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華盛頓1月9日電(記者許緣)美元作爲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其走勢備受全球金融市場參與者關注。2024年,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在諸多因素交織影響下不斷演變,美元走勢呈現震盪上行態勢。尤其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以312張選舉人票大勝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其再次入主白宮推動美元匯率快速走強。新華財經分析師認爲,受對特朗普第二任期各項政策預期、美聯儲進入緩慢降息週期等因素影響,2025年強勢美元可期,但很難維持長期走強勢頭。
美元2024年震盪上行
2024年,美元整體呈現震盪上升趨勢,特別是在第四季度,美元指數以破竹之勢突破兩年來高點。從全年走勢來看,美元指數從1月2日的102.25一路攀升至12月30日的108.03,累計漲幅達到6.55%。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大部分非美貨幣出現不同程度貶值,其中巴西雷亞爾和阿根廷比索貶值幅度尤爲突出,美元對上述兩種貨幣匯率分別上漲27.75%和27.43%。相比之下,港元表現出一定逆市上漲態勢,而英鎊、新加坡元和人民幣等貨幣雖也有所貶值,但幅度相對較小。
不過,2024年美元的上行趨勢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受到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前四個月,在美國經濟強勁、通脹高企以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作用下,美元指數總體呈現震盪上行態勢。
首先,美國經濟增長強勁。消費者支出堅挺、就業市場穩定爲美國經濟注入動力,克服了因供應鏈瓶頸、勞動力供應高度緊張等問題。企業投資也在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有所增加,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爲美元提供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其次,美國通脹數據不及預期,延後了市場對美聯儲啓動降息時點的預期,推升美債收益率,爲美元上漲提供堅實基礎。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前四個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分別環比上漲0.3%、0.4%、0.4%和0.3%。截至去年4月,CPI同比漲幅達到3.4%,遠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通脹目標。然而,歐洲央行在抗通脹方面的表現比美國更加優異,利差因素下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走高。
最後,新一輪巴以衝突等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進一步推高美元的避險屬性,資金紛紛流向美元資產。
進入第二季度,美元高位震盪格局依舊持續。雖然美國通脹依然處於高位,經濟也保持溫和增長,但地緣政治的持續動盪以及部分經濟數據的走弱,使得市場對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強韌產生了疑問。這一背景下,美元走勢雖然上行但幅度偏低,維持窄幅波動。
步入下半年,美元先抑後揚,呈現“V型”走勢。7月至10月,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加之降息交易和套息交易平倉的影響,美元指數持續下探。
9月18日,美聯儲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後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到4.75%至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加息以平抑通脹以來首次降息。不僅如此,美聯儲降息幅度之大引發市場對其進入快速降息軌道的預期極速升溫,導致美元指數走低。美聯儲宣佈降息後,美元指數一度大幅跳水,於9月23日跌至全年低點100.38。
進入第四季度,在對美聯儲大幅降息預期降溫及特朗普在大選中獲勝引發的“特朗普交易”等多重因素推動下,美元觸底反彈,並將這一上漲勢頭延續至年末。
自9月降息50個基點後,美聯儲在去年餘下的兩次會議中連續降息,每次降息25個基點。截至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降到4.25%至4.5%之間。不過,在最新公佈的會議紀要中,美聯儲官員探討了美國通脹高企的持續性和不確定性,達成將緩慢降息的一致意見,推動美元指數繼續探高。
同時,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大獲全勝,有利於美元上行。相較於選舉之前民調數據的“焦灼”,此次大選開票階段特朗普一直保持領先優勢。隨着特朗普拿下關鍵搖擺州,金融市場聞風而動,“特朗普交易”相關資產全線爆發。11月6日選舉日當天,美元指數走強,盤中強勢升破105關口,非美貨幣集體承壓。
“特朗普交易”現象主要源於其政策指向性高度明確。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的政策大多有助於提振美元價值,同時導致美國通脹上升,限制美聯儲貨幣寬鬆空間,致使利率上升和資金流入美元,推高美元匯率。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喬治·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表示,如果特朗普政策綱領如期推進,美元將有很多上行空間。
除上述因素外,美元指數走高還得益於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以及全球主要央行的降息舉措。這些因素共同擴大了美元的利差優勢,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美元資產,從而進一步推動美元上漲。
2025年強勢美元可期
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交易員宋茜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美元快速走升,一方面源於美國經濟以及勞動力市場在去年第二季度經歷了一系列指標的降溫後,於第四季度開始企穩。另一方面,特朗普主張的稅收等政策推高美國再通脹預期,市場大幅削減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帶動美元走升。她認爲,短期看,美元仍然會維持強勢,並且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具體來看,特朗普上臺後,有四方面因素將推動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在短期內繼續走強。
其一,關稅政策。美國總統可以通過行政命令設定關稅,無需國會批准。特朗普已經表示,將在第二任期一開始便對中國所有輸美商品加徵10%的關稅,對加拿大、墨西哥兩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同時,特朗普在競選中聲稱將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輸美商品均加徵10%至20%的關稅,並對所有在美國境外製造的汽車徵收100%關稅。
急劇上漲的關稅將抑制美國對海外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帶來“強美元”效應。一方面,高關稅可能迫使貿易伙伴貶值貨幣以增強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關稅收入可能支持財政擴張,進一步支撐美元。
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曼蘇爾·莫西-烏丁(Mansoor Mohi-uddin)指出,即使特朗普在後續和各國談判中降低加徵關稅稅率,但廣泛關稅將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從而支撐美元,並推動美國通脹上升。
其二,減稅政策。特朗普希望延長其在第一個任期內通過的、將於2025年底到期的《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由於共和黨已經掌控美國國會參衆兩院,有助於特朗普“施展拳腳”,他上臺後將有很大概率進一步減稅。而美國財政赤字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很高且將進一步擴大,這也將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
其三,移民政策。特朗普主張限制移民,可能會收緊美國勞動力市場,推高工資和成本,進一步爲美國經濟帶來通脹壓力,降低美聯儲在2025年持續降息的可能性。
其四,支撐股市。特朗普政府減稅、放鬆監管的政策前景將持續支撐美股市場,美國股市短期內可能會持續吸引全球資本流入。美聯儲將面臨美國再通脹風險。分析人士預計,在特朗普政府治下,2025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可能會維持在3.75%至4%之間。相比之下,如果貿易戰導致歐元區經濟下滑,歐洲央行可能需要將利率降至遠低於2%的水平,進一步擴大對美元的匯率差。
除國內政治環境變化外,美聯儲政策謹慎、緩慢降息前景可期,有助於美元維持在高位。根據美聯儲去年12月公佈的經濟前景預期,多數美聯儲官員預計,截至202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將降至3.75%到4%之間,以每次降息25個基點爲計算僅降息兩次,少於此前預計的四次。
最新公佈的去年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與會官員都認爲,美國近期強於預期的通脹數據以及貿易和移民政策預期變化的“可能影響”,增加了美國通脹高企的可能性。所有官員一致認爲,美聯儲已到達或接近放慢政策寬鬆步伐的適當點。許多官員表示,“各種因素凸顯了未來幾個季度謹慎制定貨幣政策決策的必要性。”
長期或難維持強勢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面臨着諸多長期風險,從中長期來看或有走弱風險。
首先,特朗普政策具有多重影響。宋茜指出,特朗普推行的國內減稅、放鬆監管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加徵關稅、驅逐非法移民則會傷害美國經濟。市場目前高度關注有利一面,導致美元、美債、美股有所走強。但市場一旦開始計價對經濟不利的一面,以上資產走勢可能會發生逆轉。
其次,特朗普政策將推升美國通脹水平,使得美聯儲必須維持較高利率。宋茜表示,限制性利率水平會傷害中小企業以及中低收入居民,對股市估值造成壓力,在未來的某個時點或倒逼美聯儲降息。
莫西-烏丁指出,特朗普可能會在美國通脹反彈的情況下,繼續向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並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特朗普可能會任命一個順從他的繼任者。這將引發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削弱美元。
第三,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會將聯邦財政赤字推向更高水平,可能會引發市場對於美國債務風險的擔憂,降低美國資產的吸引力。莫西-烏丁認爲,如果後續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快速上升,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興趣下降,美元可能受損。美元能夠作爲全球儲備貨幣,主要依賴於美債的穩定,儘管歐元、人民幣和日元缺乏足夠的替代性,但如果美債市場出現買家減少的情況,美元仍將面臨急劇貶值的風險。
第四,美國加徵關稅到底會如何落地也未可知。宋茜說,加徵關稅作爲談判籌碼,若特朗普通過該政策施壓主要貿易對手換取其他貨幣對美元升值或者貿易對手大幅購買美國的產品,那麼關稅對匯率的衝擊也將比預期要小。
第五,如果特朗普政府在國內破壞法治,利用聯邦機構打擊國內反對派,或通過退出北約聯盟等行爲來擾亂世界秩序,投資者可能會感到不安。因此,特朗普政府難以確定的外交等政策可能促使各國加速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最後,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從推動美元強勢轉向反對美元強勢,因此投資者不應該指望美元會長期保持強勢。特朗普在其競選過程中曾強烈反對美元走強,認爲這將不利於美國製造業和對外貿易發展。事實上,1985年裏根政府也曾與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達成《廣場協議》,幫助美元貶值。特朗普以及候任副總統萬斯都曾考慮像1985年那樣,通過弱化美元來振興製造業。萬斯認爲,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地位是對美國消費者的補貼,但卻是對美國製造商的徵稅。
編輯:馬萌偉
責任編輯:陳鈺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