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揚子晚報
近年來,常熟市常福街道頂山村在黨建工作上創新求變,以廉莊橋爲突破口,巧用 “繡花” 功夫,推出 “小菜園”“紅管家”“積分制” 等舉措,構建起村委主導、村民自治、社會協同的治理格局,推動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開啓基層善治新篇章。
廉莊橋有塊閒置荒地,清理後易返荒。頂山村黨總支以民需爲導向,召開黨羣議事會,將其打造成 “廉心菜園”,還制定《小菜園共建、共治、共享公約》,組建 “紅管家” 先鋒隊。每季度,海棠先鋒、網格員和種植技術員對 22 戶農戶的環境衛生、垃圾分類、小菜園種植等現場指導,建一戶一檔積分臺賬並公示,讓村民從旁觀者變身參與者,荒地變身幸福菜園。
爲放大治理成效,廉橋黨支部以 “廉心菜園” 爲依託,集結 “農科園、學校、村” 三方黨員志願者。從開墾到收穫,農技指導員全程指導,送上 “勞動課堂”。藉助 “先鋒領治・碼上到” 小程序,在職黨員依自身特長認領 “微服務”。自菜園建成,吸引衆多人員參與,黨員志願服務達 26 人次,解決 12 餘件問題,激活基層治理 “神經末梢”。
隨着項目推進,“廉心菜園” 生機盎然。頂山村聯合園區小學,將廉潔教育融入勞動實踐,讓孩子們體驗種植之樂。同時,號召黨員志願者、學生維護菜園,成立 “綠色補給站”,開展 “蔬” 送愛心活動。村民將多餘蔬菜送給 16 戶特殊困難羣體,共享 “紅色” 成果,溫暖民心。
下一步,頂山村廉橋黨支部將深化黨建引領,深耕 “根系工程”,探索創新治理模式,爲村民幸福指數 “加碼”,打造幸福家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添翼
校對 盛媛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