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井噴的就業數據,擊潰全球風險資產。
1
海外市場上演股債雙殺
美國12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5.6萬人,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16萬水平,創2024年3月以來新高。失業率小幅下降至4.1%,比預期低0.1個百分點。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報道記者Nick高呼:“就業報告關上1月降息大門。”
美元指數在非農日上逼110,刷新兩年最高,美國本週第二次上演股債雙殺。
美債拋售潮越演愈烈,非農數據剛公佈,10年美債收益率從4.69%飆升至4.786%,尾盤報4.7736%;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5%,均創近14個月高點。
攀升的美債收益率持續壓制美股。
週五,道指重挫近700點,標普500指數跌1.54%,納指跌1.63%,三大股指均錄得連續第二週下跌,回吐今年所有漲幅轉跌。
美國強勁經濟數據同樣引發全球債券拋售潮,10年期德債收益率也創五個多月最高,英國國債連跌五日,十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連日創2008年金融危機來新高。
歐股也難獨善其身。週五,歐洲股市全線下跌,德國DAX 30指數收跌0.50%,法國CAC 40指數收跌0.79%。
這份井噴式就業報告加劇了華爾街對“股債雙輸”市場的擔憂。
2
華爾街集體下調降息預期
數據公佈後,華爾街集體撕報告,大幅降低美聯儲今年降息預期。
美國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寬鬆運動已經結束,並認爲下一步行動是加息的風險;花旗經濟學家預測下一次降息將在5月,而不是之前的1月;高盛預計今年將降息兩次,而不是此前的3次。
自美聯儲去年9月開始降息以來,美國國債收益率已攀升約100個基點,且多位美聯儲官員釋放放慢降息步伐的信號。
週五,美國30年期債券的收益率一年多來首次超過5%,多家資產管理公司警告說,10 年期國債可能是下一個觸及5%水平的債券。
參考2023年10月時,10年期美債利率飆到5%的水平後,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立馬出手安穩市場,後續需要重點跟蹤10年美債利率是否真的會攀升至5%。
有分析指出,美債利率如果繼續上漲,美國股市還有進一步下跌空間。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Michael Wilson也警告稱,隨着10年期美債收益率攀升至4.5%以上,已對美股估值形成壓力,美股在未來六個月內可能面臨嚴峻挑戰。
美債利率從美聯儲去年9月開始降息以來持續上行100基點,意味着市場將焦點轉向了通脹以及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影響。下一步的關鍵就是看下週的CPI數據,如果再次驗證通脹的頑固,市場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美國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長期通脹預期躍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該數據增加了下週更新的通脹指標的風險,預計將於1月15日公佈的2月CPI數據將連續第三個月加速,達到 2.9%。
理查德·伯恩斯坦顧問公司表示。“我們越來越接近不降息,10年期國債收益率越接近新的週期高點,投資者就越開始擔心這對流動性、增長和信貸問題意味着什麼。”
3
股票型ETF本週淨流出
攀升的美債收益率同樣對中國資產產生一定壓力。
週五,中概股普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單日下跌3.14%,本週累計下跌5.09%。
ETF中,富時中國3倍做多ETF(YINN)收跌8.69%,本週累跌16.18%,創11月15日以來最大單週跌幅;中概互聯網指數ETF(KWEB)本週累跌5.83%,連跌四周。
從本週境內的ETF資金來看,ETF淨流入70億元,主要是債類ETF和貨幣ETF淨流入居前,股票型ETF罕見出現淨流出情況,本週淨流出41.63億元。
具體來看,本週有53.81億元淨流入海富通短融ETF,位居全市場第一。其他債券ETF持續“吸金”,富國政金債券ETF、鵬揚30年國債ETF和博時可轉債ETF分別淨流入14.98億元、11.62億元和8.42億元。
兩隻市場規模的最大的貨基ETF:銀華日利ETF和華寶添益ETF本週也迎來大量資金買入,分別淨流入33.3億元和12.43億元。
股票型ETF方面,大盤寬基ETF淨流入居前,滬深300ETF華夏、嘉實滬深300ETF、鵬華A500ETF指數、滬深300ETF易方達和300ETF天弘本週分別淨流入28.1億元、14.36億元、13.64億元、8.99億元和5.53億元。
另外還有三隻紅利策略ETF榜上有名,摩根港股紅利指數ETF、華泰柏瑞紅利ETF和招商中證紅利ETF本週分別淨流入5.38億元、3.9億元和3.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險資繼續“掃貨”國有大行。香港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1月7日,中國平安增持農業銀行3167.8萬股,總金額約1.34億港元,最新持股比例爲5.05%。
淨流出方面,上週狂“吸金”的科創類ETF和半導體主題ETF,本週遭拋售。科創50ETF、科創芯片ETF、半導體ETF、科創板50ETF本週分別淨流出33.91億元、19.63億元、11.45億元和4.36億元。
(轉自:ETF進化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