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智嘉赴港IPO:大股東IPO前半價出讓股份,AMR設備單價持續走低

洞察IPO
01-15

作者:蘇杭

出品:洞察IPO

一輛輛無人工程車穿梭在貨架之間,隨着不同的需求指令自動設置路線拿取歸置不同的貨品。隨着自主移動機器人的不斷發展,曾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畫面已成爲現實並應用於衆多大型工廠內。

近日,自主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嘉”)遞交招股書,擬於港股主板IPO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爲其聯席保薦人。

儘管在行業內已是頭部企業,但極智嘉至今尚未營利,且行業持續面臨降價風險。此外,大股東曾在公司IPO前打折減持,且若公司18個月未上市將觸發回購。

01

AMR解決方案全球第一

2024年上半年營收增速下滑

極智嘉是一家AMR解決方案提供商。

AMR,即自主移動機器人,指利用先進傳感器和算法設計、可在無人工干預環境中導航的機器人,通常用於物流和倉庫,執行物料搬運和庫存管理等任務。

與需要提前設定好固定工作程序的自引導移動機器人(AGV)相比,AMR因自身的深度感知能力及強大計算能力更具靈活性,能夠保障在人機協同的場景中安全靈活地運行,像一輛“倉庫中的無人駕駛汽車”。

由於勞動密集型倉儲模式會面臨人爲錯誤風險,且人工成本不斷增加持續推高營運開支,同時,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及產品生命週期縮短,致使企業必須快速適應消費者偏好並相應調整產量,這也使實時庫存管理和靈活的物流變得至關重要。

在倉儲自動化發展趨勢下,AMR解決方案對電商等有快速訂單履約需求,大批量、高速運營的行業尤爲有利。

2019年至2023年,全球AMR解決方案市場由人民幣93億元擴大至人民幣36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40.3%。

極智嘉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以2023年AMR解決方案收益計,極智嘉在2023年全球AMR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6.0%。

截至2024年6月30日,極智嘉已向全球約40個國家和地區交付約4.6萬臺AMR。

2021年-2023年,極智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0億元、14.52億元、21.43億元,2022年、2023年營收增幅分別爲83.90%、47.57%。

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爲-10.50億元、-15.67億元、-11.27億元。扣除以股份爲基礎的薪酬、贖回負債賬面值變動等影響後,其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7.63億元、-8.15億元、-4.44億元。

不過,2024年上半年,極智嘉的收入增速明顯下滑,當期營業收入爲7.82億元,營收同比增加4.63%;淨利潤爲-5.50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爲-1.94億元,虧損相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對於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速下降的原因,極智嘉解釋稱,公司減少RaaS服務業務線導致其產生的收入減少,部分抵銷了該期間的收入增長。此前,極智嘉曾向客戶提供RaaS服務,即提供標準化機器人租賃服務以及一整套營運支持及管理服務,但於近年逐步了減少相關業務。

圖片來源:極智嘉招股書

此外,許多客戶(尤其是電子商務、零售及物流客戶)傾向於在臨近日曆年末時下單。此等季節性訂購趨勢通常會令第四季度的訂單量增加,相應的收入通常會在項目完成及在客戶驗收後的第二年下半年確認。此外,與客戶的合作往往能使公司在年底前及時完成項目驗收,從而進一步促進季節性收入模式的形成。

招股書顯示,極智嘉的訂單量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37億元增長30.51%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13.53億元。

02

銷售費用率遠超研發費用率

行業或面臨重大挑戰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於2023年全球AMR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但極智嘉6.0%的市場分額僅領先第二名0.4個百分點。

該市場實際上較爲分散,第三名、第四名的市場份額則分別爲4.0%、3.7%,加之頭部企業份額小,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印證行業門檻或技術壁壘並非高不可攀,極智嘉的“第一”也稍欠統治力。

圖片來源:極智嘉招股書

因此,近幾年來極智嘉的銷售投入始終較高。

報告期各期,公司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爲3.49億元、4.56億元、5.09億元及2.30億元,分別佔收入的44.2%、31.4%、23.8%及29.3%。

其中的員工薪酬各期均佔到銷售費用的六成以上,報告期內分別爲2.37億元、3.32億元、3.53億元及1.65億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極智嘉的銷售及營銷團隊共470名員工。

粗略計算,2024年上半年,每名銷售員工的平均薪酬約35.1萬元。與此同時,384名研發員工上半年的平均薪酬則約爲30.1萬元。

事實上,公司報告期內研發開支始終少於銷售開支,2023年以來更是加速下滑,報告期各期分別爲3.40億元、4.37億元、3.80億元及1.33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爲43.0%、30.1%、17.7%及17.0%。

研發費用的縮減也是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上半年虧損收窄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則源於毛利率的提升。

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各年末及截至2023年、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極智嘉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爲10.2%、17.7%、30.8%及28.5%、32.1%;其中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分別爲33.6%、36.6%、39.0%及36.6%、33.8%。

儘管在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收入增長的帶領下,公司整體毛利率有所增長,但該項業務的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卻出現下降之勢。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間,AGV/AMR設備的平均價格從18.49萬元降至9.59萬元,預計於2027年將降至5.66萬元;平均毛利率則由53.31%降至40.25%。

根據諮詢機構Interact Analysis的數據,2023年全球移動機器人的平均單價(ARPU)下降了3.1%,與2022年的降幅相近。

單價下降的同時,行業前景亦受到挑戰。2024年,下游行業市場不振,導致移動機器人賽道增速下滑。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移動機器人市場AMR銷量預計將達到3.95萬臺,同比增加10.64%,較上年98.33%的增速驟降。

2025年1月,Interact Analysis發佈研報稱,由於一系列宏觀經濟因素對於需求的影響,將2027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的預測下調了18%。分析師表示,當前極具挑戰的經濟環境,使得製造業廠商和零售商都放緩了自動化投資計劃。因此,不再預期在2027年之前AMR的部署會快速增長。

勞動力短缺依然是推動移動機器人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力,然而高昂的前期成本、缺乏互操作性、與固定自動化系統的競爭,以及高通脹和利率上升等因素,仍是移動機器人普及的重大障礙。爲了克服這些障礙,行業正在通過降低價格以及推出機器人即服務(即RaaS)和租賃模式來降低企業採用移動機器人的門檻。

極智嘉在招股書中並未直接給出RaaS業務的毛利率,但根據招股書給出的RaaS銷售收入及銷售成本,經過《洞察ipo》計算得出報告期各期該項業務毛利率分別低至-2.78%、-25.87%、-35.29%及-108.76%。

儘管極智嘉逐步縮減相關業務,但在行業承壓的影響下,勢必也難以獨善其身。

此外,極智嘉的銷售收入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報告期各期該比例分別爲57.3%、70.3%、76.8%及78.7%。公司主要在中國生產,因此可能面臨美國(或及歐洲)未來潛在的關稅風險。

03

估值超150億,大股東緊急套現

極智嘉有一位履歷十分光鮮的創始人。

2004年7月,公司創始人鄭勇獲得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全球知名的電氣自動化公司ABB Ltd的多家子公司擔任運營經理,提供機器人、機械及工廠自動化方面的解決方案,後於聖戈班的一家子公司擔任工廠經理,負責監督中國重點生產基地從工程到質量控制及物流的整體運作。

2013年5月,鄭勇加入新天域資本擔任高級經理,負責投資組合公司的投後管理以及TMT和機器人行業的新投資項目,2015年2月與同爲機器人及自動控制領域大拿的李洪波、劉凱、陳曦共同創辦了極智嘉。

創始人強強聯手,又處在十分具有想象力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自成立以來,極智嘉吸引數十家投資機構進行了11輪融資,募集資金達人民幣16.35億元及3.95億美元,以最新匯率計算共約合人民幣45.29億元。截至2022年底投後估值已達到150億元。

股東陣容自然也是星光熠熠,其中包括火山石、高榕、淡馬錫旗下的Vertex Ventures China、紀源資本、雲暉資本、大灣區基金、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賽領、合肥建投、螞蟻集團、農銀投資、英特爾亞太、中金啓辰等一衆機構或公司。

不過,自2022年12月完成E1輪融資後,公司再未進行融資。

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公司股東華平投資旗下Marcasite向瀘州老窖旗下青島高信、螞蟻旗下上海雲瑒及Accelerator VI Ltd.轉讓所持的部分極智嘉股權,以悉數結清日匯率計算共套現約4.56億元,但每股單價分別相當於6.90元、6.21元、0.87美元,較E1輪融資時的每股單價13.13元幾近腰斬。

目前,Marcasite仍爲公司最大直接股東,持股比例爲11.86%。五名創始人則根據一致行動協議及不同投票權規定,合計持股21.70%,但合計控制55.36%的投票權,共同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此前,極智嘉曾與投資者簽訂投資合同及補充協議,約定贖回權將於公司申請被撤回或否決之日,或首次向聯交所提交申請後18個月(若屆時發行仍未完成)(以較早者爲準)恢復。

這意味着若18個月內未能完成上市,極智嘉將觸發贖回條件。招股書顯示,截至10月31日,公司贖回負債已增至69.20億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