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園港交所上市,質量管控任重道遠

金桔網
2024-12-29

近日,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爲0999,旗下包括“小菜園”“觀邸”“復興樓”“菜手”等品牌,但公司收入主要來自小菜園品牌門店,從整體業績數據來看,上市後的小菜園品牌知名度和盈利能力問題迫在眉睫。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安徽銅陵人汪書高開出了第一家小菜園門店,菜餚以徽菜家常菜爲主,招牌菜包括徽州臭鱖魚、農家紅燒肉、瓦罐湯等,客單價在50元-70元之間。

目前,小菜園仍採取自營模式。直營模式下門店擴張資金壓力巨大,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需精細打磨,門店盈利能力成爲接下來的一大考驗。

公告稱,小菜園計劃於2025年、2026年分別新開160家、180家小菜園門店。如果目標達成,小菜園將在2026年底突破“千店”目標。具體到開店費用,招股書顯示,每一間小菜園門店的前期費用在130萬-170萬元,主要包括裝修、購買設備等。這也意味着,未來兩年,每年的開店成本均將超過2億元,這也是小菜園上市募資的原因之一。

隨着門店的快速擴張,小菜園也面臨着食品安全問題質疑。據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小菜園被投訴案例有29起(截至2024年12月29日),投訴內容涉及紅燒肉含異物,服務態度等問題。

此外,今年6月,小菜園曾陷“員工健康證造假”風波。從用工情況看,餐飲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個小菜園餐廳配備約28名員工,包括1名店長、1名廚師長、1名副廚師長和25名基層員工。

另外,2022年和2023年,就發生了18起行政處罰,處罰對象涵蓋小菜園在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等地設立的多家子公司及門店。

根據公開信息,小菜園門店經營用的食材上不止一次被檢測出氧樂果、噻蟲胺等農藥超標,多次檢測出違禁藥物有機氯農藥五氯酚酸鈉;以及食材上重金屬鎘、鋁等殘留超標問題也時有發生;此外,還屢次因寶寶碗、筷子等餐具清洗消毒不合格,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含有大腸桿菌等問題登上抽檢黑榜;另外多家門店還屢次因使用過期食材、食材不合格等問題受到行政處罰。

總之,小菜園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要維護好品牌形象和內部管理的優化,加強食品安全管控,提升服務質量,以增強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從而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讓上市成爲公司發展的新起點。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