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能“隨地大小店”,陸正耀也不行

藍鯨財經
01-08

 文/最話FunTalk 梁豔琳‍‍ 

歡迎參加“看圖識庫”。

這是近期一個在社交平臺上頗有熱度的互動遊戲,讓大家分別說出自己能在幾秒鐘內找到藏在其他店鋪裏的庫迪咖啡店。

後來有人發現了訣竅,那就是找到那些犄角旮旯裏貼着的王一博海報,相比庫迪咖啡的logo,這個流量明星的臉還是要顯眼很多。

2024年5月,庫迪正式推出了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這是一種店中店模式,號稱具有佔地面積小、投資小、盈虧平衡點低等特點。庫迪計劃廣泛植入到便利店、連鎖餐廳等各類業態和場景中,以實現快速擴張和市場滲透。

不過,僅7個月之後,2024年12月24日,庫迪叫停了店中店模式,這意味着交3萬元押金就能開家庫迪咖啡店的模式已經過去了。

一位已經簽了合同,並且把保證金、設備金都交齊了的便捷店加盟商,在小紅書上吐槽,稱公司讓其退店處理,不然就加十幾萬升級快取店。

顯然,對於加盟商來說,無論哪個選項都將蒙受損失,更重要的是,對於任何人來說,開店都是一項慎重的選擇,如今創業計劃戛然而止,無疑是一重心理打擊。

至於爲什麼停止了店中店的招商,庫迪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但據庫迪的部分加盟商猜測,主要原因是很多店中店存在操作不規範、產品質量把關不嚴格等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拉低了品牌形象,還分走了原先加盟庫迪標準店的老加盟商的市場份額,例如之前加盟過庫迪標準店的劉先生就覺得,庫迪現在不去做品牌提升,而是拼命開店、降價,這不論對品牌本身還是對加盟商而言都沒有什麼好處。

劉先生覺得他花四五十萬和別人花幾萬塊錢的共用一個品牌,這顯然不太合適,而且如果這種店中店的品控出了一些問題,連帶着他們這些老加盟商的口碑也會受影響。

夾縫中求生存,庫迪一度將這句俗語具像化,但卻被現實擊退。然而,雖然店中店停了,但庫迪也比以前更土更LOW了。

8塊8的售價,與消費者心中對咖啡的價值錨定之間,原本有條夾縫,庫迪就是在這條夾縫中壯大起來的,但現在夾縫要被抹平了。

01

自2022年預製菜項目折戟,陸正耀推出了平價咖啡瑞幸的平替版以來,庫迪就走上瘋狂擴張的道路。

在商店、鄉鎮、學校、交通樞流等地方都能看到庫迪的身影,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年庫迪就新開了6520家門店,僅次於瑞幸,但是比星巴克、manner等一衆咖啡品牌的開店數量都要多出很多,2023年星巴克新開了1019家門店、manner新開了510家門店。

2024年尤甚,因爲這一年,庫迪開進了沙縣小喫。

李陽住在一棟老舊的居民樓裏,他說“現在喝咖啡方便了,庫迪咖啡就開在了我們家樓下沙縣小喫的裏面,也就四五平米,不仔細找都找不到”,李陽調侃道“現在真是有條縫就能開家庫迪咖啡店。”

這種店中店的模式也被很多人調侃爲“寄生模式”,在一般的“寄生關係”中,“寄生者”需要尋找合適的“宿主”。

庫迪選擇“宿主”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門店要多,不管是美宜佳、華萊士,還是蘇寧易購,這些連鎖品牌在國內的門店數都已經突破萬家,並且它們和庫迪都不存在競爭關係。

反觀其他的大型連鎖餐飲品牌或是便利店幾乎都已經涉足咖啡領域,比如在711、便利蜂、全家等便利店都能買到性價比較高的咖啡,麥當勞、肯德基等也都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這種“寄生”的模式曾讓庫迪的門店數量迅速增長,從擴張速度來看,庫迪店中店在前期取得了較爲顯著的成果。

據極海數據顯示,庫迪於5月宣佈開便捷店後,8月中旬就開出650家店中店,11月11日時就已開出1300多家店中店。

02

客觀而言,店中店的這種模式並不稀奇,特別是在咖啡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

事實上,在庫迪之前,已有多個咖啡店品牌紛紛擁抱店中店模式,比如Tims曾和良品鋪子合作並開設店中店,manner也曾把門店開進了北京鏈家,與鏈接攜手打造了一個社區空間,庫迪算是把店中店模式踐行的比較徹底的,在短時間內與不少品牌合作開出了多家店中店。

總體來說,大家聯姻的對象都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以貝果出名的Tims,目標對象應該是年輕女性,賣零食的良品鋪子確實適合它;定位準精品咖啡的manner(相比其他精品咖啡,manner的價位相對較低,並且沒有很多花哨的選擇),和雖然樸實無華,但動輒交易數百萬標的的北京鏈家也似有契合之處。

這麼看來,8塊8的庫迪就該匹配沙縣小喫,它給喫拌麪和蒸餃的消費者在喝豆漿之外,增加一種選擇。

但對於花幾十萬開起庫迪門店的老加盟商來說,這種匹配無疑是一種背刺了,本來大家的目標是塑造高貴不貴的形象,但店中店直接把庫迪拉到了跟豆漿一種檔次。

站在庫迪老加盟商的角度來想,他們的憤怒不無道理,好幾十萬扔進去,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貪黑,覈算下來每月只有1萬多的利潤不說,最後庫迪跟新一批的加盟商說幾萬塊就能開一家咖啡店,這對於老加盟商來說實在是啞巴喫黃連,有苦說不出。

庫迪在推出店中店模式後的那幾個月,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很多“庫迪店鋪轉讓”的帖子,閒魚上也有了與庫迪門店同款的二手咖啡機。

03

雖然店中店模式被叫停,但庫迪擴張的腳步並沒有,目前標準店和快取店的加盟業務仍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據瞭解,庫迪對於加盟商的吸引力主要是啓動資金不高。

正在與庫迪接洽的孫晨告訴我們,快取店和標準店唯一的區別就是面積大小不一樣,其他都一樣,快取店的店面面積在40平米以下,標準店的店面面積在40平米以上。

根據庫迪招商部門人士對他的介紹,如果開一家快取店,大概需要準備30萬就可以了,5萬元押金加上10萬左右的機器設備和門頭櫃體設計,再加上15萬左右的裝修和房租,設備中最費錢的就是咖啡機,庫迪這邊一般用的是雪萊A800,除此之外,每個庫迪門店需要配備四個員工,其中店長需要考取庫迪學院的咖啡師從業資格。

對於孫晨最關心的利潤率和回本週期庫迪那邊也給了相關的解釋,庫迪招商人員表示,在省會城市或者一般的二線城市,庫迪快取店的房租在5000元左右,夏天一天可以賣到兩三百杯,六七月份有的店鋪一天可以賣400多杯,冬天銷量沒有這麼好,但是也能有個一百多杯。

據此計算,庫迪快取店的回本週期大概在一年左右,每個月的純利潤有1萬多元,做得好一些的可以達到2萬多元。

“其實一萬多元也還可以,畢竟是副業,也不用自己天天去盯着,如果我能找到一些資源在學校或者醫院這種地方開店,那賺的就會更多。”孫晨給自己鼓勁。

做生意有賺有賠,這點她心裏很清楚,但她還是抱有很大期待,因爲按照招商人員的說法,加盟庫迪虧的概率不大。

據後者介紹,目前粗略統計,80%的庫迪門店是盈利的,20%是虧損的,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選址沒有選好。

當然,以上數據均由庫迪方面提供,由於並非上市公司,加盟商實際上是很難了解庫迪加盟生態的真實經營狀況,事實上每個加盟商的感受都微觀而真實,例如前文提及的劉先生,就因爲加盟庫迪標準店虧了錢。

不過無論加盟商虧錢還是賺錢,他們的生意其實和庫迪的關係不大,後者本質上是一家賣咖啡豆和牛奶的企業。只要加盟店一直開下去,就會持續有新的加盟商爲庫迪“打工”。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陸正耀提供了一種非常原教旨主義的生意模型,曾幾何時,開公司叫創業,很多人創業的第一目標並不是盈利,而是上市。但如陸正耀這樣的老闆,已經在資本市場壞了名聲,那麼他再開公司,第一目標就變成了賺錢。

按照這個模型,陸正耀其實並不需要關心每家店的房租和人工,他只會關心有多少家店,至於他們是開在低檔的沙縣小喫,還是開在租金高昂的國貿商城,對庫迪來說,根本無所謂。

按照庫迪的規劃,2025年,將會有5萬家庫迪開遍大江南北。一個小學生都會的算式是,1萬家店,每家賣5杯咖啡,和5萬家店,每家賣1杯咖啡,用的咖啡豆是一樣多的。

但那5萬個加盟商可能不這麼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