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戰”港股IPO修成正果 宜賓銀行下週掛牌

中證報
01-08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四川即將迎來第三家上市銀行。根據相關安排,宜賓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月8日結束招股,預計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宜賓銀行官網顯示,該行近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計劃全球發售6.884億股H股。若宜賓銀行此次成功上市,其將成爲繼成都銀行瀘州銀行後,四川省第三家上市銀行。

  港股自2021年9月東莞農商銀行上市後、A股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後,資本市場已經很久不見銀行IPO的身影。多位受訪人士認爲,在全面註冊制下,中小銀行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經營穩健性以及資產質量等因素都會對其上市帶來重要影響,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應是中小銀行認真思考的問題。

  ● 本報記者 吳楊

  四川將迎第三家上市銀行

  2006年註冊成立的宜賓銀行是一家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的城市商業銀行。根據宜賓金融監管分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宜賓銀行是宜賓市總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同時根據四川金融監管局的數據,截至同日,以註冊資本來看,宜賓銀行也是宜賓市最大、四川省內第二大的城商行。

  目前,宜賓銀行總資產已突破千億元大關。招股書顯示,受益於該行強大的發展戰略和具有區域特色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組合,例如設立服務白酒產業、綠色新能源產業及科技型企業的專業支行,以及向五糧液集團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銀行承兌匯票服務,宜賓銀行資產規模由2021年末的684.90億元增至2023年末的934.44億元,再增至2024年6月末的1001.93億元,邁上千億元城商行臺階。

  值得一提的是,宜賓銀行“含酒量”很高。根據招股書,該行第一大股東爲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99%。宜賓市財政局、宜賓市翠屏區財政局和宜賓市南溪區財政局也是該行的重要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爲19.987%、19.98%和16.94%。

  宜賓銀行自成立以來進行了多輪增資擴股,最近一輪增資擴股發生在2021年底,該行註冊資本增至39億元。

  與A股、港股上市城商行相比,宜賓銀行可謂是一家袖珍型城商行。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廈門銀行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資產規模最小,爲3984.55億元;瀘州銀行在港股上市的區域性銀行中資產規模最小,爲1651.62億元。上述兩家銀行2024年6月末的資產規模均超過宜賓銀行同期數據。

  回溯宜賓銀行上市之路,該行曾在2023年6月、2024年3月兩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2024年11月,宜賓銀行第三次向港交所遞表,12月通過港交所聆訊。根據安排,宜賓銀行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8日進行招股,預計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招股書顯示,宜賓銀行計劃全球發售6.884億股H股,發售價爲每股2.59至2.72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獲悉數行使,該行通過此次上市將最多募資20.74億港元。“我們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強化資本基礎,以支持業務持續增長。”招股書寫道。

  2022年11月,宜賓銀行董事長薛峯陪同四川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調研時表示,近年來該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顯著提升、公司治理持續改善、運營管理不斷優化,已具備登陸港股條件且上市優勢突出。

  候場排隊熱情不減

  謀劃上市或已經上市的四川省內銀行並非僅有宜賓銀行一家。成都銀行、瀘州銀行兩家四川省內城商行2018年先後登陸A股、港股市場。2024年4月,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公佈2023年四川省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名單,成都農商銀行位列其中;2023年初公佈的2022年四川省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名單中,樂山市商業銀行、宜賓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四川天府銀行均在其中。

  “正在排隊IPO的銀行,大多經歷了幾年候場。在此過程中,業績不理想、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機構戰略調整、重大事項進展等都會給上市進程帶來變數。”某金融諮詢公司一級諮詢經理向記者表示。

  華東某農商銀行高管直言,2022年該行有上市計劃,並積極進行了申請。後因遲遲未能達到各類上市指標要求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該行已放棄上市。

  近日,深交所發行上市審覈信息公開網站披露,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IPO審覈狀態出現變化,由此前的“中止”變爲“已受理”。截至記者發稿,廣州銀行IPO審覈狀態仍爲“中止”。

  2024年9月30日,廣州銀行、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因“IPO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審覈狀態變更爲“中止”。2024年12月30日,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包括招股說明書、審計報告等。

  2024年以來,馬鞍山農商銀行、海安農商銀行、藥都農商銀行撤回了IPO申請。對於撤回IPO申請的具體原因,其中一家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整體經營並未出現任何問題,只是近期有一起訴訟案件,可能構成重大事項,我們擔心會由此產生一定影響,所以暫時撤回上市申請。”記者注意到,滬深交易所均對企業IPO涉及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披露有明確規定。

  港股自2021年9月東莞農商銀行上市後、A股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後,已連續多年無一家銀行登陸資本市場。就A股市場來看,截至目前,共有7家銀行在“候場”上市。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分別爲湖州銀行、湖北銀行、崑山農商銀行,僅湖州銀行審覈狀態爲“已問詢”,其餘爲“已受理”;深交所主板4家,分別爲廣州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東莞銀行。

  在多位受訪人士眼裏,公開上市既能對內優化公司股權結構、補充資本,又能對外提升知名度。目前,仍有部分銀行在積極謀劃上市。

  “股權分散一直是我們上市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包括職工持股比例不滿足要求等。我們正在與利益相關方積極協商,妥善處理有關事項。我行的一些業績指標明顯優於部分已上市銀行,一旦有機會,我們會積極爭取上市。”東部地區某農商銀行人士說。

  持續修煉內功

  “銀行上市高峯期已過,不少銀行在調整自身發展戰略,上市計劃或推遲。另外,從市場角度看,部分銀行擔心,在銀行板塊估值較低狀態下,目前上市可能陷入破發的尷尬境地。”談及銀行上市進度漸緩,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當前,銀行股仍然處於大面積破淨狀態。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A股42家上市銀行的市淨率最高爲0.98倍,最低爲0.32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註冊制下尋求IPO,除滿足普遍的高標準外,資本市場更看重中小銀行是否具有清晰的股權結構、健全的公司治理、穩定的盈利能力、健康的財務狀況以及良好的市場前景。

  “2023年全面註冊制落地之後,資本市場對上市企業所屬領域或板塊有所偏向,更傾向於支持業績穩定、模式成熟、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新行業的企業上市。”南方地區某農商銀行高管直言。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爲,中小銀行總體實力相對較弱,公司治理有待完善,業績穩定性不強,這些都會加大上市難度。“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應是這些銀行認真思考的問題。”前述金融諮詢公司一級諮詢經理說。

  “中小銀行存款成本明顯高於大型銀行,而貸款客羣以中小微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爲主,導致其難以找到合適的貸款項目來有效覆蓋資金成本。在淨息差持續收窄的背景下,中小銀行不得不通過增加金融投資來提升收益水平,但效果有限。所以,當前中小銀行淨息差收窄的壓力比大型銀行更大。”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爲。

  浙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梁鳳潔表示,中小銀行有屬地化經營要求,經營區域對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盈利能力有天然影響。區域紅利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政務業務、實體業務兩方面:政務業務的繁榮度與當地政府融資能力、融資意願相關;實體業務發展情況一般與當地經濟活躍度和營商環境有關,經濟越活躍、營商環境越優越,則實體相關業務景氣度越高。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記者表示,中小銀行應主動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以本地化、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爲努力方向和行動要求,致力於成爲“小而美”“小而精”的高質量銀行,堅守普惠定位,提升專業化、差異化服務能力。例如,中小銀行未來可以利用人緣地緣優勢,不斷下沉服務重心,篩選出被大型銀行過濾掉的優質客戶,形成錯位競爭,圍繞大型銀行暫時沒有深耕的領域開拓業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