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報道,由於電動汽車在歐洲和美國的普及速度放緩,以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大幅下滑,保時捷將被迫重新評估其電動汽車計劃——到2030年使80%的銷量都來自電動汽車。外媒報道稱,這些因素正在動搖保時捷的電動汽車轉型計劃。
據報道,保時捷在718 Boxster和718 Cayman電動版車型的項目中遇到了困難,由於電池問題,項目進展落後於原計劃。
保時捷發現,在用純電系統替代中置發動機燃油系統的過程中,他們很難保持跑車現有的駕駛特性。
這些挑戰導致保時捷頻繁要求電池供應商Valmet Automotive進行更改。爲滿足保時捷的需求,Valmet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專門建立了一個工廠。報道稱,Valmet要求保時捷爲額外的工作支付報酬,然而保時捷並不願意支付,或只願意支付其中的一部分。
報道稱,718系列的燃油車型原定於明年夏天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動版車型,然而這一目標目前存在不確定性。
由於電動汽車銷量放緩,保時捷正在考慮如何調整其中期車型政策,以儘可能長時間地利用其內燃機平臺。
報道稱,保時捷的一個想法是更新卡宴(Cayenne)SUV車型所使用的平臺。截至目前,保時捷只計劃進行一些小幅調整。電動版卡宴原計劃於2026年發佈,但也有可能推遲。據報道,Panamera被標榜爲保時捷最後一款純燃油車型,可能會在2030年之後迎來改款。
據悉,保時捷最大的變化可能與計劃於2027年推出的七座電動大型SUV有關,該車型定位在卡宴之上,代號爲K1,面向中國和美國市場。目前,保時捷的工程師們正在評估是否有可能爲其配備內燃機。
K1原計劃使用母公司大衆集團的可擴展系統平臺(SSP),該平臺僅支持電驅動。而保時捷的一個替代方案是讓K1使用卡宴的內燃機平臺。
保時捷位於斯圖加特(Stuttgart)附近的祖芬豪森(Zuffenhausen)工廠也感受到了電動汽車危機的影響,該公司正在考慮是否將銷量低迷的Taycan的生產從主工廠轉移到萊比錫(Leipzig)工廠。
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Taycan在歐洲的銷量同比下降了52%,至7,548輛。此外,保時捷在歐洲僅售出6,377輛純電動Macan。
保時捷在中國的困境最爲嚴峻,今年三個季度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29%,至43,280輛。這一大幅下滑導致保時捷在今年前九個月的全球銷量下降了7%。
保時捷將銷量大幅下滑歸咎於中國正在進行的價格戰以及該公司“以價值爲導向的銷售策略”。然而,保時捷首席財務官Lutz Meschke也承認,這也是由於中國市場的競爭正在變得日益激烈。
Meschke在發佈保時捷第三季度業績時說道:“在中國市場,價格在7萬至8萬歐元的高端內燃機車型要與中國市場上售價3萬歐元的電動車型展開競爭,而且這些電動汽車具備很多吸引消費者的功能。”
Gartner分析師Pedro Pacheco認爲,保時捷和其他傳統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本土汽車製造商所蠶食,因爲後者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性能、更好的數字功能和更低的價格。
Pacheco說道:“從前,傳統品牌的品牌影響力無可爭議。但是現在,中國消費者正在尋找其他的選擇。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是,純電動汽車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了頂級的性能。”
Pacheco補充說道:“放棄電動汽車就意味着放棄中國市場。中國引領着高端汽車的未來。在軟件和電動汽車性能方面表現不佳的品牌,不僅會失去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在歐洲和美國也會遭遇類似的難題。”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