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諸位還有印象嗎?
天境生物最早是以“別喫我”的CD47、腺苷通路的CD73作爲發家點的。
但是繼被艾伯維退貨便銷聲匿跡的CD47抗體Lemzoparlimab後,分拆之後的美國天境生物(I-Mab)又宣佈暫停了對CD73抗體Uliledlimab的開發。
天境最早做的兩個管線,現在都被美國天境放棄了,轉而重點推進CLDN18.2/4-1BB雙抗Givastomig(TJ-CD4B)的開發。
不過,由於受到Givastomig潛在前景的提振,天境生物的股價不跌反升。截止當日收盤,上漲14.91%,報1.08美元/股——擺脫了此前半個月低於1美元的尷尬價格。
美國天境暫停CD73
事實上,在2024年2月7日,天境生物宣佈分拆中國業務,將天境生物全部中國資產,包括團隊、管線,轉讓給了天境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美國天境只帶走了CD73單抗TJD5(Uliledlimab)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權利,以及兩款雙抗TJ-CD4B(Claudin 18.2/4-1BB)和TJ-L14B(PD-L1/4-1BB雙抗)的部分海外權益。
本次美國天境宣佈暫停對CD73單抗Uliledlimab開發的原因是——以便公司能將資源集中在推進核心項目givastomig的開發上。因此,對Uliledlimab的進一步臨牀投資將被擱置。並未披露是否與Uliledlimab的本身有關。
美國天境表示,將繼續監控可用的數據,有望恢復臨牀開發。
新聞稿也同時披露了,國內的天境生物(TJ Biopharma)正在進行一項僅限於中國的隨機研究,以評估Uliledlimab聯合CPI(特瑞普利單抗)治療CD73高表達的NSCLC患者。
國內的CD73抗體Uliledlimab工作並未停擺,且由賽諾菲買單。
賽諾菲買了國內權益
在2024年9月,中國天境生物和賽諾菲做了一場BD交易。
賽諾菲以約3200萬歐元(約合2.5億人民幣)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最高不超過2.13億歐元(約合17億人民幣)的潛在總金額,獲得了Uliledlimab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獨家許可權。
也就是說,Uliledlimab在中國的開發工作將由賽諾菲來買單。
而一旦,Uliledlimab在中國的臨牀取得成功,美國天境手握Uliledlimab除大中華外的全球權利,是穩賺不賠,進可以等待數據重啓臨牀,退可以高價出售手中權利。
CLDN18.2/4-1BB的潛在前景
實際上,美國天境本次發佈的通稿當中,最重要的是,將CLDN18.2/4-1BB雙抗Givastomig列爲公司產品組合優先次序後的主導臨牀項目。
Givastomig(TJ033721 / ABL111)是一種靶向CLDN18.2陽性腫瘤細胞的雙特異性抗體,在表達CLDN18.2的腫瘤微環境中通過4-1BB信號通路有條件地激活T細胞。Givastomig正在開發用於一線轉移性胃癌,在其他實體瘤中顯示出具有更多潛力。
在2024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 2024)上,所公佈的Givastomig的1期臨牀數據顯示:在接受5mg/kg至18mg/kg劑量的患者中,Givastomig的總緩解率(ORR)爲16.3%(7/43),其中7例緩解者中有5例(71%)曾接受過檢查點抑制劑(CPI)治療。此外,Givastomig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主要的不良事件爲1級或2級,且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
目前,Givastomig聯合納武利尤單抗加化療的1b期劑量遞增研究已完全入組(n = 17),迄今未達到MTD且未達到 DLT。天境生物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初公佈該研究數據。
基於劑量遞增研究中的早期積極數據,該公司正在擴大先前計劃的劑量擴展隊列,以包括兩個劑量隊列,每個隊列評估20名患者,總共40名患者。無論PD-L1表達如何,在≥1%的細胞中表達CLDN18.2強度低至1+的腫瘤患者都將被納入;預計將在2026年年初獲得數據。
除了積極的臨牀數據之外,被廣泛關注的還有市場對於Givastomig的BD合作預期。
根據有關報道,BMS(百時美施貴寶)持續在CLDN18.2靶點上佈局,由於去年退還了禮新生物的CLDN18.2 ADC,而根據Givastomig與O藥聯用的潛在臨牀前景,BMS很可能對Givastomig感興趣。
受到以上兩個利好消息的影響,截止當日收盤,美國天境生物的股價上漲14.91%,報1.08美元/股——擺脫了此前半個月低於1美元的尷尬價格。
小結
分拆當初,美國天境一共帶走三條管線,CD73單抗被暫停、CLDN18.2/4-1BB雙抗升咖、PD-L1/4-1BB雙抗則是由合作方ABL Bio繼續不急不緩早期臨牀開發着。
目前,美國天境生物報告,截止2024年9月30日,現金餘額爲1.844億美元,預計將支持到2027年的運營提供資金。
1.844億美元的現金流,推進一款還在早期臨牀階段的雙抗開發,還是比較充裕的。
參考資料:
1.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i-mab-announces-portfolio-prioritization-of-givastomig-cldn18-2-x-4-1bb-bispecific-antibody-as-lead-clinical-program-302342671.html
2.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i-mab-pauses-sanofi-partnered-prospect-make-play-busy-cldn182-space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