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迎來2025年開年的第一單NewCo交易。
1月10日,康諾亞-B(02162.HK)宣佈,就潛在同類最優的靶向CD38人源化單克隆抗體CM313與Timberlyne Therapeutics, Inc.(下稱“Timberlyne”)達成獨家授權許可協議。
CM313是由康諾亞自主研發的靶向CD38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據康諾亞介紹,基於CD38的作用機制,及臨牀初步療效結果,CM313有望成爲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創新型治療選擇。
根據上述協議,康諾亞授予Timberlyne在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開發、生產及商業化CM313的獨家權益。作爲回報,康諾亞將獲得3000萬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在達成若干銷售及開發里程碑後,康諾亞可獲得最多3.375億美元的額外付款,及銷售淨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
康諾亞透露,在訂立許可協議的同時,Timberlyne已達成總額1.8億美金的A輪融資協議。A輪融資完成後,康諾亞將獲得Timberlyne 25.79%的股權,併成爲該公司的最大股東。康諾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博將加入Timberlyne董事會,首席財務官張延榮將擔任Timberlyne董事會觀察員。
對於此次合作,陳博對外表示,這不僅是對CM313開發潛力和前景的認可,更是對康諾亞的內部發現和開發能力的高度肯定。通過創新合作模式,康諾亞將進一步最大化技術平臺和研發管線的全球價值,以廣泛多元的全球合作,推動創新藥物更快惠及全球患者。
作爲康諾亞創始人,陳博出生於1974年,曾是“PD-1四小龍”君實生物(688180.SH;1877.HK)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也被業內視作國內首個PD-1抗體藥物的開發者。2015年離開君實生物後,陳博與全球首個PD-1納武利尤單抗(俗稱“O藥”)的開發者王常玉一拍即合,決心放棄熟悉的PD-1賽道,轉而將目標鎖定在自免領域。二人於2016年在成都創立了康諾亞,2021年7月,康諾亞成功登陸港交所,從初創到上市,只用了5年時間。
據康諾亞官網及2024年中報,除了已經在國內獲批上市的司普奇拜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康悅達)外,公司共有10款候選藥物正處在臨牀階段及臨牀試驗申請準備階段,在研管線集中在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兩大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Timberlyne的合作已經是康諾亞近一年內達成的第三筆NewCo交易。NewCo全稱爲Newly Created Company(新成立的公司),國內採取的NewCo模式通常由中國藥企提供管線,境外資本提供資金,二者在海外設立一家新的獨立公司,共同推進授權管線的開發和商業化等事宜,並在未來獨立IPO或被併購。
2024年7月,康諾亞宣佈將旗下2款雙抗新藥CM512、CM536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權益授權給Belenos Biosciences(下稱“Belenos”),Belenos 是一家於美國特拉華州新註冊成立的公司,由醫療專業基金OrbiMed控股。根據當時簽訂的協議,康諾亞將收到1500萬美元預付款、1.7億美元里程碑金額,以及特定比例的銷售分成。此外,康諾亞全資附屬公司一橋香港將獲得Belenos約30.01%的股權,陳博獲提名成爲Belenos的四位董事會成員之一。
同年11月,康諾亞生物又宣佈將BMCA/CD3雙抗CM336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權益授權給PML。根據協議,康諾亞將收取1600萬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在達成若干臨牀、監管及商業里程碑後,康諾亞可收取最多6.1億美元的額外付款,且有權收取銷售淨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此外,康諾亞還同時獲得Ouro Medicines(爲PML的母公司,持有PML的全部股權)的少數股權作爲對價的一部分。同時,陳博已獲提名爲Ouro Medicines董事會的五名成員之一。
算下來,三筆NewCo交易的總交易額達11.78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86億元。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康諾亞以NewCo模式出海的四款管線產品均處於臨牀前或臨牀早期階段。其中,CM313正在開展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的I期和I/II期臨牀研究;CM512於2024年5月申報IND(新藥臨牀試驗申請),CM536處於臨牀前階段;CM336正在開展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I/II期臨牀研究。
對於一家成立時間並不久的Biotech企業來說,將早期產品管線以NewCo模式進行交易,一方面可以獲得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擁有更豐沛的現金流反哺在研管線;另一方面也能由合作方承擔開發及商業化等費用,降低自身的財務負擔和研發風險。
由於康諾亞在2024年之前尚無產品實現商業化,公司收入主要來自產品對外授權許可後所獲得的合作收入。財報顯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康諾亞分別實現營收1.10億元、1.0億元、3.54億元、0.55億元;年內虧損額分別爲38.92億元、3.04億元、3.58億元、3.37億元。此外,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定期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銀行理財產品爲25.7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2億元。
2024年對於康諾亞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除了頻繁的NewCo交易外,康諾亞也在這一年9月迎來了首款商業化產品——司普奇拜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這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並獲批上市的IL-4Rα抗體藥物。同年12月,司普奇拜單抗的第二個適應症在國內獲批,用於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
據財聯社報道,由於獲批時間未能趕上2024年國談,司普奇拜單抗只能以自費藥及臨採形式入院。此外,司普奇拜單抗關於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適應症已提交NDA(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青少年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III期臨牀研究也在推進中。
信銀資本發佈的研報指出,當前康悅達主攻醫保外市場,其BIC(Best-in-class,同類最優)的療效優勢(在特皮患者中不易復發且面部改善明顯)是主要競爭力,並看好康悅達未來的放量,基本維持近60億元的銷售峯值預測。
1月10日,就司普奇拜單抗的定價、上市以來的入院情況、銷售表現以及公司如何規避NewCo模式存在風險等問題,時代週報記者向康諾亞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文章來源:時代週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