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動力電池龍頭孚能科技將易主,廣州國資持續進擊

藍鯨財經
01-02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1月2日訊(記者 王曉楠)2025年新年第一天,孚能科技(688567.SH)拋出籌劃控制權變更公告,百億市值的動力電池第一股將迎新主。

2020年登陸資本市場的孚能科技,在上市僅三年之後便謀劃賣身國資。2023年7月,廣州國資出手劍指孚能科技實控權,但從股權轉讓方式變更爲定增入股之後,便沒了下文。2024年12月,廣州國資再度出手,孚能科技股東深圳安晏將向廣州工控控股的工控資本轉讓不超過總股本2%的股權。

對於此次籌劃“易主”,市場對廣州國資加碼孚能科技實控權的猜測甚囂塵上,但孚能科技並未給出明確回應,僅對藍鯨新聞表示,一切以公告爲準。

上市三年後就計劃賣身廣州國資

1月1日晚,孚能科技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Farasis Energy(Asia Pacific)Limited(以下簡稱“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動人贛州孚創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贛州孚創”),擬將部分公司股份進行協議轉讓。若上述事宜達成,孚能科技的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將發生變更。

截至9月30日,香港孚能直接持有公司2.43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9.87%,爲孚能科技第一大股東;其一致行動人贛州孚創持有1713.07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4%。目前,孚能科技實控人爲YUWANG(王瑀)、Keith D. Kepler。

成立於2009年的孚能科技,於2020年7月登陸科創板,上市才四年多,公司就已經兩度籌劃“易主”。

2023年8月,孚能科技復牌並對外披露,7月31日,公司控股股東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動人贛州孚創、實控人YU WANG、Keith D. Kepler和廣州工控及其所控制的主體廣州創興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合計持有的孚能科技5%股份。

根據公告,香港孚能、贛州孚創分別將其持有的6071.95萬股和19.48萬股轉讓給廣州創興,合計轉讓孚能科技5%的股份,轉讓價格爲28.37元/股,轉讓款項總對價爲17.28億元。這一轉讓價格,較孚能科技7月25日停牌時的價格22.03元/股,高出近三成。

如果這次協議轉讓完成,廣州創興將直接持有1.05億股,佔股份的8.6228%,廣州工控及其所有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2.2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8.641%。孚能科技控股股東將變爲廣州工控,公司實控人將變爲廣州市人民政府。

爲了確保廣州國資方面控制董事會,雙方還就公司治理作出了約定。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Kepler及其提名、委派的董事、監事應在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審議相關議案時投贊成票且配合廣州創興、廣州工控建議的投票方案進行表決以促成廣州創興、廣州工控提名的董事、監事當選。

實際上,廣州國資與孚能科技早已結緣。2022年11月,孚能科技披露了定增發行結果,公司定增發行1.4億股,發行價格23.7元/股,募集資金33.18億元,廣州國資旗下的廣州工控、廣州產控和廣州創興包攬了前述定增股份。此外,廣州工控控股的工控資本持有孚能科技1.51%股權,廣州產控持有的產投私募持有0.64%股權。

彼時,計劃“入主”孚能科技的廣州工控,給出的理由是看好動力電池行業未來市場前景。但時隔四個月後,前述交易方案發生調整。

2023年11月29日,交易雙方簽訂終止函,廣州工控獲得孚能科技控制權將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由老股東協議轉讓轉換爲廣州工控認購公司未來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份,擬取得不超過孚能科技定向增發後總股本的12%股份。

目前,上述定增事項未有新進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廣州工控、廣州創興和廣州產控分別持有孚能科技4.04%、3.61%和3.8%的股份,分別爲孚能科技第三大股東、第五大股東和第四大股東。

對於此次再度籌劃實控人變更一事,是否仍與廣州工控有關,藍鯨新聞致電孚能科技,公司表示一切以公告爲準。

2024年12月5日,廣州國資繼續加碼,孚能科技公告顯示,公司股東深圳安晏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轉讓給工控資本或其關聯方,轉讓數量不超過2444.2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而工控資本進行本次交易旨在支持廣州工控繼續謀求孚能科技實控人地位。

孚能科技股票自1月2日上午開始起停牌,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2個交易日。2024年12月31日,孚能科技報收11.6元/股,總市值爲141.8億元。

持續虧損待解,四年更換三任總經理提振業績

資料顯示,作爲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孚能科技主要從事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儲能電池及系統、新興業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2020年上市至今,孚能科技營收從2020年的11.2億元一路漲至2023年的164.36億元,但此期間內,公司淨利潤卻連年虧損,四年累計虧損40.79億元。

對於2023年鉅虧18.68億元,孚能科技解釋稱,期初高額庫存導致毛利潤率擠壓,並計提資產減值損失,2023年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5.14億元。除此之外,還有合資公司絲綢之路儲能產業有限公司虧損2.7億元,以及來自“炒股”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等。

2023年度,孚能科技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爲2.51億元。主要是由於被投企業億咖通科技 (ECX.O)股價下跌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1.12億元,振華新材(688707.SH)股價下跌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6642.29萬元,以及京能基金淨值下降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7262.55萬元。

在2023年年報中,孚能科技也坦言,虧損主要是因爲經營管理能力及國際市場經驗仍不足以應對日益加劇的市場變化,公司爲出海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

2023年下半年,孚能科技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更換了總經理和營銷、財務、研發、生產、海外負責人。其中,王志剛由孚能科技總經理變更爲副總經理,陳斌波接任總經理一職;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張峯於2023年9月開始負責海外業務等。

然而不足一年,2024年6月8日,陳斌波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孚能科技總經理職務,辭任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由董事長YU WANG(王瑀)代行總經理職責。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孚能科技已經更換了三任總經理。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曾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孚能科技將繼續增強經營管理能力,核心崗位、關鍵角色要以能者居之,勝任與否由既定期限內業績評判。

目前,孚能科技產品聚焦三元動力電池,同時拓展磷酸鐵鋰、鈉離子等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和電池包,孚能科技專注軟包路線2024年,孚能科技大軟包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進入量產出貨階段。

秉承“投產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的孚能科技,其近些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是居高不下。孚能科技研發費用從2020年的3.72億元一路上升到2023年的7.4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爲5.38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業績依舊承壓。公司營業收入爲92.12億元,同比下降17.98%;虧損3.04億元。對於虧損,孚能科技表示,主要原因包括毛利率下降、投資虧損和資產減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