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的最新野心,已經是AGI時代大一統

觀網財經
01-07

“請問有椅子可以讓我坐一會兒嗎?”

手持一塊碩大“盾牌”,擺出美國隊長的pose之後,年過六旬的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似乎有些體力不支了。

當地時間1月6日晚,黃仁勳在拉斯維加斯的CES 2025上帶來開幕演講。性能翻倍的5090、性能與4090相當卻只賣三分之一價格的5070……英偉達新一代顯卡的發佈足以讓遊戲玩家興奮,不過跟這個耗盡老黃體力的大傢伙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就是巨型芯片系統NVLink72。

黃仁勳手裏的“盾牌”,其實只是NVLink72的縮小模型。真正的NVLink72由72塊Blackwell GPU構成,整體重量達到1.5噸,據稱算力超過世界上最大、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黃仁勳的目標,是滿足世界上所有數據中心的算力需求。

這應該不僅僅指現有的算力需求,黃仁勳還想要創造更多的需求。在演講中,黃仁勳還正式介紹了其世界基礎模型NVIDIA Cosmos和語言基礎模型NVIDIA Llama Nemotron。作爲一個物理模型,Cosmos能夠生成海量仿真物理數據,幫助自動駕駛和機器人企業訓練自己的算法。

並且,Cosmos是一個開源模型。作爲算力基礎設施提供者的英偉達,正試圖把模型也變成標準化的基礎設施,而使用模型的企業也會與英偉達算力深度綁定。

黃仁勳的目光,已經投向AGI時代的大一統。

“滿足全球數據中心需求”

早在去年,英偉達就發佈過Blackwell架構的超級芯片系統GB200,由兩顆B200 GPU、一顆Grace CPU構成。這個思路簡單來說,就是一塊芯片做不到的事,就把兩塊芯片疊加起來。

此次發佈的NVLink36和NVLink72更是把這個思路發揮到極致。

NVLink72包含72個Blackwell GPU,144個芯片,總共有130萬億個晶體管,2592個CPU核心,並以HBM內存相連。

黃仁勳表示,一個NVLink72芯片的的AI浮點運算性能是1.4exaflops,比世界上最大、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大。

除了算力巨大,Blackwell架構的芯片與上一代相比,每瓦性能提高了四倍,每美元性能提高了三倍。

黃仁勳指出,目前大模型的token生成速度爲每秒20到30個,與人類閱讀速度相當。但未來,GPT-O1、O3和Gemini Pro等新模型能夠進行自我對話和反思,因此token的生成速度將大幅提高,因此必須大幅降低算力成本,才能讓數據中心盈利,也就是創建NVLink的原因。

黃仁勳表示,Blackwell目前已在45家工廠全面投產,由約15家計算機製造商提供200多種不同配置的系統,採用液冷、風冷等多種冷卻方式,並支持多種CPU和NVLink配置,以滿足全球數據中心的需求。

“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

英偉達另一個意義重大的發佈是Cosmos。

Cosmos的含義是“宇宙”,體現出英偉達對這個世界模型寄予的極大期望。

其實去年年中,Cosmos項目就已經引起外界注意。爲了獲取現實世界數據,據說英偉達從YouTube及其他視頻平臺大規模下載視頻內容作爲訓練數據餵給Cosmos,引發了一些版權爭議。谷歌和Netflix公開聲明,禁止任何未經授權的內容抓取行爲。

Cosmos究竟扒了多少數據?這次黃仁勳給出了答案——2000萬小時的視頻訓練。

黃仁勳介紹,Cosmos優先考慮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行業的需求,開發者可以使用NVIDIA Omniverse構建基於物理的、地理空間精確的場景,然後將Omniverse渲染輸出到Cosmos,後者生成逼真的、基於物理的合成數據,涵蓋不同的物體、環境以及天氣、時間或極端情況等條件。

相較於語言模型可以使用全網語料訓練,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的訓練需要來自真實世界的訓練素材,獲取成本高昂,成爲具身智能發展的最大障礙。爲解決真實數據難以獲得的問題,很多企業都轉向了使用機器生成的仿真數據進行訓練。

而Cosmos有望爲大量無力自己生產仿真數據的企業,提供一個廉價方案。

作爲自動駕駛領軍者的特斯拉,會不會感受到巨大的威脅?

X平臺知名博主Sawyer Merritt對此評論說,Cosmos看上去是爲傳統汽車製造商準備的,它們的現實世界數據收集幾乎爲零,落後特斯拉多年,合成數據有望解決這一問題,但未必能完全解決,因爲合成駕駛數據有點像使用 ChatGPT,數據質量未必完全可靠。

馬斯克轉發了這條博文,並評論說——正確(correct)。

但黃仁勳已經發出了宣言:希望開源的Cosmos能像LLAMA 3改變企業AI一樣,改變機器人和工業AI領域,通用機器人即將迎來“ChatGPT時刻”。

除了秀技術之外,黃仁勳演講中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展示自己的朋友圈。

在介紹Cosmos模型時,黃仁勳在臺上一口氣請出了14臺不同品牌的機器人產品,其中6臺來自中國,分別是宇樹、智元、星動紀元、銀河通用、傅利葉和小鵬的產品。

比亞迪、理想、小米、極氪等中國新能源車企,將搭載英偉達下一代智能駕駛芯片Thor。豐田則將與英偉達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

成熟的開發生態,一向是英偉達除了硬件之外同樣重要的護城河。通過開源Cosmos和 Llama Nemotron兩個模型,無論英偉達能否真正威脅到特斯拉和OpenAI的領先地位,它都有助於“技術平權”,讓更多企業快速進入AI領域,從而極大擴展自己的用戶規模。

藉助強悍的硬件性能和麪向物理世界的開源基礎設施,英偉達的野心不言而喻——要在AGI時代繼續強化自己的算力壟斷。

責任編輯:十八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