相關媒體報道認爲,明年將迎來三類器械證獲批高峯,爲重組膠原蛋白市場再添“一把火”。
當前,錦波生物之所以能夠“獨領風騷”,最大優勢在於三類醫療器械證仍然稀缺,僅有錦波生物兩款產品獲批,不過,很快這個局面將會被打破。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創健醫療已有5款產品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獲批,其中應用於面部注射填充的重組III型膠原蛋白植入劑正在註冊申報中。
福瑞達則在近日公開表示,目前研發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三類醫療器械正在進行註冊檢驗,高分子鏈透明質酸三類醫療器械即將進入臨牀試驗階段。
一向“樂觀”的券商分析師對於錦波生物明後年的增速也非常保守。
國金證券研報預測錦波生物2024年-2026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05億元、9.69億元、12.39億元,同比增長135%、37%、28%。銀河證券的預測爲2024年-2026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96億元、9.89億元、1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2%、42.18%、24.35%。華源證券預測2024年-2026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18億元、10.67億元、13.81億元,同比增長139.52%、48.64%、29.4%。
綜合上述券商預測,對於錦波生物2025年之後的業績表現,券商均認爲不太可能維持超過100%的增幅。
另外,錦波生物股價在暴漲將近15倍後,也開始出現盤整向下震盪,自10月8日一度衝擊293.62元/股高點後,公司近幾月股價震盪向下,如今在214元/股附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