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今,國資委陸續發佈一系列文件強化國企法律、合規、風險、內控一體化管理,在一體化管理信息化和數字化方面多次提到“嵌入業務流程、互聯互通、實時監測、自動預警”等關鍵詞,嵌入式風控、合規是企業穩健經營和發展的趨勢。2022年OpenAI發佈ChatGPT,生成式AI在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和應用層面實現重要突破。目前大模型在知識問答、知識生成方面的表現較爲驚豔,能夠快速進行文件檢索、文件生成、圖片生成、視頻生成、製作PPT等,而在企業管理領域大模型能夠發揮哪些價值是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和嘗試的。
法智易持續深耕企業法律、合規、風險、內控業務領域,對於大模型在企業管理上的應用進行深入持續思考。我們發現大模型在C端用戶的應用場景,無法直接照搬到企業業務中,企業業務具有專業、嚴謹和規範的特點,但大模型所擅長知識問答和生成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和不可解釋性,如何在發揮大模型的能力優勢的同時,還能兼顧企業規範應用要求,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命題。大模型技術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在企業經營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大量未能充分發揮“數字化”價值的文件類知識,應該利用大模型的語言理解能力將文件類知識數字化和動態化。
研發思路
企業所有做的事情我們統稱爲“業務”,業務開展往往是跨部門、跨專業的,所以很容易出現以“職能”主線各自爲戰的情況。以擔保業務爲例,企業的擔保管理制度和具體業務細則中對擔保業務流程、部門職責分工和具體業務要求進行詳細規定,擔保從申請到最終執行擔保、擔保解除,有資產管理部門、總經辦、檔案管理部門、法律風控部門、財務部門等多個部門參與,業務流程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會細化到很多審批流程和文件,例如擔保決策環節,需要在總經理辦公會上彙報詳細方案,對對可行性、擔保主體、擔保方式、擔保餘額、擔保期限、擔保費率、反擔保方式(如有)等要素形成決策意見,上會通過後簽訂擔保合同,財務部、法律風控部需要分別對合同約定從財務、合規和法律風險角度進行審查,如果最終擔保發生風險引發訴訟,還會形成案件裁判文書和內部覆盤總結報告等文件。現在這個業務過程中,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審批流程從環節上保證了合規,但具體審批職責是否按照制度落實到位,應確認的風險點是否均確認完成,難以在執行過程中得到保證。
爲了將制度要求、崗位職責落實到位,企業花費大量精力梳理製作矩陣、清單,以期對合規風險檢查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在製作過程中出現新的問題,一是梳理口徑標準不一致,業務閉環難以貫通,例如規章制度按照制度層級和分類進行梳理,往往只能到業務領域層,但合同審查時對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的要求則需要細化到條款級、要素級,二是更新頻率較低,由於梳理過程較爲龐雜,有些企業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纔會進行一次系統性更新,但實際信息的更新頻率速度非常快,可能伴隨業務發展隨時進行調整,信息更新後如何讓關聯業務也能快速更新信息,這也是個問題,三是與流程打通非常難辦。這三個問題的存在,使得大部分諮詢和清單成果均成爲“沉默資產”,躺在文件櫃裏,難以真正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發揮價值。
我們在開展具體業務實踐中發現,業務流程中的各類文件和審批流程,其核心都是圍繞“業務要素”,制度、審批、合同等都是對“業務要素”的規定和規範,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迴歸業務本身,將業務開展的核心要素提煉出來,作爲貫通這個跨部門業務流程的“通行證”。制度條款、議題方案、合同條款、裁判文書條款、總結報告條款,我們都可以藉助大模型的語言理解能力將這些條款與業務要素對齊。例如我們在審查擔保合同時,對於反擔保措施的審覈,就能輕鬆獲取到反擔保措施的制度合規要求、反擔保合規審查責任部門/崗位、同類業務反擔保措施的設計、歷史因反擔保發生糾紛的訴訟案件這一連串信息,進而更高效地判斷當前的擔保業務是否應該設置反擔保條款,以及採用什麼樣的反擔保方式合適。
我們今天提出的這個思路並不是法智易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在服務每個客戶的過程中逐步識別和形成的。前面中國石油的客戶分享的合同和案件智能化應用,就是我們形成這個思路的基礎,最近我們也在給很多企業做制度管理,不僅僅是制度審批流程,而是將制度進行條款化和標籤化,在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制度、合同、案件包括合同依據這些文件,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都回歸到了同一條主線。
產品定位
在這個思路形成後,我們研發了今天發佈的極小易智能應用平臺。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對這個平臺進行定位。
01
極小易智能應用平臺是一個應用大模型的平臺,我們在平臺架構設計上將平臺功能與大模型進行解耦,支持使用不同模型,比如開源模型或者企業自有模型,當然也可以使用電科的“小可”大模型。
02
極小易智能應用平臺是一個能獨立運作同時也能與企業現有業務系統進行融合嵌入的平臺。前面分享的中國石油案件智能化應用,其實就是基於這個平臺能力與糾紛案件管理系統進行融合,糾紛案件管理系統解決業務流程的問題,極小易智能應用平臺解決文書智能分析的問題,分析結果提供給糾紛案件系統進行應用。現在我們正在交付制度管理項目、合同智能化項目,也都是利用平臺提供獨立智能化能力,與企業已有系統功能進行嵌入和融合,終端用戶感受不到新增的這個系統,但是能夠感覺到原有系統更加智能、更加好用。
03
極小易智能應用平臺是一個攜帶知識的平臺,這裏面最核心的知識就是業務要素,IT的語言也叫業務標籤,企業的具體業務開展過程千差萬別,但在同一經濟社會中的業務要素相對穩定和趨同,這就使得我們的知識沉澱形成可能,平臺知識可以在不同企業快速複用。
產品功能
平臺具體功能包括任務工作臺、業務領域管理、業務標籤管理、文本智能提取、法律文書智能分析、合同智能審查、合規審查等,平臺提供標準API便於企業接入現有系統,儘量減少對現有系統的入侵和改造。目前基於平臺我們已經構建了一些典型應用,在知識積累上也有一些成果,列出來的這些功能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對極小易智能平臺感興趣,可以聯繫我們進行進一步演示和交流。謝謝大家。
太極法智易
北京太極法智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太極法智易)是太極股份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成員企業,作爲中國領先的管理軟件與服務提供商,近 20 年太極法智易在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領域深耕,服務近千家大中型企業, 形成了智能合同法務管理(CLM)、智慧風控合規管理(ERM)和數字化採購管理(SRM)爲核心的產品解決方案。太極法智易以卓越的軟件產品和領先的技術能力服務於中國500強及行業百強企業,爲新能源,製造業,金融行業,石油石化行業,交通運輸行業,農牧行業,地產行業,醫藥行業等20餘個行業提供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