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美中嘉和2億元融資租賃救急 業績承壓何時好轉?

財中社
2024-12-18

  12月18日,美中嘉和(02453)宣佈與中關村科技租賃簽訂融資租賃協議,本金總額不超過2億元,爲期四年,通過售後回租醫療設備獲取資金。公司控股股東醫學之星及楊建宇將向中關村科技租賃提供擔保,作爲融資租賃的抵押。

  此消息看似爲企業發展注入活力,然而深入剖析美中嘉和發展歷程與現狀,卻能發現諸多問題。

  業績承壓,多年運營未達預期

  美中嘉和長期專注腫瘤醫療領域,已在全國佈局腫瘤影像診斷與放射治療中心,旗下廣州泰和腫瘤醫院2017年運營,是華南地區質子治療的先行者。

  但多年運營下來,成效與預期存在差距。

  從財務數據來看,問題頗爲嚴峻。2020年至2023年,美中嘉和營收雖有增長,從1.66億元逐步上升到5.39億元,可淨利潤卻持續深陷虧損泥潭,分別爲-5.85億元、-8.17億元、-5.41億元、-3.73億元,這種增收不增利狀況反映出企業運營效率低下。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運收入2.19億元,淨利潤虧損1.81億元,四年半時間虧損近25億元。詭異的是,截至12月18日收盤,公司總市值超過百億元,是什麼支撐起了如此之高的市值?

  2024年上半年,美中嘉和經營現金流爲-1.79億元,同比-36.64%,日常經營活動中資金流出大於流入;投資現金流爲-4.64億元,上年同期爲-0.04億元;期末總負債35.62億元,同比增長3.85%,資產負債率爲62.28%。

  此次融資租賃,雖暫時緩解資金壓力,但也暴露其資金規劃短板。爲何在已有多年運營經驗後,仍需依賴售後回租這種方式獲取資金?而且,控股股東提供擔保雖看似支持,卻也反映出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過度依賴內部關聯方的信用背書。

  《財中社》發現,美中嘉和主營構成中醫療機構收入佔比高達62.94%,銷售及安裝醫用設備及軟件收入佔比33.43%,經營租賃和管理技術支持收入佔比較小。2024年上半年,醫療機構業務收入爲1.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醫院業務1.59億元有所下滑。

  據券商研報,2024年上半年,美中嘉和醫院業務繼續承壓,收入增速受到消費低迷等因素影響。儘管公司旗下醫院業務體量有所提升,但仍需關注消費增速對行業需求端增速的影響。腫瘤醫療服務具有剛需性,因此公司在下半年的收入增速可能會略高於板塊整體增速,但仍面臨扭虧爲盈壓力。

  除上述事件外,美中嘉和近期在股權質押方面亦有動作。

  10月14日,美中嘉和控股股東上海醫學之星以中誠爲受益人,額外質押6410萬股內資股用於貸款融資擔保,此部分佔其持有美中嘉和股份總數約33.34%。加上此前2307萬股質押,其質押的內資股共佔美中嘉和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2.17%。

  此外,美中嘉和2008年成立,泰和誠醫療(CCM.N)是其第二大股東,截至2024年12月17日持股15%左右,截至上半年末泰和誠醫療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美中嘉和28.7%的股權。

  泰和誠於2009年在紐交所上市,長期專注影像診斷、放療及腫瘤專科醫院相關業務。但近年泰和誠醫療業績不佳,2024年上半年收入2.19億元,同比下滑 23.09%;歸母淨利潤-1.72億元,上年同期爲虧損9099萬元,同比銳減89.33%。

  12月18日收盤,美中嘉和股價爲14.12港元,下跌1.12%,換手率0.33%,呈現股價微跌、交易相對清淡態勢。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